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國淑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留守兒童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嚴峻了,尤其是留守兒童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就面臨著很大的困難。語文尤甚,這其間有學生家庭原因和社會原因。為了能夠幫助學生脫離這一種困境,教師可以創建作業互相幫助的機制,以保證能夠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然后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最后也應該將教學的方式變得多樣化,全面的提高學生的語文興趣。
關鍵詞:留守兒童;小學語文;學困生
在我國當前的教育階段,留守兒童成為學困生已經越來越明顯,學習語文越來越困難。以至于影響到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小學語文學困生。因為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周圍發生的事情還沒有形成一個比較正確的認識,很容易受到不好的影響,而小學語文就是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的關鍵,教師重視留守兒童語文學習,給學生一個愉快的成長過程。
一、留守兒童成小學語文學困生的成因
(一)家庭原因
很多留守兒童的父母都不在家,很多是跟著的爺爺奶奶住。由于種種原因,他們的學習習慣多不好。學習每況愈下。缺少了父母這兩個比較關鍵的角色,兒童的成長多少受到一定的影響。其實不管是學校里面的教育還是家庭教育,父母都是不可缺少的角色,教師在學校里面的教育有時候就需要家長的輔助完成,若是缺少了父母的角色,很多學生在回家之后就容易將教師的話忘記在腦后,也無法自主的完成語文作業。學生在家里缺少有效的監督,慢慢的壞習慣就養成了。
(二)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一般在留守兒童出現的地方都是比較貧困的,學生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就很容易受到不好的影響,目光短淺,動力不夠。多數父母不再身邊,并且教育不得法。尤其是留守兒童的父母對于自己的孩子只是物質上的關心,很難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學生在落后的環境里受到落后思想的影響,就很容易忘記在學校教師的教育。課外閱讀是需要自覺性的,留守兒童沒有人監督,在自覺性不夠的情況下,語文就會出現明顯的不足。
二、留守兒童成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的對策
(一)完整的作業監督制度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是比較的活潑好動的,也不容易受到別人的約束,尤其是當家里沒有父母管教的時候,很難完成自己的任務,這也算是大部分的留守兒童成為了語文學困生的關鍵原因,所以針對于這一種情況,教師就應該建立一個完整的作業監督機制,讓學生在出校門之后,依舊能夠牢記自己的任務和教師的教誨。
例如,在小學的語文課本《柳樹醒了》一篇文章中,最主要的學習內容就是讓學生能夠認識在文章中出現的生字,認字其實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需要學生不斷的重復來加深自己的記憶,所以當教師為學生布置了家庭作業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互相監督對方的完成情況,為了能夠方便學生,教師可以將家中沒有監護人的學生都統計下來,并且按照這些學生家庭距離的遠近讓學生自由的分成作業互幫小組,為了能夠加深監督的效果,教師可以制定獎罰制度,對于一個小組內都完成作業的情況,教師應該給與最大的獎勵,而對于小組內只有一個學生完成作業的或者是都沒有完成的,就要詢問學生作業沒有完成的原因,幫助該學生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
(二)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
在學生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所處的環境是很重要的,因為小學生的心智不成熟,是很容易受到周圍不好的環境的影響的,雖然教師不能改變學生回家之后所處的環境,但是教師可以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去,讓學生能夠知道在生活中的好壞之分,從生活中品讀課本中的內容,對于學生良好的道德思想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有著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棉鞋里的陽光》一篇文章中,主要就是講述的要敬老的事情,所以教師在講解到這一篇文章的時候,可以適當的進行一下延伸,將其他美好的品德也都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敬老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為了能夠給學生更多的動力,教師可以在墻上掛一個好人好事的分享,讓學生分享自己敬老愛老的事情,在家聽婆婆爺爺的話,做好家庭作業,積極進行課外閱讀也是敬老的表現。這樣做也是對于其他學生的激勵。
(三)課堂形式多樣化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的流程都比較固定了,學生也都已經習慣了教學套路,小學生是比較追求新鮮的一類人群,這一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就很容易讓學生感到無聊,而失去了對于語文的樂趣。所以,為了能夠改變這一種現狀,教師應該將小學語文課堂的形式變得多樣化,真正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成主動的參與,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有著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小學的語文課本《找春天》一個章節中,主要講述的就是幾個學生在郊游的過程中發現的春天,雖然春天來了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學生可能都沒有用心的去觀察過生活,對于文中描寫場景可能很難找到共鳴,所以教師可以在季節合適的情況下真正的帶領學生去來一次春游,讓學生用作者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發生的事情,等到春游結束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用日記或者是圖畫的形式,來記錄今天自己的所見所感,讓學生在這一種新鮮的課堂中能夠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來。
三、結語
語文是比較基礎的學科。為了能夠給以后的學習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幫助留守兒童脫離語文學困生是必須的,尤其是對于一些家庭情況比較特殊的留守兒童,教師就應該給與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在教學上多一些改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兒童學習自覺性,讓學生能夠有一個健康的成長過程。
參考文獻:
[1]顧亞敏.淺談在我國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受教育水平[J].小學課程,2017.
[2]章敏宣.淺析多樣化教學方式的開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