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敏
摘要:職業院校要實現服務社會的職能,就必須培養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應用型本科人才。應用型人才培養是當前職業院校的時代責任,落實這一責任必須通過一線教師授課來完成。授課教學是貫徹落實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但是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存在價值取向偏差、思想觀念落后、授課方法單一、培訓監督滯后等問題。解決之道就是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轉變思想觀念、采取多種多樣的授課方式方法、更新培訓監督機制,通過這些具體的策略才能夠有效解決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存在的問題,促進授課觀的轉變。
關鍵詞:職業院校本科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
伴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進入大眾化階段,當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對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的旺盛需求,“應用型人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智力型人力資源”[1],職業院校只有供給高質量的應用型本科人才,才能夠實現其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職能,同時才能夠真正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為此向社會輸送高質量的既懂理論又能夠從事實踐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是當前職業院校義不容辭的職責。但當前職業院校并沒有實現向社會供給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的職責,這其中的影響制約因素很多,但是追根溯源歸結于職業院校及從事一線教學的教師思想觀念特別是他們的授課觀念,這是源于一線教師工作在人才培養的主戰場,培養什么類型的人才最終取決于他們,特別是他們如何從事授課,教師采取何種方式在現實中進行授課這完全取決于他們的授課觀,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問題等同于職業院校一線教師授課觀存在的問題。因此,本研究專門從授課觀入手探究當前職業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存在哪些具體問題,并指出解決對策。從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含義入手,先后解決三個具體的問題,既當下授課觀如何?存在問題?如何解決?希望通過對于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的研究,能夠促進職業院校培養高質量的應用型本科人才,促進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
一、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的現狀
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的現狀解決的是授課觀如何的問題,只有了解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的現狀,才能具體闡述授課觀中存在的問題。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的授課觀特指從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職業院校及一線教師授課應該具有價值取向、思想觀念等理性認識,也就是說與其實現培養高質量應用型本科人才所配套的一系列的授課理想認識。其實教師應該具備何種類型的授課觀主要取決于人才培養目標及社會對教育對象的需求,下面具體論述當前職業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現狀。
(一)教師本位
當前我國許多高校仍然采用的是教師本位論。所謂教師本位論是指認為教師是教學的中心,教育教學應該圍繞著教師轉。由于文章所要探究的特定學校類型是職業院校,所以這里的高校也特指職業院校,這些高校現實中仍然熱衷于教師本位,體現在教師招聘中熱衷于招聘高學歷的博士尤其是那些留過學的海歸“洋博士”,每年都不惜重金招聘高學歷的學術型博士人才,甚至有些院校只要是高學歷的博士就進行長期的招聘,根本就不管博士的專業到底適合不適合學?,F實的發展,這些雖然是職業院校聘任中教師本位的集中體現,但是教育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這種教師招聘時的教師本位論必然影響到教學及授課,很難想象學術理論型的高學歷博士人才能夠培養出實踐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而那些學術理論型強的博士師資也只能是以自己的學歷為中心進行教學授課。這些被高薪聘請的教師自然就成了教學的中心,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就圍繞著他們轉。
(二)學術理論本位
職業院校一線教師授課重視基礎理論學科的教學而輕視課程的教學,具體在課堂教學中理論教學占的時間處于絕對支配性地位,甚至有的課堂就是整個的理論講述,從理論開始到理論結束甚至課后的作業都是理論探究形式的作業。無論是專業基礎課,還是專門的專業課程教學中理論部分一直處于教學的重中之重地位,甚至有些本應該進行專門實踐學習的課程也是采用理論授課方式完成的。當前職業院校教師授課中普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而且許多一線教師還普遍認為大學就是研究高深學問的場所,教師的職責就是傳授高深的理論知識,學生的義務就是學習高深的理論知識,這種思想認識就決定了授課觀必然會重理論而輕實踐。
(三)學科講授本位
