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鑫鵬
內容摘要: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居民消費升級是驅動我國經濟高質量增長的有效手段。本文從理論上剖析了我國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居民消費升級之間的動態影響效應,從宏觀上考察了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居民消費升級的動態趨勢,并進一步基于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居民消費升級的經驗數據對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居民消費升級之間的動態影響效應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流通產業? ?居民消費升級? ?高質量發展
文獻綜述
(一)商貿流通業發展對居民消費升級影響的相關文獻
韓術斌和肖歆(2016)基于經驗數據,采用面板回歸模型研究了流通業發展與居民消費升級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商貿流通業發展對居民消費升級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且對中低收入階層的促進作用更為明顯,而對高收入階層相對較弱,同時研究還表明,商貿流通業發展對文教娛樂和醫療保健等享受型和發展型消費的促進作用表現的較弱,并由此認為商貿流通業對中高層次的消費影響較低不利于我國消費結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謝喬昕和宋良榮(2016)運用省際面板數據就商貿流通業對不同消費結構的影響研究得到了類似的結論。楊進和羅筱梅(2018)認為,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需要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對其產生的持續內在驅動,但理論上并沒有發現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是否能夠決定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方向,據此,他們基于2011-2017年的經驗數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泰爾指數構建城鄉居民消費升級指數和商貿流通業發展指數,從實證的角度分析了商貿流通業發展對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影響,研究表明,商貿流通業發展能夠降低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差距,并有效促進交通通信和衣著項目的消費升級。楊水根和王露(2018)構建了流通業流通創新影響居民消費升級的內在機理,并進一步基于面板數據模型,從流通創新不同維度研究了流通業發展對農村居民消費需求增長和消費結構優化,研究結果認為,流通創新能夠促進居民消費需求增長,流通創新對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優化有待進一步拓展,流通創新對居民消費升級存在顯著的異質性。易善安(2018)分析了商貿流通業發展對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研究表明,商貿流通業發展對居民消費結構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使得既有消費結構得到了一定的優化,但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對城鎮和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優化作用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對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優化帶動作用較強,而對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優化的帶動作用并不是十分顯著。
(二)消費升級對商貿流通業發展影響的相關文獻
關于消費升級對商貿流通業發展的研究也開始被人們所關注,但相比商貿流通業發展對消費升級的影響研究仍顯不足。張文宏(2017)通過引入“互聯網+”促進消費升級,并基于消費升級對商貿流通業發展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消費升級能夠帶動流通業市場需求量的提升,繼而引發“量變”到“質變”,為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并提出了“互聯網+”深度參與消費升級促進商貿流通業發展的政策舉措。張旭波(2019)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研究了消費升級、金融支持和商貿流通業發展三者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消費升級對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影響存在非線性關系,農村相比城市消費升級對商貿流通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更為顯著。曠健玲(2019)運用GMM面板數據模型就消費升級對商貿流通業發展高級化的影響機制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消費升級有利于商貿流通業規模的擴張,繼而倒逼流通業增長方式的改變,從初級化向高級化轉型,由此提出了通過提振居民消費升級的手段來促進商貿流通業的高級化發展政策舉措。
(三)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居民消費升級之間的互動關系研究相關文獻
