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
摘 ?要:九年級數學是中學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門學科,同時也是對數學啟蒙的認知。因為數學現象具有真實性、形象化還有檢驗知識的能力,同時數學生活是集觀察、演示、實踐等于一身的課程,它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愛好,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學生揭開數學知識的真諦,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九年級;數學教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九年級數學教學的觀念及其手段均發生相應的改變。九年級數學精準化教學模式的革新對傳統教育模式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其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初中數學教學內容,而且也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實現九年級數學教學的新型化是極其必要的,但是很多老師對此卻束手無策。筆者作為一名初中數學任課老師,對此提出來以下的解決方案,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參考。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考
由于數學這門學科內容本身的抽象性和枯燥性,會導致大多數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同時也給老師的教學工作來了很大的困難。所以,數學老師要想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就需要從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開始,從激發學生對每一堂數學課的數學知識學習開始,唯此才能有效調動起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一課時,老師可以咨詢學生:“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過一元一次方程,今天我們學習一元二次方程,誰能不看課本就能告訴老師,什么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學生:“一元就是一個未知數,二次就是未知數的平方。”老師:“同學們解釋得非常正確,誰能給老師舉一個一元二次方程的例子?”學生:“x?+1=0。”老師:“乍一聽確實是一元二次方程,但是大家想想這個方程式成立嗎?”學生:“不成立。”老師:“為什么?”學生:“將x?+1=0進行轉換,得到的是x?=(-1),但是x?肯定是正數。”老師:“是的,那么怎么轉換一下就對了呢?”學生:“將x?+1=0變成x?-1=0就可以了。”老師:“非常好。但是這是最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真正的一元二次方程要比這個復雜很多,比方說x?-75x+350=0。”學生:“這個該怎么樣計算?”老師:“對呀,同學們想一想,看看你們能不能猜想出答案?”學生:“x應該等于70。”“x等于5。”老師:“350等于70和5的乘積,而70加上5正好等于75,感覺應該是這個,然后帶入驗算確實能夠保證等式成立。”老師:“很好,大家現在已經找到一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答方法——因式分解法。”
二、鼓勵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數學課程由于其自身的邏輯性,往往使初中數學課堂氛圍顯得沉重壓抑,而呈現出來的教學局面是學生只能以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而在新課標中提出,數學學習是一個生機勃勃,積極主動的過程,學生之間應當是自主學習,積極探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因此,為貫徹這一理念,我們應該提供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自主學習和主動思考,以確保學生學習的主體觀念。
例如,在教學“中心對稱”一課時,老師可以咨詢學生:“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中心對稱,大家通過這個名稱想一想,什么叫做中心對稱?”學生:“圖形關于一個中心點對稱。”老師:“說的有點道理,但是表述還不夠完整,同學們看一看大屏幕,老師為同學提供幾個簡單的中心對稱圖形,同學們根據這幾個中心對稱圖形,想一想中心對稱圖形的特點,好不好?”學生:“好。”在學生觀察與探索的過程中,數學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合作探討,并且還可以加入到學生小組的相互交流之中,了解學生們的思維方式,并對學生進行適當地引導。在學生探討結束之后,老師可以讓小組分別選代表回答,然后再對各小組的答案進行匯總,進而探索中心對稱圖形的特點。
三、通過圖像教學,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
初中數學的公式和概念是教學當中的難點,其一是在教學當中很難通過語言將公式和概念的含義解釋清楚,其二在于很多學生不重視概念和公式的學習,在學習當中“不求甚解”,最終的結果就是老師教的模模糊糊,學生學習的馬馬虎虎。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要讓學生從根本上了解概念和公式。
例如,老師在講述二次函數的內容時,老師可以先將相關知識內容進行講解,使學生加以記憶,但是由于這方面理論知識不易理解,老師可以結合相關例題,進行講解。為了方便學生理解,老師可以采用圖像進行教學,相關圖像用多媒體進行展現,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此外,老師在教授二次函數的內容時可以結合反比例函數的圖像進行講解,結合例題,通過相關公式的講解,培養學生綜合能力,老師還應該根據學生掌握情況實行變式教學,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為日后的學習提供了便利。
總而言之,九年級初中數學教學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工作,其需要數學老師在結合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探尋與學生心理特點相匹配同時又能夠鍛煉學生數學思維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們的數學自主探索能力,進而整體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曉霞.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經驗分享[J].才智,2019(33):56.
[2]鄧萬程.新課改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9(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