當前高校教師授課主要采用學科教學講授的方式方法,講授法是當前職業院校一線教師最熱衷采用的授課方式,特別是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如多媒體被運用到授課當中,這有助于講授方式方法在高校授課的運用。不可否認做為最古老的講授法具有許多的優勢,但是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任何一種授課法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對于授課法這種古老的教學法來說亦是如此,而當前高校教師在教學中僅僅采用講授這種授課方式進行教育教學,重視學科理論知識的傳授,這樣的授課方式方法很顯然是受到以往傳統學術理論型人才培養的影響,“不僅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研發能力,又有較強的動手能力,能解決實際問題”[2],這顯然不可能通過學科講授本位培養來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四)科研本位
當前職業院校教師培訓監督方面過分重視科研能力的評價,而輕視教學能力特別是教學實踐能力的評價,“往往強調鼓勵教師進入科研機構、院校繼續攻讀學位”[3],甚至科研能力強的教師即使在教育教學方面表現的狀況不佳,也能夠在教師職稱評定中處于優勢地位,而那些教學實踐動手能力強的教師,如果沒有發表一定數量和質量的論文也不可能評上相應的職稱。高校的這種科研本位的教師培訓監督導向,必然對一線教師造成影響。教師授課觀念方面也是這種科研本位的導向,熱衷于理論知識的講授,熱衷于與自己學術科研有關的問題進行講授,為此在授課中表現為輕視動手能力強的實踐教學??蒲斜疚灰彩钱斍奥殬I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體現。
二、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存在的問題
(一)價值取向偏差
通過前面的論述可以看出職業院校存在的教師本位的授課觀現狀問題,體現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如何進行具體的授課、采用何種方式進行授課絕對性的取決于教師,學生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這揭示的是背后價值取向問題,具體來說是價值取向偏向于教師,從根本上說一切教育教學最終都是為學生服務的,受教育者學生應該是教育教學的核心,在教育教學中處于主體的地位,當然并不是說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處于無關緊要的地位,而是說相比而言學生比教師更為重要,教師也是為學生服務的,學校及教師授課價值取向應該更傾向于學生,而不是教師本位論所提倡的以教師為中心,當前職業院校在授課價值取向方面存在著偏差。此外做為現代教育學派的代表人物杜威認為學生應該處于教育教學的中心,授課應該充分考慮受教育對象的學生,杜威先生對于課堂教學的認識,也能夠反映出當前教師本位的授課現狀,存在著價值取向偏差的問題。
(二)思想觀念落后
當前職業院校一線教師授課方面過分重視理論課而輕視實踐課程,甚至忽視實踐課程的教學學術理論本位現狀,其實背后反映的是思想觀念落后的問題。落后的思想觀念使得他們認為在授課過程中理論是根本,大學是研究根本學問的,為此在授課過程中熱衷于所謂根本的學術理論本位的課程教學,對于那些技術學校都能夠完成的實踐課程輕視甚至漠視。其實如今的高等教育已經不是昔日的象牙塔教育,在教育與社會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大學再也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大學教師也不可能再單純地研究高深專門學術理論而不顧社會實踐的需求,“隨著近年來經濟結構的變化,要求各院校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應用型人才”[4]。而當前職業院校的教師依然恪守學術理論本位的授課觀念,很顯然已經是一種不合時宜落后的思想觀念,因此,思想觀念落后也是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存在的問題。
(三)授課方法單一
職業院校一線教師當前將學科講授的方式方法做為課堂教學的唯一選擇,這說明當前教師授課方法存在單一的問題。在他們認為授課就等同于講授,授課方法就等同于講授法,這顯然說明了存在授課方法單一的問題。講授法側重的是知識的掌握和累積,這種教學方法在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方面具有顯著效果,但是在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方面就顯得抓襟見肘了。而眾所周知當前職業院校承擔的是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時代職責,社會需求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不僅需要理論知識而且更需要的是實踐動手能力,為此講授法這種單一的授課方法自然也就不能夠培養實踐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實踐能力培養不足等問題”[5],自然也就成為職業院校發展刻不容緩的問題。
(四)培訓監督機制滯后
當前職業院校教師培訓監督方面存在科研本位的現狀,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將發表文章的數量、質量做為教師評定的唯一標準,同時也促進教師熱衷于自己相關的理論知識的講授而忽視實踐能力方面的結果出現。這些揭示了當前職業院校教師方面存在著培訓監督機制滯后的問題,也就是依然用單純的數字考核評定教師。這種用數字量化的績效機制來評定教師顯然是一種滯后評定的方式,是一種事后的評定,同時也是一種值得商榷的評定方式,通過滯后的培訓監督機制不可能正確的評定,為此培訓監督機制滯后也是當前職業院校授課觀方面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問題的對策
