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萍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小學語文作業布置合理性的重要性。當前一些教師布置作業時存在許多問題,急待改進。作業布置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它可以促進家庭教育的開展,加強與父母的溝通交流。本文通過詳細的講解,分析小學語文作業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方法,提升作業布置的合理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布置;家庭教育
小學語文作業布置的目的在于鞏固復習所學知識,以增加學生的課外實踐機會。在作業布置時,教師應該避免重復性的作業,不能認為學生的時間多,就多給學生找一點作業來做。同時,應當設置有意義的作業,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提升。家庭作業的布置可以多與家長溝通交流,傳達更好的教育理念,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一、作業布置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無效作業過多
由于應試教育的壓力,老師給孩子安排許多作業,以適應應試教育的要求,而這些作業大都是作業練習加上背誦。布置作業本是一件好事情,但是過多作業會占據學生的課余時間。一方面減少了家長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時間,另一方面會增加孩子的厭煩感。因為作業布置過多,重復性過強,容易造成孩子的厭煩感,導致其抵觸學習。
(二)機械化
作業布置機械化,指的是作業沒有靈活多變。孩子在家庭作業中感受不到樂趣,有些家庭作業就是一本或幾本練習冊,并且大多停留在書本形式。老師安排的作業一般都是聽寫、背誦,做練習冊。每天都是這樣的形式,家庭作業太過于機械,不能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沒有滿足寓學于樂的教育理念。機械的作業布置方式不能夠達到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目的。
(三)實踐課少
在校園當中,實踐課相對少,一方面是由于場地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組織難度較大。那么實踐課程應當設置于家庭教育中,讓父母幫助教師完成教育部分。目前,在小學語文作業布置當中,還很少體現實踐活動的安排設置。
二、家庭作業與家庭教育的結合策略
(一)多與家長溝通交流,傳達教育理念
目前,通訊技術發達,許多學校都建立了家校聯系體系,更進一步地與家長溝通交流。想要達到作業布置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目的,教師就應當主動與家長溝通交流,傳達共同的教育理念,因此素質教育成為當下教育的主流。對于孩子的要求,不能僅僅停留在分數層面,此外,為了孩子更進一步的發展,提升素質教育,需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小學語文不僅僅是要讓孩子學到知識,更要讓孩子明白道理,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優勢,多與家長溝通交流,以此達到共同培養的目的。
(二)在作業布置中,多設置實踐作業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有許多有趣味的課文和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布置一些作業讓學生與家長共同參與,讓作業變得靈活有趣,富有彈性。既可以布置課前作業,也可以布置課后作業,同時,根據教育教學的要求設計作業。例如,在學習《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一課時,就可以讓學生和家長共同閱讀這一篇文章,然后讓孩子自己找一找雷鋒叔叔在哪里?孩子與家長共同閱讀時,孩子可能只會從書本中找雷鋒叔叔,然而家長可能意識到要培養孩子樂于助人的品質。此時,家長就可以代替老師教孩子從生活中去尋找雷鋒叔叔。家長與孩子多進行溝通交流,有助于孩子的情感發育。老師也可以布置實踐性的家庭作業,讓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一次雷鋒叔叔,為社區或為家里的其他人做一件好事,然后留下記錄,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文字。這樣既能夠為孩子帶來良好的實踐體驗,也可以為孩子提供練習寫作的素材,增加孩子的學習體驗感。
(三)多給孩子預留家庭教育的時間
作業布置的實效性要求不能過多,也不能太少。在作業布置時,教師應當預留好學生在完成作業之后,還能夠與父母進行溝通交流的時間。教師的作業布置可以形成周期性的安排,父母與孩子共同完成的作業一般安排在周末,平時的作業練習安排一個小時左右,預留家長能夠與孩子進行其他活動的時間。盡量讓父母能夠在周末的時候帶孩子外出或者在家里參與家庭活動。老師在作業布置時,應該傾向于安排家長與孩子共同完成,例如,在周末的寫作作業中安排《我和爸爸媽媽的一天》主題寫作。父母的言行能夠影響孩子,良好的家庭環境氛圍才能夠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語文學科不僅僅是要培養孩子的語文素養,還應保證培養孩子的人文素養,家庭作業不僅僅是鞏固學習的知識,還要幫助孩子認識這個世界。家庭作業布置可以引導家長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師也應當引導學生家長,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解決應試教育弊端,讓教育提升到素質教育的層面,這是一個教育工作者不斷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馬興喜.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理念、原則和策略[J].學周刊:A版,2013(1).
[2]彭小虎.改善小學語文作業現狀的策略研究基于提升小學語文作業時效性的角度[J].時代教育,2013(24).
[3]李敏.小學語文作業多元化設計的策略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