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
摘要:如今,美學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美術,是美學的重要基礎,對美學的養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強小學生的美術教育,有利于學生審美情趣的從小培養,是人們的審美情趣建立的重要途徑。本文將對小學美術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的教學途徑進行研究探討,希望本文的論述可以給相關學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美術;學生;審美情趣;教學途徑
引言:
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是學生最為重要的啟蒙時期,在小學階段開展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同時,審美情趣的培養,需要經歷漫長學習并逐步建立,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鼓勵學生多聽、多看和多想,讓學生慢慢學會欣賞、感受、體驗并創造美,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逐漸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一、小學階段開展美術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認識、了解美術的關鍵階段。如果能夠在這一時期讓學生接觸到美術學習,對學生的審美情趣建立培養有極大的幫助,與此同時,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以日常的美術教學活動為支撐,能夠很好地建立學生對美的興趣和認識,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有利于小學生的全面成長。
如今,新課改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也有一定的滲透,新課標下的美術教學已經不只是學科那么簡單,而是一門技能,在學生的培養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美術的學習中,逐漸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通過美術學習,學會更好的欣賞、感受生活中的美,在認知的過程中逐漸積累,進而創造美,能夠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由此可見小學階段美術教學與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的重要性。
二、小學美術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的教學方法與途徑
(一)重視學生藝術靈感的挖掘和藝術嗅覺的培養
靈感,也可以理解為直覺,在美術學習方面,靈感的作用可謂十分重要。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思維和表達能力還沒有完全發育,無法將內心的情感用合適的語言來進行表述。但是,其行為和美術作品中卻可以明確感受到學生的真實情感。對小學生來講,其美術作品中邏輯和理性的成分幾乎不存在,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更多是學生的直覺,來源于學生的內心。這不僅僅是因為技術能力的不足導致的,也是學生的自我中心思維作用和影響的結果,他們的作品雖然幼稚,但卻是最真實的。所以,在小學階段,應該大力支持學生的美術繪畫,逐漸培養學生的藝術靈感和藝術嗅覺。
(二)教會學生用心傾聽
無論是小學生還是成年人,在美的欣賞和感受時都需要用心去傾聽,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加深人地感受到美的存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們進行意見和看法的交流,學會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同時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樣的方式對美術知識與相關技能的提升非常有效。
如今,很多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庭和父母的寵愛,學生的個性意識普遍較強,年齡越小,表現得也越明顯,有些學生甚至自以為是,不懂得理解與尊重別人,這也導致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的交流傾聽變得十分困難,不利于學生知識的豐富與實際成長。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傾聽,傾聽每一位同學對作品不一樣的認識,通過用心傾聽他人的想法,可以豐富學生對美的認知,對小學生審美情趣的建立培養也有很好的幫助。
(三)在審美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審美來源于生活,與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審美情趣的培養必須要從生活實際出發,同時,美和情感之間也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學生只有在現實生活中,才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來源于生活中的美。所以,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應該重視與生活實際的聯系,適當的舉辦和開展美術教學活動,例如一些富有特色的美術教學活動,“迎新年”繪畫比賽、“我愛祖國”繪畫展覽、“春節文化"剪紙比賽等多種多樣的特色美術活動,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廢舊材料加工制作工藝品,送給親友或者用于生活裝飾,讓學生在美術活動中享受喜悅。
(四)在感受美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不僅要教學生繪畫,還應該讓學生學會欣賞,在美術課堂進行審美教學也是學生審美情趣培養的有效途徑之一。在美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課堂的每一分鐘,讓學生欣賞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讓學生用心去感受和欣賞,例如對《蒙娜麗莎的微笑》、《向日葵》、《最后的晚餐》等美術作品進行欣賞,逐漸提升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在欣賞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五)利用創新思維促進審美情趣的培養
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學會多角度的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美術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思考空間,給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讓學生進行大膽的假設和思路的創新,避免學生在美術課堂中內心存在負擔與壓力,盡可能讓學生保持心情的輕松愉悅,能夠精神飽滿、全身心投人到美術課堂學習中。這樣一來,學生在作品的理解欣賞時也能夠更加積極,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靈感,有利于學生對美的更好體驗和深人了解,促進審美情趣的實際培養。
三、結束語
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是學生接觸、了解美的重要時期,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重視學生藝術靈感的發掘,讓學生學會用心傾聽感受美的存在,并利用創新思維,讓學生多角度思考,逐漸建立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參考文獻:
[1]孫蘭娟.美術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審美水平[J].美術教育研究,2017(18):170.
[2]呂佳.美術教育對于素質教育的影響和作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37):210.
[3]周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6(0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