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摘 要: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背景下,先進的信息技術被應用到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且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微課作為信息化教學的產物,不僅被用到技能型課程的教學活動中,還在語文、英語、數學等基礎課程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將之與初中數學教學融合起來,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點以清晰、直觀的形式展現出來,從而降低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基于此,本文從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工作經驗出發,針對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一番個人看法的闡述,以期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微課;數學概念;例題教學;課后復習
微課是指根據教學需要制作的一種微型授課視頻。它能夠針對某一知識點或是教學設計進行詳解介紹和分析,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輔助工具。微課具有的短小精悍、生動靈活、隨時播放等特征,能夠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因而備受師生青睞和認可。為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應積極探究微課的有效運用策略,合理運用這種新型教學資源為數學教學增添活力,使數學教學呈現出嶄新的面貌和風采。
一、運用微課講解數學概念,增強學生理解記憶
概念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只有正確理解并掌握數學概念,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卻發現,不少學生存在閱讀理解能力差的問題,對于抽象的數學概念很難做到深層次的理解和認知。運用微課講解數學概念能夠很好地改變這一現狀。微課能夠將抽象的數學概念以生動、直觀的形式展現出來,從而增強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為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巧妙借助微課講解數學概念,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打好基礎。
例如,以“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部分內容為例,本課介紹了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伴隨著幾種不同位置關系的產生,也衍生出諸多概念,如相交、相離、相切等,以及切線、切點等,概念較多,也相對比較復雜。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這些數學概念,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展示這些概念,利用動態演示的形式展示一條直線的運動過程,它遠離圓時的情況、貼近圓時的情況以及與圓相交時的情況,將相應狀態下的概念直觀地呈現并講解出來,使學生對抽象概念所代表的具體事物有清晰、明了的認識,從而深刻理解數學概念。如此,通過運用微課講解數學概念,降低了學生對抽象數學概念的理解難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二、運用微課進行例題教學,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例題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借助典型例題的講解,學生能夠對同種類型習題的解題過程有基本的了解和認知,從而借助自身的知識遷移能力實現解題能力的提升。這也就使得習題的選取和講解成為數學教學中的重點所在。而微課此時用了用武之地。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為學生展示詳細的解題過程,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解題步驟、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從而不斷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
例如,以“二次函數”這部分內容為例,與二次函數有關的實際問題有很多,典型的有噴泉的規劃設計問題。為了使學生對這類習題有很好的認識,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展示詳細的解題思路和解題過程。如某公園要在廣場上建一個噴水池,在噴水池的中央安裝設計噴泉,已知噴泉中間柱子的高度,柱子頂端向外噴水且噴出水的形狀為拋物線,拋物線的最高點距離柱子的距離,在不計其他因素的前提下,設計水池的半徑,保證水流不會流到池外。在微課中,將詳細的分析、畫圖過程及解答思路和步驟詳細地羅列出來,使學生對具體的解題過程有清晰、明了的認識。如此,通過運用微課講解典型習題,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對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運用微課進行課后復習,優化學生復習體驗
課后復習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和方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流程和環節。然而這一環節往往也是令教師比較頭疼的環節。因為復習面臨一個透徹講解的問題,即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再次對所學知識進行細致講解的問題。然而復習的時間緊、任務重,反復講解不僅費時費力,效果也不明顯。而運用微課則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為此,在初中數學復習環節,教師可以將復習內容制作成微課,在復習時通過播放微課再給予適當的現場講解即可,從而節省課堂教學時間,提高學生的復習效果。
例如,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這部分內容為例,在復習環節,我制作了關于本節課知識的微課,利用微課來指導學生進行復習。在微課中,將有關的概念如什么是相似三角形、相似比,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及具體的運用詳細地展示出來,使學生通過觀看便能回憶起所學知識。之后又展示了與本課內容有關的習題微課,讓學生回顧完知識點后進行觀看、學習。如此,通過運用微課指導學生進行課后復習,優化了學生的復習過程和體驗,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了所學知識。
總之,微課的運用,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的不足,在促進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應積極探究微課的有效運用策略,為枯燥的數學教學注入無限生機,為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葛余常.運用微課拓展初中數學教材的探索[J].教學與管理,2017
[2]夏光敏.淺談“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