雖然關于商貿流通業發展對居民消費升級的影響研究,抑或是反過來關于居民消費升級對商貿流通業發展的研究已經相對較為豐富,但從整體層面上考察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居民消費升級之間互動關系的文獻仍然較少,較為典型的如張艷(2015)的研究認為,商貿流通業與消費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顯著的互動效應,流通業的發展能夠促進居民消費支出,而居民消費增長同樣反過來會倒逼流通業的發展,但她的研究并沒有明確指出流通業發展能夠促進居民消費升級,而僅僅說明了流通業發展能夠促進消費的觀點。魏薇和張源(2018)研究了流通要素變化與消費結構變化之間的關系,.并提出了優化流通產業發展和消費升級的路徑。雷凌航(2018)認為,商貿流通創新對城鄉居民消費升級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城鄉居民消費升級又會對商貿流通業的發展產生反哺作用,倒逼商貿流通業的創新,并促進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基于該思路從流通產業政策、流通法律法規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角度提出了如何促進我國商貿流通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居民消費升級之間的動態效應:理論分析
(一)商貿流通業發展促進居民消費升級的影響機制分析
商貿流通業發展不僅可以有效擴大居民消費的規模、范圍,而且流通業作為居民消費最終能否得以實現的主要手段,對居民消費質量和消費獲得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商貿流通業的高質量發展可以幫助生產商和零售商將消費商品輸送到消費者手中,特別是當前互聯網、物聯網大發展的背景下,消費者與生產者和零售商之間的時空局限性完全被智慧物流、智能倉儲等現代流通手段所解決,生產商和零售商的產品能夠通過高效、暢通的流通渠道輸送到數以萬計的消費者手中,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擴大了居民的消費規模,驅動消費從“量變”到“質變”,促進消費升級。具體而言,商貿流通業發展可以通過流通渠道、流通環境、流通效率三個維度對居民消費結構產生影響,繼而促進居民消費升級,如圖1所示。
流通渠道是影響居民消費升級的重要因素,流通渠道暢通可以有效拉動內需,擴大居民消費規模,順暢的流通渠道可以保障商品從零售商手中快速地到達消費者手中,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費質量和消費獲得感,并且可以有效促進居民消費創新。譬如,原先必須通過到現場采購才能實現對商品的需求,而暢通的流通渠道完全可以依賴于網絡支付、智能物流等方式解決這種原先由于時空局限性而無法獲取的消費需求,繼而提高居民消費的可得性。流通環境也是影響居民消費升級的重要因素之一,流通環境往往反映一個地區市場發展水平和消費水平,包括流通安全、流通秩序等多個方面,流通環境往往是決定消費者消費需求能否得以實現的關鍵所在,良好的流通環境可以通過對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消費心理、消費特征等產生積極的引導,幫助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提升居民消費者的消費質量,繼而改變居民消費結構,促進居民消費升級。流通效率則是流通業發展水平最為直接的表現,流通效率高低直接影響到居民消費者購物的獲得感,流通業效率的提升,可以幫助消費者購物節省流通成本、流通時間,激發消費者購物的積極性,從而刺激消費者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享受型和發展型消費中,促進居民消費升級。
(二)居民消費升級促進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影響機制分析
消費升級是指居民消費結構從原先的以食品支出為主的生存型消費向健康醫療、文化娛樂等為主體的享受型消費和發展型消費轉型的過程,消費升級對流通業發展,從理論上講會產生直接的影響效應和間接的影響效應。直接效應主要表現在,居民消費多樣化、個性化對商貿流通業市場梯度和結構產生直接影響,可以帶動商貿流通業市場結構的變化,促進城鄉商貿流通業的互動、互通,協調發展。商貿流通業發展的目的是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和差異化,起到銜接高端供給滿足高質量消費、高層次消費,這就決定了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必然受到市場需求的掣縛,消費需求產生的結構性變化是促進商貿流通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如果居民消費結構和供給結構之間存在扭曲性錯配,則會直接傳遞到商貿流通市場,繼而倒逼商貿流通業的變革與發展。隨著居民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的改變(消費升級步伐的加快),中低端(生存型消費支出)消費市場對消費者而言已經無法得到滿足,高端消費成為居民的追求所在,在居民消費升級的作用下,商貿流通業附加服務功能開始顯現,并能夠獲取明顯的消費升級帶來的外溢效應,繼而推動商貿流通業的創新活力,促進商貿流通業的發展。而間接效應,主要是通過消費升級帶動與商貿流通業發展相關的衍生市場的繁榮與發展,譬如,消費升級帶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可以促進居民就業,繼而增加居民收入,從而間接傳遞到居民消費,帶動商貿流通業市場需求的提升。
眾所周知,商品是消費者消費水平最直接體現,彰顯消費者消費方式、消費理念、消費價值觀和消費態度,這就會從間接層面體現出消費者所依賴和使用的商貿流通業態,譬如,消費者消費方式的變化,最典型的從傳統的消費者現金交易轉變為虛擬貨幣交易,通過移動端的微信和支付寶等現代支付手段完成支付,這就能夠有效推動商貿流通企業交易方式發生變革,甚至還會觸動商貿流通業商業模式的改變。又比如無人商店模式。消費內容和消費方式的改變,將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商貿流通業相關行業,最終傳遞到對商貿流通業的影響,所以,消費升級是促進商貿流通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從本質上而言,商貿流通業發展是消費實現的前提條件,而消費反過來又是促進流通業發展和繁榮的重要推手。
