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琿
摘 要:語文學科中不僅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還是素質教育落實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之一。同時,語文學科本身具備良好的思想教育功能,將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相結合,有助于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從而為其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班主任;德育
小學班主任應該善于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為學生的精神文明指明方向,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此,本文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方面分析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以供廣大同行工作者參考。
一、班主任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必要性
1.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
小學階段的學生,受自身年齡、心理等特點的影響,認知水平和感知能力都有待完善,導致他們辨別是非善惡能力不足。基于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促進他們道德能力的發展,而這也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同時,小學語文教材中,課文內容都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學生辨別善惡美丑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職責之一。
2.順應新課標要求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完善知識層面,更要重視對學生的道德教育,以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與德育目標相符。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將小學語文教學與德育目標相結合,從而充分發揮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功能,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
3.響應素質教育的拓展要求
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不僅僅是德才兼備,也不是專業技能,而是要具備與其文化素質相匹配的道德水平。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要求之一。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教學內容,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不僅是對學生進行最初的關于德育的正規教育,更是提高學生思想水平的主要“動力”,從而促進學生的道德發展。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具體策略
1.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德育因素
由于語文學科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所以班主任應該善于將其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相結合,深入鉆研教材內容,不僅要傳授給學生語文知識及技能,還要充分利用其中蘊含的德育思想,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德育,并引導學生將這些思想融入自己的日常行為當中,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年級課文《給予是快樂的》講述的是,保羅在圣誕節前夕,偶然認識了一個生活貧困的小男孩,雖然他們相處的時間非常短暫,但小男孩的一言一行都對保羅的心靈產生了強烈的震撼,使其對“給予是快樂的”感受更加深刻。對此,我在教學時,就根據課文內容逐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過這種感受,以此在學生的心里播撒下“愛”的種子,從而引導他們健康成長,真正實現語文教學中的德育。
2.在教學情境中滲透德育因素
語文學科的特征之一就是藝術形象化,不再是單一枯燥的說教方式,而是通過生動具體的形象將各種教學主題反映出來。因此,班主任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生動和形象兩個特點進行德育。有關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課堂上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營造教學氛圍,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語文思維及潛能。因此,班主任應該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這一特性,給學生創設豐富、真實的教學情境,并將德育滲透其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德育。
我在教學《長城》一課時,就給學生創設了以下教學情境:找一位學生充當導游,給“游客(全班同學)”介紹長城。這種教學情境的設計,有助于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學生也能根據多媒體所展示的圖片和視頻,對長城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組成“導游小組”,再由每個小組代表到講臺上給大家介紹長城,其他人從旁給予補充。在介紹的過程中,“游客”可以隨時提問,從而活躍課堂氛圍。此類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助于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欲,從而通過認真的了解,明白長城象征著我國古代的燦爛文明,進而產生民族自豪感。由此,在語文教學中同時滲透德育和美育,有助于學生審美觀念的正確樹立,促進他們高尚道德情操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高與發展。
3.在語言訓練中滲透德育
班主任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借助語言訓練來對學生進行德育。小學生有著豐富的想象力,他們都喜歡神話故事,教師就可以根據這兩點,組織學生開展語言訓練活動。如在學習《普羅米修斯》一課之后,我就組織學生展開了語言訓練,即:讓學生根據自己對這一故事內容的理解,在不參照課本、不改變文章主旨和重心思想的情況下,在課堂上進行生動描述。這種教學方式的使用,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從而讓學生通過這一語言訓練活動,加深對不屈不撓精神的理解,進而促進學生積極正義情感的培養。
語文學科本身就具有極強的德育價值,班主任在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它的育人功能,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還能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從而促進學生人格的不斷完善,以達到語文教學的實質目的。
參考文獻:
[1]王臣.試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理念[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102-103.
[2]鄭格.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7(28):46.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