蔡祥禎 韓國軍
摘 要:德育永遠是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的學習、成長必不可少的引導和督促手段。尤其是農村小學的德育,因為父母的教育不及時,不全面,甚至有些孩子就靠爺爺奶奶帶,成了留守兒童,這種情況下學生更需要德育的督促和引導,才能使他們樹立更好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農村小學;德育;現狀;途徑
農村小學也好,中學也好,一直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著為國家培養(yǎng)好苗子,好人才的責任。但是我們知道,現在農村教育的特殊性,造成很多農村小學生出現父母沒時間照顧的現狀。比如,農活太忙,對孩子的教育比較應付;外出務工,孩子放在爺爺奶奶家,成了隔代教育等,這都是農村小學德育需要關注的問題,并且也是我們在教學中需要考慮的實際情況。所以,本人借此就從農村小學德育現狀以及改進的途徑進行論述,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農村小學德育現狀
1.外部環(huán)境的負面效應
可能是由于時代飛速的進步,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改變,思想認識也與以往有了非常大的區(qū)別。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學生,都變得浮躁、不踏實,閑暇時間,大人拿的是手機,面對的是電腦,學生拿的是手機,面對的也是電腦,再也不會把閱讀當成樂趣、趣事。
2.德育的針對性不明確
由于傳統(tǒng)德育的影響,我發(fā)現農村小學德育目標一直比較籠統(tǒng),針對性不強。使學生對德育的抽象理論不易理解,影響德育質量。比如,老師在講到愛國這個主題內容時,雖然一大堆的理論和實例,學生也聽得熱血澎湃,可是到底什么是愛國,小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該怎么做,學生卻不甚明了。在小學生心里,所謂的愛國就是為國壯烈犧生的那些熱血志士、革命先烈等,顯然這種沒有針對性,目標性又不明確的教育,只是給學生灌輸了個概念,對于學生的行動指導意義不強。
3.學生實踐活動少
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農村小學生無論是語文、數學還是思想品德等,大多都局限在課堂上,很少有機會帶學生去實踐。尤其是德育,我們知道它的內容比較抽象,那些高大上的理論學生不易理解,老師就要組織學生進行實踐,用理論引導實踐,實踐詮釋理論,學生才能真正受到教育,理解德育的內容。可是這一方面,農村小學做得還遠遠不夠,一來可能是老師教學觀念的原因沒有這個意識;二來學校對德育實踐也不夠重視等,致使學生的德育實踐活動相對較少,影響他們對德育內容的一些認識,也影響德育的效果。
二、農村小學德育的新途徑
1.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德育資源
我們知道生活其實就是一部百科全書,它不但蘊含豐富的語文知識、數學知識,還有藝術、德育。為了增強德育的有效性,老師應該注意挖掘生活中德育資源,把它用在課堂上,增強學生認識,提高學生的素質。比如,有的同學上課遲到了,老師可以讓學生討論一下,遲到這個行為的不好影響,以及對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影響;再比如,幾個學生欺負另一個同學了,老師也可以把這個拿到德育課上與學生討論,讓學生分析一下這種行為的影響,使學生有意識地克服和消化自己這方面的傾向;還如,有的學生不積極參加勞動、不愛護校園環(huán)境、公物等,這些生活中學生都比較悉的“小事”,老師都可以在德育課堂上實現“大育”的目的,推動農村德育的發(fā)展。
2.挖掘各學科隱形德育資源
其實在教育教學我們發(fā)現,只要老師有心、用心,德育會滲透在各個學科中,甚至在每節(jié)課堂上。比如,語文課本中的《詹天佑》《最后一課》《蠟燭》《蘆花蕩》《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等,都是關于愛國的,都能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同時其中一些人物故事,更能使學生的意志得到培養(yǎng),使學生也能形成肯吃苦、敢挑戰(zhàn)的品德。再比如,數學教育中,一些科學家為了某一個數學概念和發(fā)現而不懈努力等,都能很好地使學生受到教育,增長學生的心智,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從而無形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農村德育的進步。
3.立足于校園文化建設及情感教育
校園是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平臺,所以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學生的德育非常重要。首先,教書育人。學生的德育其實不只是德育老師一個人的責任,每個代課老師在教學中都要結合學科特點參透德育,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受到德育;其次,服務育人。老師應與學生做朋友,了解學生,更好地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以及為人處世的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在老師的行為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無形中促進學生的改變,實現德育目的。
三、結束語
總之,農村小學的特殊性,使它的德育也存在一定的復雜性。所以,作為德育老師,我們要結合農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正視德育現狀,通過日常生活德育資源、各學科中的德育資源以及校園環(huán)境的打造,有效達到農村小學德育的目的,完成德育任務。
參考文獻:
[1]黃慶堂.淺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4(34).
[2]劉夏瓊.德育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實踐探討[J].新課程(上),2016(4).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