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居民消費升級之間的動態效應研究:實證研究
(一)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居民消費升級之間動態影響效應宏觀趨勢分析
商貿流通業本是指商品流通以及為商品流通提供相應服務的產業,一般來說應該包括批發零售業、餐飲業、倉儲郵政業、交通運輸業,以及一些相關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等細分行業,而現有研究中,商貿流通業發展變量,一般都是直接采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來近似衡量,而本文為了更加精確地測算商貿流通業發展情況,采用商貿流通業產值增長率來衡量,商貿流通業產值增長率計算公式為:
商貿流通業產值增長率=(t年商貿流通業產值-t-1年商貿流通業產值)/t-1年商貿流通業產值*100%
此處商貿流通業主要包括批發零售業、餐飲業、倉儲郵政業和交通運輸業四大塊內容。城鄉居民消費升級根據本文關于消費升級的定義,以恩格爾系數予以衡量,數據來自于國家統計局歷年數據統計,由此得到商貿流通業發展變量和居民消費升級指標數據如表1所示。
根據表1的數據,本文進一步給出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城鄉居民消費升級之間的發展趨勢圖,如圖2所示。從本文測算的商貿流通業產值增長率與我國城鄉居民消費升級之間的趨勢關系來看,自2000年開始到2008年,商貿流通業產值增長與城鎮(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之間呈現顯著的負相關關系,這表明,隨著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城鎮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城鎮和農村居民以食品支出為主要代表的生存型消費支付明顯下降,說明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確實對城鄉居民消費升級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然而,從2009年開始到目前為止,商貿流通業產值增長率曲線與城鎮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之間呈現出同樣的走勢,表現為正相關關系,也就表明,商貿流通業產值增長率的下降,同步帶來了城鎮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的下降,但這是否就能夠否認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對城鎮和農村居民消費升級沒有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呢?顯然,這需要進一步采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對經驗數據進行檢驗(具體詳見后文)。但圖2的趨勢圖分析表明,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城鄉居民消費升級之間的作用力存在顯著的階段性,第一階段(2000-2008年),流通產業的發展與城鄉居民消費升級之間存在較強的相互驅動效應,而第二階段(2009年-至今),流通產業的發展與城鄉居民消費升級之間的相互驅動效應明顯下降。
(二)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居民消費升級之間動態影響效應實證檢驗
為進一步考察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城鄉居民消費升級之間是否存在相互驅動的動態效應,本文建立以下模型:
Com-cirt為商貿流通業發展變量,表示第t年商貿流通業產值(區別于第一部分商貿流通業產值增長率), Upg-conit為城鄉居民消費升級變量,表示第t年的城鎮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i=1、2,i=1時表示城鎮居民,i=2表示農村居民。
在實證研究時,首先對商貿流通業發展變量進行取對數處理,以消除異方差。并在回歸模型估計前,對商貿流通業變量、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進行單位根檢驗,檢驗發現,三者均存在單位根現象,但取對數后變為平穩,也即均為一階單整,可以進行回歸分析。采用Eview 6.0軟件,對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居民消費升級之間的動態影響效應進行估計得到結果如式(3)-(6)所示:
式(3)和(4)估計結果表明,城鎮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與商貿流通業發展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這表明城鎮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的下降(消費升級)能夠有效促進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商貿流通業產值的增加),而式(5)和(6)的估計結果同樣表明,反過來,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商貿流通業產值的增加)能夠有效促進城鎮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的下降(居民消費升級),驗證了第一部分從宏觀層面上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居民消費升級之間的動態影響關系。盡管商貿流通業與居民消費升級之間的動態影響效應存在階段性,但這并沒有改變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居民消費升級之間存在相互驅動的動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