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燕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都是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展開,因此提出一個關鍵問題尤為重要,關鍵問題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整個課堂教學質量,也會間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對數學課堂中的關鍵問題設計進行研究和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設計;關鍵問題
隨著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實施,關鍵問題的設計已然成為教師備課中的重要環節,但在設計和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提問方式單一,問題硬套課本,缺乏思維挑戰性,學生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答案;問題偏離教學重點和難點,使得問題變得無效,流于形式;設計的問題信息內容跨域大,沒有考慮學情,知識量太大導致學生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等等。因此,教學設計中更需要關注關鍵問題的提出。
一、設計問題關鍵點:生活化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特點,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因此,教師在設計關鍵問題時,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開始,設計生活化問題,使數學教學更加具體、生動、直觀形象。
在教學“乘法估算”時,教材出示例題:媽媽帶100元逛超市,買了2袋大米和0.8千克肉,每千克肉26.5元,每千克大米30.6元,剩下的錢夠買10元一盒的雞蛋嗎?
問題一:猜測一下媽媽的錢夠嗎?問題二:用什么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對的?關鍵問題:請你用筆算或估算的方法,思考剩下的錢夠買10元一盒的雞蛋嗎?
枯燥的計算教學,加上生活化的學習素材,學生覺得自己在幫助家人解決生活問題。關鍵問題的設計,能有效激活學生的思維。通過對比,學生不難發現,用估算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比較簡單,他們也能在多種策略中找到最佳。
二、設計問題關鍵點:探究性
自主探究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方式。學生可以通過搜集資料、操作觀察、猜想討論、分析交流、整理總結等一系列活動,基于已有的知識,提出新問題,探究新問題,形成新的知識點,并應用新知識解決問題。
在教學“植樹問題”時,學生了解“兩端都栽”“兩端都不栽”“一端栽一端不栽”三種植樹方式后,筆者將教學重點將放在理解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上,引出問題:馬路長100米,每20米栽一棵樹,可以栽幾棵樹?
繼續提出關鍵問題:根據3種植樹方式,通過畫一畫,排一排等多種方法,小組合作,探討棵數和間隔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間隔數求出來后,學生就有了自主探索的時機。課堂出現了小組排隊、畫線段圖、水筆排列等等,不同的方式清楚的闡釋了棵數和間隔數的關系,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點難點。
三、設計問題關鍵點:啟發性
教學重點難點所在之處,往往也是學生思維出現障礙的地方。小學生思考問題,常常浮于表面,對問題缺乏深層次的思考,滿足于一知半解。當學生思路受阻時,教師就要降低思維難度,提出一些鋪墊性、輔助性的提問,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探索知識。
例如,筆者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一道題目:你能從下圖中選出5個數,使它們的和等于30嗎?為什么?
學生個個樂此不疲的開始口算,兩分鐘過去了,誰也沒有舉手回答。筆者及時讓他們停筆,開始提問:這些數有什么特征?奇數和偶數的計算中是怎樣描述它們的關系?
經過認真思考,這道難題被解決。在學生最疑惑不解的時候,教師及時點撥,在知識的關鍵處及時提問,步步引領,學生產生思維障礙的知識點迎刃而解,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設計問題關鍵點:逆向性
小學生習慣于正向思維,不習慣于逆向思維,學習中容易造成正逆混淆的錯誤或障礙,導致對知識的理解存在片面性,思維產生模糊。為此,教師就要根據一些教材的特點,設計一些互逆型的關鍵問題,找出學習中由于知識遷移而產生的錯誤,清晰新知識,開闊學生的思路。
如在簡便方法計算教學中,計算習題178-(78-25)時,部分學生受湊整思想影響,先算178-78,然后再100-25=75。這時,筆者改變要求:按照四則運算的順序計算。結果學生做完發現答案是125。適時提問:“比較兩個算式,哪一題錯的,問題出在哪里?”引導學生逐步暴露思維上的錯誤,關鍵在去掉小括號,-(78-25),相當于-78+25,與平常的計算思路不一樣,方法也不一樣。學生的思維處于正向和逆向的交替活動,有利于學生雙向思維的共同發展,加深對新舊知識的理解。
五、設計問題關鍵點:拓展性
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1]。問題的拓展性,可以提升學生多方位的發展。在設計關鍵問題時,或將學習引向深入,揭示其數學本質,或引發一些新的思考,讓數學學習有更深入的思考。
在五上“解決問題”的教學中,出現這樣的例題:王伯伯坐出租車,3 km以內7元;超過3 km,每千米1.5元(不足1 km按1 km計算)。在學生依次解決了王伯伯如果乘坐5千米需要付多少錢?8.3千米需要多少錢?
之后,教師提出拓展問題:王伯伯到目的地后付款14.5元,他乘坐的出租車最多行駛了多少千米?可能行駛了多遠的路程?解決拓展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在掌握分段計費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已有解決問題的經驗,引發新的思考,最終收獲成功的喜悅。
關注問題,通過良好的關鍵問題來設計組織學生的學習,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促使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設計的合理性,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研制組.數學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劉釔伶.小學數學課堂中問題設計的重要性[J].新課堂,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