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丹丹
摘要:競爭是企業經濟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內容,而對企業而言,競爭歸根到底還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但在企業實際管理過程中,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得企業人才流失極為嚴重,借此本文主要從企業文化的角度對企業中人才與人才流失問題進行探討,在闡述人才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的同時,深入分析企業文化建設在解決人才流失問題中發揮的積極作用,結合企業文化視角下提出人才流失問題的對策與建議,爭取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理論與實踐支持,幫助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關鍵詞:企業文化;人才流失;人力資源管理;常態化頻率過快
近年來,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才資本逐漸取代物質資本。同時,人力資本也成為我國經濟增長與企業快速發展的動力,當然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也隨之激烈起來,人才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點和主要優勢,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而在企業文化視角下,怎樣才能更好的減少企業人才流失,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推動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都是當前必須解決的問題。
一、我國人才流失的相關性分析
2018年2月28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網站在其發布的名為《隨著投入獲得回報,中國人才流失狀況看到盡頭》的文章中提出,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傳統的中國年輕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向西方國家流入的比例越來越小。根據我國主要科學基金機構相關負責人發布的最新消息來看,我國相關的遏制人才流失的辦法正在悄無聲息的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前主任楊衛教授曾經這樣感嘆道:中國的“人才流失狀況幾乎已經結束。”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顛覆傳統的人才流動現象,在某種程度上應歸功于回國科學家的遞增和國內大學高等教育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這是國際大環境下的中國人才流動現狀,但就目前我國國內人才流動,尤其是企業人才流動情況來看,卻與國際大環境下的中國的人才流動現狀大相徑庭。
根據全球化智庫(CCG)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的《2018年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來看,大約有61.00%左右的海歸群體在回國后未發生遷移,更多的是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尤其是留在地區性企業中發展更為明顯。而對企業而言,造成自身人才流失的原因很多,一是企業缺乏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二是企業對人才重視程度不夠,三是急功近利的人才觀,是企業人才流失的致命弱點,四是企業待遇與相應的福利不到位,五是缺乏和諧融洽、公平公正的企業文化環境,六是企業管理者,尤其是老板誠信不足等都是導致企業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
二、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企業文化(corporate culture)是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涵蓋的內容極為豐富,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準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文化環境、企業產品等,是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因此有將其稱作組織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學者特倫斯·E·迪爾和艾倫·A·肯尼迪認為,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發展中的重要環節,它在很大程度上為了企業自身發展而逐漸形成的一種帶有企業自身特點,如經營理念、目的、方針、行為、形象和價值觀念、社會責任等的總和。它對企業是極為重要的:一是好的企業文化能有效的激發企業內部員工的使命感,二是好的企業文化能有效凝聚企業內部員工的歸屬感,三是好的企業文化能有效的加強企業內部員工的責任感,四是好的企業文化能有效的賦予企業內部員工的榮譽感,五是好的企業文化能有效的實現企業內部員工的成就感。
三、企業人才流失的背景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中國都是不缺乏尊重知識、重視人才的口號,但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極度缺乏的是崇尚人才、珍惜創造的社會環境。如山東鍋爐工劉寶敬,他的30項技術創新成果中有25項獲國家專利,但卻在很長的時間內未得到相關企業與單位的重視;如曾參加過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試驗的工程師王金拴,為了將自己的專利成果轉化出去,卻成為受騙者,以致負債累累心力交瘁。而這樣的事情在我國企業中更是比比皆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人才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現象,但卻反映了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急性的人才觀。據最新統計數據表明,當前我國大中型優秀企業中的人才流動率大約在15%左右,民營企業人才流動率大約占我國企業人才流動率50%,其中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大約在2.9年,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企業自身缺乏凝聚力、感召力,導致員工對企業缺乏歸屬感、認同感。由此可見,企業人才流失對企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四、企業文化視角下的人才流失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業文化制度,員工認同企業文化
作為企業的核心領導集體,以老板或股東為主的企業領導層在面對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時,必須緊跟時代步伐,積極轉變傳統的企業經營觀念,大力推動企業的現代化經營,在選拔企業人才時,尤其是招聘時必須嚴格把關,積極尋求個人發展和企業文化發展愿景相一致的員工,員工認同企業文化,就會在設立企業基本職業道德規范標準,在約束企業管理層行為的同時,為企業員工樹立良好的榜樣。積極拓展、豐富企業文化,將企業經營哲學、價值觀念、企業精神、企業道德、企業形象、團隊意識、企業制度、企業使命與企業文化結構結合起來,尊重員工、理解員工和關心員工,鼓舞員工,用精神凝聚員工,用機制激勵員工,用環境培育員工,最終降低企業人才流失率。
(二)建立健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減少企業人才流失,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從某種角度而言,企業重視人才培養,就是為企業發展創造美好的未來。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句話在現代企業發展中尤其明顯。如果企業只關注企業經濟效益而忽略社會效益和企業文化建設,那么員工在企業發展無力,對那些有能力、成長的員工就會萌生去意,因此在企業發展中,必須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正確地引導員工,科學設計員工職業發展通道,建立以公平競爭、利益均沾為主,以言出必行、誠信為先為輔的人才梯隊,對關鍵崗位員工必須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現狀建立相應的后備干部制度,逐步培養人才,既要讓員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上升空間,也要積極創造更加良好的人才培養、選拔和激勵機制,將員工對物質、精神和價值的需求與企業自身發展結合起來,畢竟薪酬、福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企業員工的基本物質基礎,但良好的人際關系、工作氛圍、工作情緒和個人發展前景等,對滿足企業員工對精神的需求和價值的實現更具有現實價值。
(三)借鑒國外優秀企業文化,完善創新我國企業文化
美國的企業文化尊重個人意見,突出個性,鼓勵冒險和創新,員工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企業員工樂于冒險和創新;在此基礎上,企業予以激勵,有效地調動了人的積極性,為人才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個人發展空間。相對美國而言,歐洲企業文化更注重個人的價值觀,更加注重個人高層次的需求。同時,歐洲人更注重理性和科學,強調理性的處事方式和公平的意識。歐洲的企業更重視制度的建設和完善,因為有章可循,工作效率也會提高。在企業中,企業文化的形成可以說是在某種的文化觀念和它的發展淵源密不可分。企業的價值觀念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它的產生有深刻的經濟和社會根源,與國家和民族文化密切相關。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企業文化,我們在原有企業文化的基礎上,借鑒國外優秀的企業文化的精華,創新完善我國企業文化用以發展致用。
五、結語
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有坦途也有坎坷,有成功也有失敗,這些都是企業中不可獲取的文化組成元素。就目前我國企業發展情況而言,人才流失雖是一種常態,但它將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當然人才流失帶給企業的影響,要想降低人才流失對企業造成的不良影響,就必須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給員工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氛圍,同時,建立合理的薪酬體系、激勵機制與良好就業前景,搭建好員工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才能使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冬梅.基于企業文化視角分析工會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7,33 (5):429–429.
[2]李彤菲.中小企業人才流失問題研究[J].西部皮革,2016,38 (18):134–134.
[3]郝素青.企業人才流失的原因及應對策略[J].中國商論,2018,21 (2):180–181.
[4]王燕.中小企業人才流失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企業文化,2016,23 (11):152–152.
[5]張小鑫,馬志遠.淺談B公司人才流失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21 (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