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巧
摘 要:區域游戲,是幼兒一種重要的自主活動形式,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幼兒通過自主擺弄、操作為途徑的自主性學習活動,繪本是用圖畫和文字,共同敘述一個故事,表達特定的情感,因此,通過區域游戲的材料提供,結合幼兒喜歡的繪本,從繪本中提取相關元素與區域游戲匹配,設計并制作適合幼兒能力發展的游戲材料。
關鍵詞:區域游戲;游戲材料;繪本
一、區域游戲環境的問題與調整
(一)讓區域環境促使幼兒互動
班級區域游戲的分區大致為:閱讀區、益智區、建構區、美工區……在開展課程過程中,我們根據區域游戲與主題相結合的策略,對兩者的環境進行了相匹配的整合,我們設置的每一個區都提供了幼兒可自主性操作的游戲材料。如:我們班級的閱讀區和小劇場放在一起,娃娃家和超市及建構區一起,美工區和超市一起……,班級環境創設是根據繪本《螞蟻和西瓜》設計的,經過統籌設計和制作,班級的整個環境涵蓋所有的功能區都有了繪本中的元素。
而自從區域游戲之間互通之后,幼兒主動投入的興趣點更高。如他們會到在美工區利用橡皮泥制作蛋糕,在自主性游戲時就把這些做好的蛋糕拿出來賣,閱讀區的幼兒在完全熟悉繪本內容以后,自主性游戲時自主穿上各種有關繪本元素內容的道具,模仿或仿編繪本中的人物,當一回繪本主人公。幼幼互動中,他們感受到了參與的樂趣,老師在其中也不用時刻關注,無法放手或刻意引導他們去參與活動。
(二)材料的多樣性吸引幼兒注意
我們在設計游戲內容時,能夠多樣化的使用不同游戲材料,在游戲內容和材料本身,為幼兒提供多種的可能性,通過聽、說、寫、觀察、討論等多種形式,去激發幼兒的操作愿望。
二、區域游戲材料的投放
區域游戲中,材料是幼兒活動的對象,與幼兒相適應的材料,能激起幼兒對學習的主動性。繪本是用圖畫和文字,共同敘述一個故事,表達特定的情感。因此,通過區域游戲的材料提供,結合幼兒喜歡的繪本,從繪本中提取相關元素與區域游戲匹配,設計并制作適合幼兒能力發展的游戲材料。
(一)從繪本中提取關鍵元素
在開展區域游戲之前,我們首先要閱讀繪本,然后從繪本中提取適宜的的游戲元素。繪本《螞蟻和西瓜》是一本有趣的繪本,繪本中出現了很多只螞蟻,每一只螞蟻都有著不同的形態,故事圍繞著一塊西瓜展開的,根據繪本內容,我們提取“螞蟻”元素,設計了閱讀區和美工區的區域游戲。
游戲一:螞蟻涂色。
提供材料:簡筆畫螞蟻、蠟筆、水彩筆。游戲玩法:利用蠟筆、水彩筆,給螞蟻涂上喜歡的顏色。
游戲二:螞蟻和西瓜故事盒。
提供材料:螞蟻及各種小動物道具、西瓜道具。
游戲玩法:幼兒選取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進行情景演繹。
游戲三:螞蟻拼圖。
提供材料:螞蟻和西瓜內容圖片、拼圖底板。
游戲玩法:幼兒將圖片拼湊成一幅圖。
游戲玩法四:螞蟻小屋。
提供材料:螞蟻小屋、圖片、蠟筆、水彩筆、紙。
游戲玩法:幼兒和同伴溝通交流,繪制出屬于自己的螞蟻洞穴。
多樣化的游戲材料及內容,靈活性高,核心元素來源于繪本,幼兒對與同一繪本的興趣也大大提升,甚至在以后的活動中,看見“螞蟻”也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曾經閱讀過的繪本《螞蟻和西瓜》。
(二)提供不同層次的操作材料,滿足不同幼兒的發展需要
幼兒的注意力由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組成,3~6歲的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還在初步發展階段,水平低,穩定性差,而且依賴成人的組織。幼兒本身具有個體差異,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是不同的。在提供區域材料時,我們要考慮到能力不同的每一位幼兒,保證每一位幼兒在游戲中,都能夠很好地參與其中。以《螞蟻和西瓜》為例,同樣是美工區的游戲“給螞蟻涂色”,只要我們增添不同的材料,就可以滿足不同幼兒的發展需要。
第一層級:提供空白格子簡筆畫大象、蠟筆。引導幼兒利用蠟筆、水彩筆,給螞蟻涂上喜歡的顏色。
第二層級:提供空白簡筆畫螞蟻、蠟筆、水彩筆、記號筆、圖案裝飾模板。引導幼兒選擇喜歡的圖案,先用記號筆給大象設計各種形狀的格子,再用蠟筆進行顏色的填充。
第三層次:提供空白紙張、螞蟻各種形態的圖片、蠟筆、記號筆。引導幼兒自己設計自己的不同形態螞蟻,再進行顏色的填充。
同一個涂色游戲,就可以設計出三種不同的層次,從最基本最簡單的涂色,到參照圖片自行進行設計并填充顏色,這三種層次的游戲,適合不同能力的幼兒,同時也滿足了幼兒的發展特性。
三、結束語
我們嘗試將繪本里的各種元素融入進區域游戲,不管是環境、游戲內容還是材料的設計及運用上,都在進行反復的嘗試。當幼兒在區域游戲時,教師不僅只作為一個材料的投放者,還要完全地投入在游戲情境中,做一個細心的觀察者。通過觀察和參與,老師才能第一時間了解到孩子的游戲狀況,才能從孩子的操作中發現新問題,產生新思考,生成新游戲,孩子們也能真正地帶著對繪本的熱愛,在區域游戲中收獲更多的知識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