(一)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針對當前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價值取向偏差的問題,解決方法就是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其實也就是糾正當前授課觀價值取向存在的偏差。具體來說糾正當前授課觀價值取向偏差、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先后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必須認識到當前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價值取向方面確實存在著問題,認識到問題的存在這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其實現實中許多問題之所以得不到解決,從根本上說是因為人們自身沒有意識或者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那么怎樣才能夠認識到問題的存在,筆者覺得可以采用反證法能夠最有力的幫助職業院校及一線教師認識到問題,假定職業院校的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價值取向沒有問題,那么通過這種價值取向下的職業院校及一線教師授課應該可以培養出適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但是現實是一方面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在社會上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另一方面地方找不到高質量應用型人才,這些就說明職業院校沒有培養出適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的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最終可以推斷假定是有問題。通過這種反正法可以印證當前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確實存在著問題;其次通過目標手段法探尋正確的價值取向。也就是從目前職業院校需要培養高質量應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標出發,考慮達到預定目標需求的價值取向,需要培養高質量的本科應用型人才不僅需要教師而且還需要學生得到印證,為此價值取向既要考慮到教師的主導作用,也需要考慮到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是需求的是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的價值取向;最后通過授課實踐不斷地強化這種正確的授課價值取向,進而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二)轉變思想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觀念對于行動具有導向的作用。針對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思想觀念落后的問題,解決之道是應該轉變這種落后的思想觀念。一方面應該認識到轉變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思想觀念的必要性,就是認識到當前必須轉變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授課觀念。從思想觀念自身的重要性方面可以來闡述轉變思想觀念的必要性,還可以從以往授課觀念不能夠解決當前人才培養的實踐能力的現實問題中認識到必須轉變授課觀念,也就是從理論與實踐方面都入手認識到轉變思想觀念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應該探尋轉變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思想觀念的可行性,就是認識到通過哪些具體的路徑可以實現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念的轉變,一線教師本人是轉變授課觀念的關鍵,需要對他們進行培訓宣傳,提供便利的轉變思想觀念的條件,通過實踐反思探尋各種可行的方式探尋轉變思想觀念的具體路徑。
(三)采取多種多樣授課方式方法
針對職業院校當前人才培養中授課方法單一的問題,解決之道就是采取多種多樣的授課方法。那么怎樣才能夠做到采用多種多樣的授課方式方法。首先必須打破一種授課方式方法的思想誤區,運用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教育教學法則;其次制定采取多種多樣授課方式方法的依據,從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培養目標、教育教學規律等綜合考慮其依據;最后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探尋嘗試多種多樣的授課方式方法。
(四)更新培訓監督機制
針對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教師培訓監督機制落后的問題,解決之道就是更新培訓監督機制。不同的地區教師培訓監督機制不可能是完全一致,不可能擁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培訓監督機制策略,但是更新教師培訓監督機制必須依據以下幾方面。依據教師勞動長期性、復雜性、創造性、滯后性等特點;依據教育教學規律;依據教育發展內部、外部、內外結合規律等。只有依據這些更新培訓監督機制,才能夠促進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授課觀的轉變,更能助力職業院校本科培養,“既有足夠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素養,又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將知識應用于實際的人才”[6]。職業院校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職能一定能實現。
參考文獻:
[1]? 孫秋柏.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問題成因及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13,(10):74.
[2]? 廖禮平.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德育問題與對策研究[J].職教論壇,2017,(2):13.
[3]? 張鵬飛.職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現狀、問題與策略[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4,(5):58.
[4]? 吳楊.應用型辦學特色視角下職業院校轉型發展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7,(4):46.
[5]? 朱為鴻,曲中林.職業院校教師教育改革的問題與對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5,(7):68.
[6]? 吳中江,黃成亮.應用型人才內涵及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