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啟宏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國家對農村建設越來越重視,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于加強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的教育與培訓,縮小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發展差距,國家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文章從構建組織領導體系、注重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培訓教材體系、重視服務保障體系、重視信息反饋體系、重視檢查評估體系等方面,對農村實用技術教育培訓體系的構建進行研究。
關鍵詞:農村教育;農村實用技術;教育培訓;實用技術人才;體系
中圖分類號:G77;G72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5-0048-02
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強農村人員的教育與培訓,通過專業性的教育培訓體系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強化農村實用技術的運用,培養大批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對于縮小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發展差距、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部分農村地區對于使用先進的技術還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這就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農村實用技術的教育與培訓,構建完善的教育培訓體系,帶領農村實用技術人才進行實際的技術運用,實現共同發展。本文從構建組織領導體系、注重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培訓教材體系、重視服務保障體系、重視信息反饋體系、重視檢查評估體系等方面,對農村實用技術教育培訓體系的構建進行研究。
國家一直在積極推行“三農”政策,這一政策的推行能夠促進農村地區的發展與進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相關部門要注重構建組織領導體系,確保各個環節按照計劃開展“三農”工作。現在每個教育部門都會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如勞動力轉移培訓、黨員培訓、創新創業領域的培訓等,目的是提高人們的知識水平和生活質量。無論舉辦什么樣的教育培訓活動,都會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因此,想要實用技術教育培訓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就需要有充足的資源做后盾,這需要領導機構的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
部分農村地區的觀念與技術水平相對落后,使得大量的新技術無法得到推廣。具有專業的師資條件是教育培訓的重要因素,教育培訓的效果是否能達到預期主要取決于專業師資力量的水平。因此,如果想要開展農業教育以及技術推廣,就需要注重專業師資隊伍建設,需要不同級別的師資力量。第一,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是教育培訓的首要因素。建立專業的師資體系是進行全能化農業工作的必要手段,因此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改變其陳舊的觀念,提高其專業技術水平,增強其服務意識與創新能力。第二,專業人員的精心指導是提高教育培訓效果的關鍵因素。要根據農村的具體情況進行技術培訓,進一步提高教育培訓的效果,將各種新技術引入到農業發展中,使從業人員能夠更加詳細地了解先進技術。一是農民教育培訓的方式應多樣化。如果只有一種教育培訓方式,不但會將教育培訓周期延長,而且農民的學習效率也不會提高,財力的耗費也是巨大的。因此,要采用多種方式并存的教育培訓技巧,善于理論聯系實際,把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形象直觀的實例,讓農民更好地理解。二是教師在傳道授業的同時也要注重答疑解惑,及時解決農民不懂的問題。多媒體教學是幫助農民理解問題的好方法,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技術直觀地將圖片、視頻展現在大屏幕上,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另外,一對一的互幫互助學習模式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培訓效果。
教育培訓活動主要是通過開設講座、參觀交流、示范指導的方式進行的,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季節去安排相應的培訓內容,從而更好地進行農村實用技術的培訓。所選擇的教育培訓教材,要符合新時代的特點,切合農村生產實際。對于教材內容,教師可以從電視新聞中尋找,也可以從報紙雜志中獲取,或者從網絡消息中獲得。獲取的教育培訓內容應當具有先進性、新穎性、實用性,符合農村實用技術教育培訓要求。一些農民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對新知識的接受速度較慢。因此,培訓教材的內容要有層次性,要多種多樣,充分滿足不同學習者的現實需求。
農村實用技術教育培訓可以看作一個整體工程,各部門之間的工作都是緊密聯系的,因此要加強溝通與合作,重視服務保障體系的構建。首先,財政方面。財政方面主要負責的部門是會計部門,但在實際工作中還需要其他部門進行統計,并將數據審核之后交給財會部門,確保教育培訓資金的正確使用。其次,技術方面。每個領域都有每個領域的專業技術,需要專業人員或專業機構進行詳細的講解。農村實用技術教育培訓主要涉及廣播、電視增設的農業欄目及教育欄目,這些欄目要做好后續的技術服務工作。最后,硬件方面。例如,要增設多媒體設施,重視村、鄉、縣的網絡建設,以便為農村實用技術教育培訓提供大力支持。
想讓農民從心底里重視農業先進技術的應用,教育培訓機構就需要在平時的工作中加大對農業技術的宣傳力度,這樣才能讓農民及時了解各項技術信息并產生興趣。縣市農業實用技術教育培訓難度大的重要原因是部分農民對農業技術應用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很難產生預期的效果。因此,要根據規劃好的教育培訓方案,利用現有的資源如網站、廣播、電視、報紙等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充分重視信息反饋體系的構建。例如,可以將每一期的培訓內容上傳到當地網絡媒體,利用互聯網的傳播速度,達到預期的宣傳效果。教育培訓機構可以將獲取的反饋信息進行整理、統計與分析,然后根據分析的數據,及時調整教育培訓方式與內容,進一步提高教育培訓質量。
調研小組要對實用技術教育培訓活動進行監督,設立定期的監督管理制度,同時建立不定期的抽查制度。這樣的檢查評估制度,能夠有效地發現教育培訓中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解決方案。調研小組在進行檢查評估時,應當進入教育培訓活動現場,這樣才能準確把握活動內容,從而進行正確的評估。要設立合理的獎罰制度,對于效果良好的教育培訓活動應當進行適當的獎勵,對于存在問題的教育培訓活動應當進行適當的批評。規范檢查評估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整體把握農村實用技術教育培訓的效率與質量。
農村實用技術教育培訓體系的構建,對于農村的經濟文化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雖然這些教育培訓只是在短期內進行,但是它能夠提高農民的工作技能,提高農村的致富能力。從實際情況來看,已有一部分人學會用實用技術去進行農業生產。在農村實用技術教育培訓工作中,要重視構建組織領導體系、注重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培訓教材體系、重視服務保障體系、重視信息反饋體系、重視檢查評估體系。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教育培訓質量,為社會培養大批農村實用技術人才,更好地促進農業發展。
[1]包巍.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課程互動點播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4).
[2]韋湘燕.廣西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柳州師專學報,2015(05).
[3]張藝礬.甘肅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現狀與發展的幾點建議[J].農業與技術,2014(02).
[4]牛煥瓊,陳春華,王靜嫻,張志蘭,周玲.云南省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4(01).
[5]賴立.農村成人教育的著力點:培育新型職業農民[J].職教論壇,2013(06).
[6]傅佑全,祝麗君.構建新農村農民實用技術教育新體系的思考[J].教育學術月刊,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