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貴才
摘 要:問題導學法是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問題導學的實施既能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面,筆者將從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實施課堂提問教學、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等方面出發,淺談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導學;課堂情境;課堂提問;小組合作
問題導學法是指教師以創設課堂問題為導向,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促進學生教學活動順利展開的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實施問題導學法,能夠有效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引導學生積極分析和思考問題,從而促進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通過創設課堂情境,進行課堂問題導學
問題導學法的實施不能局限于課本,而應該體現具體的課堂情境中。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創設信息技術或生活化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情體驗中思考和探究數學問題,從而有效實現數學課堂的導入。
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創設生活情境進行課堂問題的導入。如,教師首先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有仔細地觀察過我們生活的世界嗎?我們的世界是那么的豐富多彩,我們隨時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幾何圖形。”而后,教師就可以通過課件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如地球儀、魔方、金字塔、字典、飲料瓶等圖片,并向學生提問:“這些圖片中都包含有什么樣的圖形?”有的學生就回答道:“地球儀是球形的”“魔方是正方體”“金字塔是三棱錐”“字典是長方體”“飲料瓶是圓柱體”等等。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展示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展開圖,而后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上述展開圖分別對應什么立體圖形嗎?”學生在思考和回答的過程中,就深入理解了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知識。這樣,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生活化情境的導學問題,就有效深化了學生對幾何圖形的認知,從而促進了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提高。
二、實施課堂提問教學,實現課堂問題導學
課堂直接提問是問題導學最為普遍,也最為有效的形式。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在實施問題導學時,就可以通過語言提問學生的方式,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啟迪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就能有效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實數”一課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直接進行復習提問,如“同學們,回想一下,我們之前學過的內容:什么叫做有理數?有理數是如何分類的?”等等,從而讓學生回想舊知識進行課堂的回答。如學生1就回答道:“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而學生2則回答道:“有理數的分類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按定義分類,第二種是按大小分類。”之后,教師可以接著啟發學生:“同學們,有理數是由整數和分數組成的,根據小數的觀點,整數可用有限小數表示,而小數則可用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表示,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數都可以用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表示呢?”學生3回答道:“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還有無限無循環小數的存在。”再然后,教師還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判斷以下幾種說法是否正確,如“無限小數都是無理數、無理數都是無限小數、帶根號的數都是無理數”等等,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無理數的含義。最后,教師就能順利地引入實數的概念,即有理數和無理數被統稱為實數。
三、通過開展小組合作,提高問題導學效果
由于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很多學生如果只是單獨的思考可能難以獲得答案。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思考和探究相關的問題,從而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教學“直線、射線、線段”的相關知識時,教師首先可以通過談話進行課堂啟迪,而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合作探討。如:“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看到各種各樣的先,而這些線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彎曲的。假如兩團毛線中間是一條曲線,我們能不能將他變為一條直線呢?”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同桌之間進行上述問題情境的模擬。再然后,教師還可以提出假設:“如果線球的線是無限長的,這樣就形成了一條直線”,而后引導學生在小組范圍內容討論直線的性質及它的有關知識,如“直線可以向兩端無限延長,那么它有沒有斷點?”等等,從而深化學生對直線知識的認知。此外,在教學線段和射線之后,教師也可以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在小組范圍內思考:如“射線有幾個端點”“射線的長度是不是固定的”“能否測量射線的長度”等等。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就能有效促進問題導學教學效果的提升。
綜上,問題導學法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的思維,提高學習的學習水平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個性特征,積極創設具有啟發性的問題進行課堂導學,從而有效促進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
參考文獻:
[1]顧新峰.淺析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14).
[2]李偉,高勇.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華少年,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