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潔
摘 要:“微課”是一種新時期下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結合的產物,雖然新課標的推行,小學數學課的開展不再是黑板加粉筆的單調模式,很多新的技術和資源進入到數學課堂上,“微課”也是進入到師生的視野中。“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受到諸多教師的歡迎,近年來在課堂上“微課”的應用逐漸增多,在小學數學課上如何實現對“微課”的合理應用,提升數學授課的效率,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微課” 小學數學 高效課堂 應用
數學一直以來都是邏輯嚴謹以及抽象性強的學科,在小學生看來數學是非常難學的,不僅僅是學生,諸多的教師為數學教學頭疼,但是教師主要思考的是小學數學課上如何才能改變枯燥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這一問題隨著“微課”進入到數學課上被解決,微課在數學課上的應用,讓數學學習變得更加具備趣味性,讓學生更加積極自主參與到數學教學中,提升了數學課的整體質量。
一、“微課”突破教學重難點
“微課”就是十分鐘內的教學短視頻,特點就是針對性和靈活性非強,可以讓小學數學課的開展更加高效。而在數學課上學生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是非常龐雜的,難以進行系統性的梳理,很多時候教師都無法對重難點進行區分。重難點是數學課上的核心,若是無法將這些重難點克服,數學教學的整體效率是難以提升的。基于這種局面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的需求,對“微課”進行應用。數學知識框架要比習題練習更加重要,重難點就是其中重要的基石。以往在數學課上教師要對這些重難點重復不斷講解,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教學效率并沒有明顯的改善。在“微課”的幫助下,教師可以將一些重難點制作成“微課”,教師在思路清晰的情況下將“微課”錄制好,然后學生在遇到這些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借助“微課”實現情境的再現,將知識點梳理起來。如在講解植樹問題的時候,這一問題在小學階段是比較經典的,學生本身對公式的理解不足,也不了解如何進行靈活應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會產生一些問題。不同的場合下計算的同時不同,教師可以將一些動畫融入到“微課”中。讓學生經過對動畫的和觀看,實現對知識的深入理解。
二、“微課”激發學生興趣
“微課”是一種短視頻,所以本身就是生動的形式,在數學課上可以緩解枯燥的氛圍,便于教師營造出生動的情境,在數學課上適當引入“微課”,可以讓學生產生非常強烈的學習興趣,這對突破一些知識點是比較有效的。如在學習圖形面積計算的時候,不同的圖形有不同的計算方法,但是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練習。這些若是教師直接進行講解,給學生非常強烈的枯燥感,甚至是呼呼大睡。借助“微課”可以改變這種的局面,因為“微課”呈現出的內容是動態的,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學生可以在“微課”上看到每個圖形的詳細變化,如正方形如何變成長方形,長方形又是變成平行四邊形,然后梯形。這些圖形不斷變換,就能讓學生明白這些面積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讓學生對面積公式的理解更加深入,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更強。再比如是學習正方體以及長方體兩個立方體的展開圖,這個時候因為本身知識是抽象的,若是教師單純講解,對學生來說也是沒有吸引力,但是在“微課”的幫助下,學生就會看到立體的變化過程,實際上與學生平時拆盒子的過程是非常相似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拆盒子這個活動進行實踐。在“微課”的指導下實現自主實踐,強化學生的知識掌握。
三、“微課”幫助查缺補漏
數學知識的特點是內容比較多,當然這也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特點,強調全面培養。一些家長為了讓學生不會留下知識上的遺漏,就會為學生報各種課外班,其實這樣的方式會讓學生在實際學習中非常勞累。而小學數學課的課程量多,教師面臨的教學進度壓力非常大,難免會出現一些知識的遺漏,教師和學生都是不能出現半點馬虎。“微課”則是可以緩解這種壓力,“微課”的出現避免了學生因為在數學課上出現的知識遺漏無法彌補的問題,教師的節奏需要保持,那么無法將每個學生的知識缺陷考慮到,但是學生雖然是在課堂上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臨時進行標記,然后在課下可以用“微課”進行復習。教師則是需要對課堂上的各類知識點做好“微課”,分享到平臺上,讓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需求,選擇“微課”進行學習。同時這種方式下學生就能鍛煉出極強的自學能力,對學生長期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好處的。當然“微課”不僅僅是在課后的學習中可以起到作用,在課前的預習環節,“微課”的價值也是不可忽視的,在數學課教學前,教師布置預習的作業,并分享給學生“微課”資源,讓學生在“微課”的支持下對本節課的要點進行自學,也是提升授課效率的一種手段。
結語
總之,“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課上教師要重視“微課”的實際價值,然后結合課上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對“微課”展開適當的應用,促進學生利用“微課”開展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學習興趣,讓數學課的開展更加高效,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夏曉峰.關注情感體驗煥發課堂活力——淺探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感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1):83.
[2]王小平.數學史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研究——以“數學廣角——雞兔同籠”為例[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8(05):91-93.
[3]蘆春艷.如何有效捕捉課堂動態進行深入反思——以小學三年級數學“分數比較大小”教學為例[J].中國教師,2018(10):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