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愛華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閱讀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群文閱讀結合了之前傳統閱讀的優點,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讓學生閱讀,并使學生在閱讀中發展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力和思考力。教師只有加強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才可以有效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所謂群文閱讀教學,通過字面意思我們可以將其翻譯成“對一群文章進行統一閱讀的教學模式”。就是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多篇存在一定聯系的文章進行整理,引導學生開展統一化的閱讀。在該種教學模式的幫助下,學生們不僅能夠有效拓展自身的學習范圍以及知識儲備量,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推動自身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合理選擇文章
文章的挑選對于群文閱讀來說至關重要,因為文章的內容直接決定了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所以教師不僅要挑選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或者適合其現階段的書籍或文章進行教學,還要緊密結合課文主題,保證群文閱讀的質量。同時教師還要挑選符合課文主題的文章,讓其環環相扣,這樣更容易讓學生找出課文和文章的不同和相似之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而且教師在與學生交流完之后,要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講解文章,從而提升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并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適當應用閱讀素材,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分析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將多種不同的教學素材展示在學生眼前,給予學生以思維沖擊,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比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課文《小壁虎借尾巴》時,就可以結合以下方式開展教學:首先,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文章進行了解閱讀,了解故事的大概內容。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第二次閱讀,并應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文章的結構描畫出來。最后教師可以進行教學拓展,組織學生閱讀其他具有童話性質的文章,并要求學生應用同樣的方式進行結構描畫,分析幾篇文章之間的共同點以及不同點,以此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尊重差異,重視個性體驗
學生之間都具有自身的差異性和獨特性,體驗式教學重在學生的體驗,但每個人在體驗之前便帶有自己獨特的生活體驗,這也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產生差異性體驗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師應該強調知識與學習主體之間的互動聯系,要強調學生的個性化感悟,發展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都能夠各有所獲。例如:在學習《少年閏土》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體會到敘事的詳略,并對其有獨特的感受,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學生的個性體驗。因此,我在學生初讀文本之后便開展了一個小型的討論會,要求學生討論一下自己初讀感受。在這一階段的討論中,學生的閱讀體驗有著諸多不同,并且重視的方面也有很大的差異性。
總之,使用群文閱讀教學方式,可以提升學生閱讀興趣,也可以更好的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聯合起來,進而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 趙雪玲.小學高年級古詩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9(11).
[2]? 楊文娟.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措施[J].名師在線.2019(11).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景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