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無人機作為新興產業,越來越受各界關注和重視。各大院校紛紛開始設置無人機專業。本文以無人機與航模之間的關系著手,闡述了在無人機專業中開設航模課程的意義和作用,簡要介紹了課程內容設置及組織實施方法,詳細分析了其中的注意事項,最后對課程的開設做了總結。
◆關鍵詞:無人機;航模;課程開發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無人技術的不斷發展,無人機在世界各國軍民領域得到持續研發和廣泛運用。近幾年,各大院校也紛紛開始開設無人機專業,然而,由于無人機價格昂貴,配件損耗大,學員無法隨時進行無人機實踐操作,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無人機人才的培養。特別是對于無人機飛手的培養需要大量的飛行經驗和“炸機”考驗才能培養出優秀的飛手。針對此種情況,在無人機專業中開設航模課程能夠很好地將無人機原理和無人機實踐操作之間銜接起來。
一、從無人機與航模之間的關系談課程開設的意義
無人機,即無人駕駛飛機(英文縮寫:Unmanned Aerial Vehicle),是一種以無線電遙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為主的不載人飛機。航模,即航空模型,顧名思義是按照航空器外形制作的一種模型飛機,是供運動用的一種不載人的飛行器。通俗的講,無人機應該是具有自主飛行能力的。而航模不具備自主飛行能力,只能通過遙控器控制。兩者之間在其他方面如飛行平臺、動力系統、通信鏈路等并無太大區別。
其實,現代航空的先驅們幾乎普遍采用航空模型來研究飛行理論,構思并驗證飛行器的設計方案。無人機專業的學員可以通過航模課程將飛行器相關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結合。因為航模的設計、制作、飛行和維修過程必須要用大量理論知識來指導,才可能獲得預期的效果。而通過這些實踐,又可以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當然,如果直接開設無人機實踐課程,確實也能有效驗證無人機原理的教學內容。但是無人機設備相對昂貴,而航模成本相對不高,飛行條件限制小,訓練更加方便。學員在通過航模課程將飛行器理論與實踐操作掌握透徹之后,加入具有航路規劃、自主飛行能力的飛行控制器設備,航模就升級成了無人機。可以說,航模課程就是通向無人機實踐操作的起步階段,是無人機原理與無人機實踐之間的紐帶。
同時,航空模型也是一項競技運動,具有嚴格且完善的比賽規則。無人機專業學員通過自己構思、設計、制作、放飛航模,不斷改進模型性能、提高飛行操縱能力和技巧,可以極大地激發學員的創新精神和進取精神。通過比賽,還可以增強其榮譽感和責任感,增加對飛行事業的熱愛。
二、課程內容設置及實施方法
課程內容應該能夠讓學員全面體驗一架航模從制作到放飛再到維修維護的整個過程,形成閉環。因此主要設置3個環節,即:航模設計與制作、航模飛行訓練、航模維修維護。具體教學內容如表1。
學員自行設計、制作航模,然后進行飛行驗證,如果損傷摔壞及時進行修復。通過一次次的飛行驗證,不斷對航模進行改進,然后再次試飛,再次改進,整個過程循環進行。最終可以全面提高學員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三、注意事項
航模不是玩具。掌握它既需要一定的知識,又需要一定的操作經驗,同時它又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在學習理論和進行實踐的過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別是組織放飛時,尤其要充分重視。
1.端正思想態度
在航模屆,通常玩航模的人戲稱自己“入模”了,這是顯示自己對航模的追求和熱愛。“玩”的興趣可以帶動學員的積極性,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但每一次飛行,不能有絲毫“鬧著玩”的態度。有的學員沒有做好飛行前準備,匆匆忙忙放飛;有的學員為了炫耀,在大家面前表演自己做不到的動作;有的學員抹不開面子把航模交給完全不懂的人操縱,造成財產損失;還有的學員覺得航模成本相對不高,絲毫不愛惜。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熱愛。真正的熱愛,應該是對航模運動追求精益求精。同時,由于它具有一定危險性的,還要始終存有敬畏之心。
2.打好理論基礎
我經常能夠看到有的學員,飛機放飛不到2秒鐘就瞬間栽下來,然后反復的調試就是飛不上去的情況。這顯然是因為理論基礎不夠扎實,不知道怎樣改進和調試。飛行器的設計需要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動力系統的配置需要科學合理;電機、螺旋槳組合需要符合機型特點;推力線的調整需要符合要求;重心的配置需要恰當。
3.重視飛行前準備
飛行前準備主要包括飛機狀況檢查、遙控鏈路檢測、各種物資準備等。航模飛的好不好,需要不斷練習,但實際上一次飛行是否成功,往往在起飛之前就已經決定了。如果飛行前準備不充分,不可能組織一次成功的放飛,輕則飛機發生意外墜毀,重則撞傷或者撞死人。只有做到了全面檢查、充分準備,才會有充分的自信,飛行過程中也更有底氣。
四、結語
無人機的發展速度之快是無法想象的,無人機的應用已深入各個領域。在這種大背景下,無人機專業學員只有學好專業知識,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才能在未來無人機發展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航模課程很好地解決了無人機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銜接問題,相信通過航模課程的訓練一定能夠培養出“理實一體”的優秀人才。趕快讓更多的學員抓緊“入模”吧!
參考文獻
[1]劉惠超,鄒倩,張燕,田鋼.航模制作在飛行原理課程中的教學實踐探索[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8(06):47-49.
[2]郭衛剛,孟浩.航模運動在飛行原理課程中的教學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7(42):153-154.
作者簡介
高洪波(1981.12—),男,本科,教師,空軍預警學院雷達士官學校,研究方向: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