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鳳
摘 要:混合學習是未來學校教育的普遍趨勢。基于應用型本科會計信息課程的學情分析,在教學實踐中嘗試應用H5移動微課開展混合教學,以首要教學原理為指導,通過聚焦問題的微課設計,制作H5形式的微課,作為傳統教學的輔助與補充,作為實驗教學的在線指導,以在線教學的優點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混合教學;H5微課;首要教學原理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2.085
1 應用型本科會計信息系統課程學情分析
1.1 課程教學目標定位
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的應用已經成為會計人員的基本職業技能。會計在會計信息系統中扮演系統的使用者、開發者、審計者三個不同的角色。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會計信息系統課程主要定位于培養系統的使用者,培養學生從信息技術發展的角度去理解與應用會計。
課程的教學目標包括操作技能與能力培養兩個層面。操作技能是教學的基本目標,要求掌握系統數據處理原理與業務流程,能夠在信息化環境下獨立應用財務軟件;能力培養是教學的終極目標,要求學生理解會計信息系統與企業業務活動之間的關系,理解會計軟件核算的內在邏輯,具備在信息化環境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即知識遷移能力。
1.2 學情分析
應用型本科財會專業的學生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上有以下兩方面的特征比較突出,需要在教學中重點關注:(1)學習態度好但依賴性強。應用型本科財務專業的學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有學習的需求,態度較好;但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更多的是惰性學習。表現在課前不愿預習或自我學習,課后學習適合于任務式的,教師如果進行具體的學習任務布置并檢查、考核與反饋,學生會較好地執行,但如果是自主式的課后學習要求,效果就差。(2)機械式的學習方式。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方式是一種機械學習,而不是生成學習。表現為學習者具備知識卻不會運用,因為其缺乏將新信息與已有的知識圖式進行整合的能力,導致不會融會貫通,即知識遷移能力較弱。
1.3 教學痛點
會計信息系統課程的應用性很強,體現了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的結合(知與行的統一)、信息化知識與會計知識的結合(信息化環境下的應用)。傳統的課堂教學存在如下痛點。
1.3.1 難以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傳統教學,在課堂上教師按知識序列授課,講授與演練結合;在課后教師布置操作實驗,通過練習鞏固基本操作技能。這種教學設計達成教學的基本目標即操作技能的培養沒有問題,但從教學的終極目標來看,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不僅被忽視,而且難以實現。在教學中深刻地感受是,學生對于每個單獨的技能成分掌握沒有問題,但一旦在實驗中,遇到實際問題或綜合性問題時,遷移能力差的弱點就暴露出來。
1.3.2 教師疲于應對學生實驗中遇到的問題
課程自身的認知負荷較高,在實驗中遇到的很多實際問題,需要學生將新舊知識融會貫通,進行層層遞進的邏輯分析,才能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而學生機械的學習方式,使得傳統的講解式的教學效果很差,學生將關注的重點往往放在操作層面,并不會配合教師的分析去思考操作背后的邏輯,于是在實驗中會遇到各種簡單而重復的問題而不能解決,這時他們最“擅長”的做法就是“求救”于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排除“障礙”,但并不深入的思考問題。導致在實驗教學中,教師疲于應對重復的問題,而教學效果并不好。
2 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教學的突破——混合教學
混合學習是未來學校教育的普遍趨勢,傳統的面授再輔以適當比例的在線學習,將會是高校的主要教學方式。混合教學則是從教師的視角設計與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學習。繆啟軍(2017)認為混合教學是基于特定的教學目標及對教學對象的學情分析,充分發揮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科學制定教學過程,基于教學組織實施與教學管理需要的,將傳統教學方式與在線教學方式有機融合的教學模式。
發揮線上教學的優勢,解決上面提到的兩大教學痛點,是筆者開展課程混合教學的最初出發點。具體的實踐是,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之外,增加線上教學,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通過聚焦問題的移動微課學習,在線指導學生解決問題,并圍繞問題進行知識重構與強化,從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由機械學習向生成學習方式轉變,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
3 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混合教學實踐——H5微課
3.1 確定課程線上教學形式——H5移動微課
微課是在線學習的核心組成部分。短、小、精、悍是其特點。微課制作方式多樣,如錄屏類微課、拍攝型微課等,各有特色。在學習與嘗試中,基于技術、成本及課程線上教學的需求等方面的考慮,筆者最終選擇制作H5移動微課。H5是HTML5的簡稱,是隨著HTML5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網頁形式,其優點突出:(1)制作簡單方便、成本低,使開發微課的技術門檻與費用大大降低。(2)支持視頻、音頻等多媒體元素。(3)能實現良好的學習交互,通過表單設計能夠進行課程測試及教學數據收集。(4)適合移動學習,支持跨平臺學習,可以在任意終端訪問,使學習方便快捷。
3.2 會計信息系統微課教學設計
3.2.1 首要教學原理——微課設計教學理論的指引
信息技術改變了教學資源的呈現形式,但只呈現信息不算是教學。筆者在微課的設計中盡可能遵循首要教學原理。首要教學原理是梅里爾教授在對多種學習理論與教學設計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處方性的教學設計原理。其核心思想認為教學應該是聚焦問題或者面向任務的活動,并依次經歷激活舊知、示證新知、應用新知和融會貫通的教學循環。
3.2.2 確定微課選題——聚焦問題的學習
會計信息系統的微課,主要用來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選取的問題往往有幾共性:普遍問題;有一定難度的問題;能夠拓展的問題。在實踐中,對于微課選題確定了以下幾個原則:(1)聚焦的問題難易適中。問題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過于復雜,做到問題能夠融合多個單個成分技能的應用,幫助學生識別與理解正在學習的單個成分技能之間的聯系,將新學的知識融合到已有的心智模式中去。簡單問題沒必要混合學習;太復雜的問題,又不適合于微課短、小的限制,以及移動學習的特點。(2)問題的情境化。微課的教學內容要直指具體問題,情境化的問題設計更能契合學生學習的需要,吸引學生投入學習,幫助學生以最短時間迅速進入學習角色,并且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最佳學習狀態。(3)適合線上教學目標的問題。不同類型的知識技能的傳授過程是有區別的,有些問題可能不適合線上教學。這就需要仔細斟酌,確定能夠啟發引導學生思維,能夠展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思考過程的項目作為微課的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