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鳳仙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有利于改變應試化的語文教學現狀,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基于核心素養的視角,小學語文教師要從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審美以及文化傳承等方面入手,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發展對策
自核心素養理念提出以來,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儼然已經成為了現代教育中的熱門詞匯。誠然,相比較過去應試化的教育思想而言,核心素養的教育思想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有更為全面的教育要求。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共同構成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可以說: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統一,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指導思想。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緊抓小學階段學生語文學習的啟蒙期,重視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
1 小學語文教學中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意義
基于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及語文學科于學生成長和發展而言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1 有利于改變應試化的語文教學現狀
近年來,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力求改變應試化的語文教學現狀,促使教育取得長足的進步。而就實際的教學而言,考試指揮棒的影響,導致應試化的教學現象依然普遍存在。以小學語文的教學為例,這種應試化的語文教學現狀體現為:知識的單向傳授和灌輸,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進而影響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升;過度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能力的成長,導致“高分低能”的教學模式,影響了教育的長足健康發展。和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相比,小學語文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教育思想,促使教師從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開展教學,改變過去忽視學生主體性,忽視學生能力成長的教育模式,促使教育的改革。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改變應試化的語文教學現狀。
1.2 有利于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教育背景下,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成為了現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心。那么,就小學語文學科教育而言,如何實現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教育目標呢?筆者認為:語文學科作為基礎性、綜合性的學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想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如聽、說、讀、寫能力,審美鑒賞能力等,同時,教師還要立足語文學科的人文教育功能,落實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塑造其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想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踐行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教育功能。而核心素養的教育思想作為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教育功能的完美融合,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有利于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結合以上兩點可見:核心素養作為一種有別于傳統應試教育的現代化教育思想,將其整合應用于小學語文的教學,不僅能夠促使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同時也是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教育理念。
2 小學語文教學中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對策
2.1 強化“能力”培養,發展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一種以能力培養為重心的教育思想。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首當其沖的是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語言能力,語用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等,方能達到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目的。強化“能力”培養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首先,重視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在小學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中,教師一般都是重視閱讀和寫作而輕視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筆者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將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作為教學的重心,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同時也促使其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在語言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將學生的語言應用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的核心素養,不斷提高學生語言綜合素養;其次,重視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里的“漁”,即方法和技能。基于核心素養的視角,小學語文教師要強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巧妙地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教學課堂,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
2.2 強化思維培養,發展核心素養
在學生學習生涯中,思維能力也是提高學習質量的一個極其關鍵的元素。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強化對學生的思維品質培養,可以巧妙地通過“問題”的應用,即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問題,通過一系列“問題串”的提出,以問題導學,營造互動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最終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在問題導學法應用的過程中,問題的設計及其關鍵。小學語文教師設計教學問題,應當把握兩個原則:一是緊扣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問題;二是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求設計教學問題。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還要善于提出啟發性的語文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2.3 滲透文化教育,發展核心素養
文化的傳承與理解,是教師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踐行語文學科人文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可以深入挖掘課文中蘊含的文化教育元素,有目的、有意識地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同時,教師可以將文化教育與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機整合起來,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應當立足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積極改革創新語文課堂教學,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莉.基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踐探索[J].東西南北(教育),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