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明
【內容摘要】數學是一門重要課程,可以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必須非常重視。對于教材中的探究內容而言,是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激發出創新思維,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文章從不同方面展開論述,采用科學合理方法,在探究中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 探究內容? 使用探究
引言
在傳統規模下,將重點放在公式、定理、法則的記憶上,主要目的是考取高分數,順利通過考試,忽視了探究內容重要性。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充分發揮出他們主觀能動性,更加自主參與進去,逐漸養成良好習慣,推動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建設。
一、合理選擇探究內容
在高中階段,面臨著很大的學業壓力,所以說時間是非常珍貴的。在進行探究內容學習的時候,要根據學生認知能力來選擇,確保具有良好教育意義,可以提升學習水平。如果是全盤接受,學生可能會感覺到枯燥無聊,導致積極性普遍降低,逐漸喪失探究的興趣。探究一般包括提出問題、尋找證據、得到猜想、進行論證四個階段,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有著非常嚴密邏輯性。要激發出內心強烈求知欲望,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難度要控制合理范圍之內,保證學生可以很好接受,發現知識之間聯系和規律,總結出豐富的經驗。
二、適當增加探究內容
探究流暢性是學生憑借自身能力得出清晰思路,減少不利因素影響。受到應試教育制度影響,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大量理論灌輸,學生處于被動接受位置,嚴重缺乏自主探究意識,導致這方面能力比較差。《函數的概念和圖像》這節內容主要講了基本概念,掌握畫圖像的方法,對函數有一個初步了解。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在教材基礎上適當增加內容,學到更多新的知識,讓視野變得開闊。高中生思維是非常活躍的,教師通過正確指導就可以開發出巨大潛能,學會用發展眼光去看待問題。探究是一個不斷發現的過程,可以了解其中奧秘,形成全面的認識。
三、有效改變探究內容
在正式探究之前,一定先要明確任務要求,知道該怎么去做,從而做好充足的準備。課堂中經常會出現這樣情況,看上去探究興趣非常高,實際上并沒有太大的效果,只是簡單走個形式而已。主要原因是教學目標模糊,缺乏一個合理探究計劃,導致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因此在進行探究的時候,教師要先提出來完成什么任務,給學生明確指示,學習效率會更高。部分探究內容是比較抽象的,很難通過形象思維去理解,所以要進行適當改變,才保證可以很好的學習。在探究過程中要靈活應對,對方法做出適當調整,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四、引導學生探究
探究學習要體現出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主觀能動性,在獨立思考中得到正確結果。學生在探究的時候經常不知道該怎樣入手去做,就需要教師正確引導,才能有效解決問題。《棱柱、棱錐和棱臺》了解基本概念和性質,為后期深入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提升空間想象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實物展示,讓學生在觀察中進行探究,通過手、眼、大腦協調配合來完成。多媒體教學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可以將內容生動形象展示出來,能夠有效降低理解難度,促進知識的吸收。在引導中學生就會慢慢減少對教師依賴性,養成獨立自主習慣,通過思考來解決問題。
五、聯系實際生活探究
知識來源于生活,只要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身邊的數學知識。最常見的就是幾何圖形,例如圓形的輪胎、矩形的書桌、六邊形的花園等,不僅看起來非常美觀,而且有著很高的實用價值。發現生活中的問題探究,為什么有的建筑構架要設計成三角形,通過研究發現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對于提升工程質量是非常有幫助的。在教材中的探究內容中增加生活因素,會拉近知識和學生之間距離,產生一種親切地感覺,能夠激發出學習興趣。讓生活成為數學學習的大課堂,真正的實現學以致用,將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有利于提高靈活運用水平。從生活中學到的東西會在內心留下深刻印象,讓思維變得更加靈活。
六、從數學本質出發探究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空間結構和數量關系的學科,要求我們要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將其和數學探究緊密聯系在一起。以往都是教師直接給出方法讓他們去探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發展,長此以往就會產生思維定勢,很難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為了有效改善這種情況,教師要將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到答案,會感受到成功喜悅感,建立起強大自信心。對于學習有困難學生要耐心指導,分析其中存在原因,通過循序漸進引導來打開思路,有利于提升探究能力。要鼓勵他們大膽發言,在改進中慢慢提升,形成良好的思維模式。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科書中探究內容的使用探究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大大改善學習效果。教師要抓住學生身心特點,制定出完善的策略,在探究中提高整體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吳玉琪. 高中數學教科書中探究內容的使用研究[J]. 考試周刊,2018(90):98.
[2] 劉云. 高中數學教科書中探究內容的使用研究[D]. 西南大學,2016.
[3] 潘俊標. 高中數學教科書中探究內容的使用研究[J]. 低碳世界,2018(5):349-350.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