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敏 張玉柱
摘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中意義重大。新時期,學校亟待建立一種以培養學生的基本道德和基礎文明為目的,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從小事著手,從細節抓起的“接地氣”的德育模式?!八奈ⅰ庇四J綄⒁砸恍┪⒉蛔愕赖珔s能夠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的事件作為落腳點,深入挖掘日常教育生活中的育人因素,通過獨具匠心的教育設計,引導學生崇尚真善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四微”育人模式;學生幸福成長;實踐研究
一、研究意義
新時期德育,要達到觸及學生心靈的效果,真正解決“培養什么人”的問題,就必須從宏大要求轉向細節德育?!八奈ⅰ庇四J绞侵父鶕拔⒌掠贝笥〉睦碚摚ㄟ^構建“微尋找—微合育—微活動—微課程”的“四微”育人模式,結合學生身邊小事進行榜樣教育和自我教育,將德育小目標逐個落地,從而落實“立德樹人”總目標。同時,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也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因此,家長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圩印!拔⒑嫌背浞謴娬{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解決了家校溝通不暢的難題,通過開展各類家?;踊顒樱倚y手,強化道德習慣的養成。
二、“四微”德育的研究與實踐
(一) 微尋找——探尋育人新途徑
從“一則刷屏的朋友圈”發現“微德育”契機,以此為突破口,逐步實施系列德育策略,探尋“接地氣”的德育途徑。尋找“最美揮手小男孩”。一位小男孩在通過學校門口斑馬線時,某家長開車在斑馬線前禮讓小男孩,小男孩立馬向自己揮手道謝,該家長認為自己遵守交通規則是應該的,卻得到小男孩的致謝,他有感而發了一則“朋友圈”,贊美小男孩的禮貌行為。一時間,該條消息獲得大量關注,并紛紛為小男孩的舉止點贊。我們以此為突破口,舉行了“尋找最美揮手小男孩”微德育啟動儀式。
開展以“三個揮手”為代表的道德養成教育。以“微尋找”為契機,將文明禮儀教育在學生初步認知的基礎上,分解成簡單易做的小行動、小目標,如開展“早上上學向家長揮手道別,放學出校向教師揮手道別,在馬路上向主動禮讓行人的司機揮手道謝”的“三個揮手”美德養成行動。在此基礎上,號召學生見到長輩主動問好,做“最美文明小學生”;主動撿拾垃圾,做“最美整潔小學生”;上下樓梯靠右行,做“最美秩序小學生”;主動幫助同學,做“最美心靈小學生”;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做“最美學習小學生”等,引導學生用行動踐行美德。
“最美身影”接力賽。通過校園電視臺、小百靈廣播等號召學生發現身邊的“最美身影”,將涌現出的“最美身影”照片或者學生事跡第一時間在學校電視臺、班級一體機、微信群等多角度展現,學生人人以“最美小男孩”為榜樣,從微小事件做起,養成良好習慣。
定期舉辦“微德育”漫畫展。直觀的德育形式最受小學生歡迎。通過喜聞樂見的“爸爸說”系列漫畫形式,用父子對話的方式詮釋“愛國”“誠信”“友善”等核心價值觀內容,用小故事、小行為詮釋大道理,讓學生在漫畫中感受到正能量,激發起“把小事做好就是美德”的前進動力。
(二)微合育——建立育人共同體
立德樹人工作需要家校共育,共同發力,家庭是學生的第一課堂,要從家庭教育做起。學校依托良好的家長資源,充分發揮“育人共同體”作用,通過開設“適性家長課程”、深入推進“家校大閱讀”“一對一”專項家訪、特色“家長教師”進課堂、“五色”研學等措施,助推學生良好習慣和高雅情趣的形成,不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微活動——提高育人實效性
實體活動,讓德育落地。通過組織學生廣泛開展剪紙、繪畫、種植、生存技能等校內外實體活動,使愛國、誠信、團結等德育目標在實踐中落地,使學生“陽光成長”。
儀式活動,讓德育生根。抓住國家法定節假日及中國傳統節日的教育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德育日活動,如 “北京國旗班戰士示范升旗”“公祭日瞻仰烈士紀念碑”“建隊日主題活動”等,讓德育在幼小的心田生根。
志愿活動,讓德育開花。學校為學生設多個崗位,如“紅領巾監督崗”“小小圖書管理員等”,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外志愿活動,如“文明志愿崗”“交通志愿崗”“導游志愿崗”等。學生通過志愿活動,逐漸樹立社會責任感,德育在學生的美麗行動中開花。
(四)微課程——實現育人系統化
一是精心構建學科課程。學校積極構建國學課程、數學故事課程、英語情景劇課程、音體美引橋課程等立智、立藝課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積極在全學科內進行德育滲透,實現學科課程育人。
二是提升整合活動課程。把所有的學生活動課程化,如開發校本教材《開學第一課》《節日課程》《研學旅行在路上》《奔跑吧,少年》《銀杏課程》《畢業最后一課》等,打造具有學校特色的立能、立行活動課程體系。
三是精心設計特色課程。圍繞學?!芭喔瘫?立德樹人”辦學理念和“培育楷模少年”的育人目標,逐步整合開發“六大教育”一系列立德特色課程,讓每一名孩子成為具有特質的楷模少年。
三、結語
“四微”德育模式全面落實“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的育人理念,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眼于少年兒童的日常行為,從身邊一些微不足道但卻能夠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的事做起,深入挖掘日常教育生活中的育人因素,通過獨具匠心的教育設計,助推學生良好習慣和高雅情趣的形成,不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責編? 侯 芳)
參考文獻:
[1]張秀青.用精彩故事塑學生心靈[J].新課程學習,2010(9).
[2]馮增俊.當代西方學校道德教育[M].廣東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