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玲
摘 要:不斷的提升美術課堂的教學效能和質量,是培養學生美術學科素養的重要實現路徑,也是進一步貫徹和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的重要抓手,小學美術教師要積極的重視起美術學科課堂教學,并不斷的鉆研和探索優化美術課堂教學的策略和方法,同時還要積極的梳理和解決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從而不斷的完善美術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為學生美術學科素養的培養及未來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將就如何提升美術課堂教學效能進行思考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效能;提升;策略
美術是一門培養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美術創作能力的重要學科,對于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和良好心靈的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小學美術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全面優化美術課堂教學的每一個模塊,進而助力美術課堂教學效能的提升。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入手,就提升美術課堂教學效能的策略進行探索。
一、要積極重視美術課堂教學
由于美術學科并非小升初的主干科目,部分美術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于美術學科的重視力度還不夠高,在課堂的教學目標設置也不夠科學,使得美術學科的課堂教學效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還需要小學美術教師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有效的強化對美術學科的認識。一方面,需要小學美術教師積極的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全面的認識到美術課堂教學對于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和藝術氣息的促進價值,積極的從自身內心深處全面的重視起美術學科課堂教學,并以強化的責任意識積極的開展有效教學的研究和探索,進而在教師的重視下進一步推進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改進和優化。另一方面,需要小學美術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班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的設計中長期教學目標,并積極的細化和明確短期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并有效的提升教學目標的概括性和指引性。例如,在學習《小雨沙沙》小節內容時,可以設計以下教學目標:學習春雨的不同畫法;想象小花小草喝雨水的樣子;了解簡單的自然常識等等,讓明確的教學目標設計為美術教師的課堂高效教學實施指引方向。
二、要全面優化課堂教學形式
傳統的美術課堂往往采用被動式灌輸式和滿堂說教式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使得學生在美術課堂的參與活力、參與積極性不夠高,進而影響到美術課堂的高效教學實施,還需要美術教師全面的優化課堂的教學形式,不斷的帶動學生的參與熱情,進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美術課堂教學效能的提高。例如,在學習《軟綿綿的云》小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問題教學法+合作學習法開展教學。首先,美術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圖片形象具體的展現不同形態的“云”,并借助微課視頻動態化的展示用弧線展現云的詳細過程,繼而讓形象化的展示激發班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美術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為學生展現相應的學習問題,如云都有哪些基本形狀?不同形狀的云有哪些色彩?如何用弧線來繪制云條?等等,讓具有啟發性和概括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美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并結合教材對這些問題進行認真化思考和討論,而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有效的討論學習指引,繼而讓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和開放化的學習形式,全面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學生在美術課堂的參與活力。最后,小學美術教師可以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對上述的問題進行逐一細化講解,并借助自帶的交互工具和班級學生進行有效化和高質量的課堂互動,如可以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隨機對學生進行提問,繼而進一步喚醒學生的學習欲望,強化學生對相應美術知識內容的學習和理解。
三、要積極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小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往往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小學美術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這種基本認知特點和認知規律,積極地在美術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進而給予學生無聲的感染和熏陶,有效的喚醒學生的學習活力,助力美術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一方面,需要教師積極發揮自身榜樣,如積極的優化課堂用語,盡可能的運用飽含溫情和充滿力量的語言,此外還要在教學過程中精神飽滿,合理的運用肢體語言,從而讓美術教師的慷慨陳詞和熱情四射給予學生正向的感染,有效的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另一方面,需要教師積極的帶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例如,在學習《小人國》小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積極的強化課堂的師生互動,如引入隨機提問、小組提問和師生互相提問等豐富的互動形式,進一步激發美術課堂的教學活力。
綜上所述,美術是一門培養學生藝術鑒賞能力、藝術創造能力的學科,對學生的發展和提高具有重要的促進價值,小學美術教師要全面的提升對美術學科課堂教學的重視力度,并積極的優化課堂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美術學習氛圍,有效的提升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全面的喚醒學生在美術課堂的學習活力,進而助力學生更高效率和更高質量的學習相應的美術知識內容,為學生美術學科素養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靜亞.言為心聲語為人鏡——淺談小學美術課堂語言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7(24):174.
[2]單天虹.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和方法[J].黑河教育,2017(1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