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黎
摘 要:現代道德教育的內容不僅僅指學生的思想品質與道德教育,還包括愛國主義教育、價值教育以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教育。班主任也應當有博愛眾生的胸懷,因勢利導的手段,創新的意識與能力,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關鍵詞:初中教育;班主任;德育工作
近年來隨著德育教育呼聲的高漲,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開始探究德育工作的開展情況,不少學者和一線教師也針對如何開展德育工作發表了個人的看法。筆者認為,將學生的道德教育放在素質教育的首位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手段,而就目前初中階段學生的道德教育情況來看,班主任所采取的措施有些有失公允,有些缺乏新意。例如,有些班主任認為學生在學校內的表現比學生的道德品行更加重要,也有學生表示成績優異的學生會受到班主任的優待。這說明,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和教育措施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筆者在德育的實踐過程中總結了以下實踐經驗:
一、明確班主任自身的影響力,為學生做好榜樣
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嚴于律己,以身作則,青少年所處的年齡階段的最大行為特點是可塑性強,此時學生仍處于模仿性較強的階段,很容易被優秀或不良的示范所吸引。班主任為學生做好良性示范,能夠避免學生被其他不良信息所影響,既減少了學生所接觸到的不良誘惑,也能夠為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立做好示范與引導。這與“嚴師出高徒”“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等話具有相同的道理。
為了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垂范,不論是班主任自身的學識、氣質,還是職業道德等,都應該為學生做好楷模,從小事做起,讓學生借助生活和學習全方位的了解品行高尚的人應該如何處事,美好品格的人應該如何要求自己。班主任自身的工作狀態在一定程度上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有著聯系,初中生在心理建構階段與班主任的接觸和同學的接觸情況,決定了學生在學校所采取的具體行為,而班主任的素質也是學生模仿和學習的風向標,是學生前進的方向,班主任的性格或行為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在此基礎上,班主任除了應該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與管理能力外,還應該掌握各個學科的知識,尤其是當前多元文化局面下,班主任更應該廣泛搜集與我國傳統文化相關的知識豐富自己的學識,也為增加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文化傳承做好準備。
二、良性溝通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的主要溝通對象包括學生、學生家長、任課教師以及學校領導。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主要涉及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事,包括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生活技能的養成情況等等,了解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存在的困難,并針對學生的心理狀態和精神狀況,給予相應的解決方案,保證學生能夠以正常的心態來積極的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班主任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除了需要將學生的近況如實反饋給家長外,還需要了解學生在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狀態,將其與學生最近的表現聯系在一起,考察學生出現行為偏差或思想偏差的原因,將德育教育落在實處。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的溝通主要是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學生在參與其他科目實踐活動時的具體表現,全方位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態,并將其作為德育教育的開展前提。班主任與學校領導之間的溝通主要是針對德育管理策略或德育實踐活動的開展策略。如何將學生的具體表現反饋給學校領導,并能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還需要班主任不斷揣摩語言,將具體方案的優點和劣勢詳盡的列出來,以保證德育教育的本土性。可以說,班主任要想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保證德育教育的順利開展,必須鍛煉和增強自身的溝通能力,無論是與哪種溝通對象進行溝通,都必須保證溝通是真實有效的,才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三、以學生為德育根本,平等展開德育教育
班主任的工作是育人,在管理過學生的過程中,應該更具愛心,學生是開展德育工作的根本,班主任應該做到平等對待全體學生,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德育活動不僅僅是班主任自身所設計的活動,更應該是由班主任和學生共同配合完成的,實現德育目標并不像機械化一樣簡單,并不是班主任給出相應的規定學生就能夠達成。為了達成具體的德育效果,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進行平等教育,采取語言教學與道德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式。班主任不應以學生家庭條件的好壞,學習水平的好壞,表達能力的好壞,判定學生的好壞,或對學生產生私心,而是應該平等對待學生,看到每個學生身上的優勢和特點,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這對于班主任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其不僅能夠為德育工作的開展指明方向,也能夠保證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讓學生在班主任的引領下愉快的進行學習與生活。班主任在評價學生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不足,不歧視學生的不足,但也要認真嚴格的指出來,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態度有一個具體的了解。
四、了解社會熱點話題,開展針對性的道德教育
德育的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內容豐富的,因為其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均息息相關。在初次與學生見面時,班主任可以安排學生的自我介紹,讓學生談論自己的愛好,闡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觀念,將班會課設計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不壓抑學生的天性,而是在學生唱歌、跳舞、游戲的過程中提升同學之間的友誼,鍛煉學生的膽量。這時,班主任也可以更好的收集學生有關學生的情報,如學生的性格特點、表現能力、膽量以及心理素質等等。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可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情況聯系熱會熱點話題。
例如,針對青少年犯罪率不斷攀升的社會現象,筆者就組織學生作為法律宣傳員去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了解路人對于法律的認識情況,以問卷調查或填表的形式搜集信息,并在課上進行分享。這樣的形式能夠讓學生直接了解社會各種各行各業的人對于法律知識的了解,分析增強全民法律意識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學習法律的意識。有一次,筆者發現班上有些學生有學習苦惱或生活中的苦惱,筆者積極與學生溝通,可無法獲取有效“情報”。針對這種不方便與班主任或家長表達的心事,筆者開展了一次心理學家的活動。這次活動的方式是讓學生扮演“心理學家”,了解同學的生活和學習上的苦惱,從而讓學生養成傾聽與訴說的習慣,避免將一些沉悶或壓抑的事壓在學生心底,導致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受到影響。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間的同學情誼,還能夠舒緩學生的心理壓力,保證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能夠正常進行,也讓學生養成正確的排解心中不暢的習慣。在不斷傾聽和訴說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主要是讓學生學會如何處理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在增強學生獨立意識的同時,鍛煉學生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并學會借助同學、教師、班主任或家長的力量來一同克服難題。
總之,學校是教育人的場所,班主任作為德育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應該做好德育工作,這不僅是班主任自身的責任,也是社會的要求。在當前加強社會文明建設的情勢下,要高度重視德育工作,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和自身素和文明素質,促進學生具備美好的品質與品格,同時保證學生在初中階段具備良好的學習和生活體驗。
參考文獻
[1] 鄭義容. 探討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7(32):31.
[2] 曹國文. 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探討[J].成才之路,2017(29):9.
[3] 張華君. 德在先,施教勤——談初中班主任要做好德育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7(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