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開展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了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教師應改善教學模式,利用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對教學進行改進,使學生在問題思考過程中有更多的收獲,提升自己的學習水平。本文對問題導向式教學的定義進行了概括,闡述了基于問題導向的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分析了小學數學中應用問題導向式教學的應用措施,包括合理選擇教學的內容,科學的設計教學問題,采用小組學習模式,通過有效的運用問題導向式,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有更大的進步,加強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設計
引言
小學數學對學生的思維邏輯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能力發展有著不良的影響,教師僅僅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在學習中缺乏思考,不利于數學教學的開展。為了加強數學教學的效果,教師應改善教學模式,利用問題導向模式引導學生思考,學生在思考中能夠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更快的掌握學習的內容。因此,在小學數學中,教師應合理的運用問題導向方式開展教學,使教學能夠發揮出有效作用。
1問題導向式教學定義
新課標的發展中,小學數學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小學教師認識到了自主學習的作用,通過對教學的創新,使教學的效果得到改善,利用問題導向教學模式能夠使教學效果變得更加的顯著。開展教學前,教師結合學生的特點將實際的例子與教學內容進行結合,使學生能夠更容易理解,根據這部分內容設計出問題,讓學生伴隨問題進行思考學習。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將實際的生活例子作為導入的部分,結合相應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的相關概念,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加強學習的效果。
2基于問題導向的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數學教學中的問題能夠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還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教學中,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觀念,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著重要的作業,在實際生活中存在較多數學問題,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資源與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更好的將知識與自然聯系起來,了解數學的重要性,并且能夠將數學與生活結合起來。通過數學問題思考能夠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態度,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能夠使學生更好的進行探究。在數學學習中,大部分學生會形成數學思維,在問題的引導中,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找到解決的方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有效的幫助。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使學生能夠具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式。
3小學數學中應用問題導向式教學的應用措施
3.1合理選擇教學的內容
為了使小學數學教學發揮出更好的作用,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合理的設計問題,明確教學內容中的重點,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掌握重點知識,這樣可以為教學的開展建立良好的基礎,使教學順利進行。在教學中,教師應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深入的研究教學內容,地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抓住重點,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思考,使學生能夠更好掌握其中的內容。在開展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將教學目標明確,使學生能夠基本了解這節課的內容,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還應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分析。五六年級的學生對數學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有效的引導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開展學習,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需要避免過于基礎性的內容,拓展學生的思維,增加拓展性的問題,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更好地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進一步的提升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能夠在學習中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也能夠使數學教學發揮出更好的作用。
3.2科學的設計教學問題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以及目標合理的設計問題,注重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數學知識應用能力,使問題的設計能夠發揮出更好的作用,幫助學生掌握學習中的重點內容,在設計問題的時候,需要控制好問題的難度,避免過于簡單或者難度過高,使學生能夠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思維的啟發,掌握數學問題思考的規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一些課堂活動來引導學生,例如實踐操作活動等,使學生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探索問題,這樣可以加強學生的理解效果。結合設計出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也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內容作為指導,為學生的思考提供良好的條件,這樣學生能夠更快的對知識有基本的了解。在采用問題導向式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結合學生生活中的例子,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內容??梢岳枚嗝襟w設備將相應的內容展示出來,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伴隨思考進行學習,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這種方式的應用,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更加主動,同時具有更多的學習興趣,對數學學習問題進行探究思考,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更多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水平。
3.3采用小組學習模式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合作交流,使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開展學習。小組合作是問題導向教學模式下主要的課堂組織形式,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成效如何,還要取決于角色分工是否合理以及合作過程是否高效。小組成員應該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但是每一個小組成員的能力水平都不一樣,應結合學生的不同情況以及性格特點進行分組,使學生能夠在分組中更好的開展學習,加強學習的效果。之后,應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引導,使學生對問題進行反思,通過反思使學生形成新的知識,能夠在經驗與認知結構中建立相應的聯系,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幫助。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反思總結習慣,對自己的解題思路進行多次分析,審查自己的解題步驟,發現更多的解決方法。教師應對小組學習模式進行觀察,參與到討論之中,進一步的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對教學進行改進,使教學能夠發揮出更好的作用,結合學生的情況對教學進行總結,使學生了解自己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改進,這樣可以為教學帶來更好的幫助,使學生能夠在分組學習中有更多收獲。
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將學生的能力發展作為主要的培養內容,通過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水平,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更加靈活的運用數學知識,加強數學學習的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合理的設計問題,使學生在問題中進行思考和探究,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的習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更快的掌握學習內容,為數學教學奠定穩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曹瑋.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研究[J]. 中華少年. 2016(20)
[2] 伍開軍.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研究[J]. 新課程(上). 2016(05)
[3] 安丹諾.小學數學“問題解決導向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 2018
[4] 車彩霞.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中問題導向學習的調查研究[J]. 學周刊,2018,(17).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胡衛東(1966年8月24日),男,漢族,湖北省安陸市人,湖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科,安陸市巡店鎮桑樹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