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芳
摘要:在現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和發展,其不僅僅有效的滿足了新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準,同時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提供了一定的支持。鑒于此,教師在組織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當中,既要升華教學思維,著重在教學過程中其提升學生的語言建構和運動能力。又要優化教學形式,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來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深入和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關注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并致力于借助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僅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缺乏重視,對于該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育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缺乏可行的方法作為支持,同時因為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能力比較低下,導致課堂學習的效果并不明顯。面對這種情況,本文從三個方面來作闡述和說明,以期希望能夠為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探究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1 升華教學思維.提升學生的語言建構和運用能力
小學語文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因此,更多強調的是學生的語言建構和運用能力的提升。但是就目前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情況來看,絕大多數的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針對學生語言建構和運用能力的提升來展開專項的教學工作,進而導致學生自身的語言建構和運用能力一直得不到提升和發展,而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鑒于此,教師在組織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當中,就應該關注學生的語言建構和運用能力的提升和發展。
例如,在《珍珠鳥》一課的教學當中,為了實現學生語言建構和運用能力的提升和發展,一方面,教師帶領學生一同來大聲的朗讀這篇文章,并在朗讀的過程中讓學生注意文章的寫作背景以及作者在文章當中蘊含了怎樣的情感色彩。另一方面,教師則可以就本節課的相關知識內容,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作者和珍珠鳥建立相互依賴關系的過程和原因…文章當中哪些句子生動的寫出了珍珠鳥的美麗和可愛”的問題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展開討論和探究,并在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探究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并鼓勵學生將自己小組交流討論的結果在課堂上進行表述,從而讓學生在表述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語言建構和運用能力。
2 優化教學形式.促進學生語文維雛的發展與提升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深入和推進,為教師組織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可能。在信息化的教學環境下,不僅學生的視野會變得更加的寬廣,同時自身的語文思維也會獲得實質性的提升和發展。鑒于此,教師在組織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當中,就應該切實加快教學的信息化建設進程,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來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例如,在《海底世界》一課的教學當中,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將一些本節課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行梳理,以更為簡單、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學生,進而方便學生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師則可以讓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聯系自己在平時所觀看的一些和海底世界有關的視頻片段,大膽的進行想象,在課堂上使者說一說自己眼中的海底世界是什么樣的。
3 開展讀寫活動.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針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和發展,其不僅要求教師切實做好課堂的教學工作,有意識的去培育和發展學生的語言建構和審美鑒賞能力,同時還需要適當的組織開展一些具體的讀寫活動,并鼓勵和引導學生踴躍的參與其中,從而讓學生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切實提升自身的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
例如,在《第一次抱母親》一課的教學當中,教師除了就本節課的相關知識內容對學生進行講解之外,還可以根據學生課堂學習的情況,組織開展一次具體的讀寫活動。在本次活動當中,一方面,教師可以傳授給學生一些閱讀的技巧和方法,并給學生提供一些閱讀素材來讓學生進行閱讀,另一方面,教師則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完教師所提供的一些閱讀素材之后,按照自己閱讀文章的寫作方法、特點等試著自己動手寫一篇同樣類型的文章,并由教師從中選擇出一些寫的好的文章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如此一來,既提高了學生課堂閱讀的效果,提升了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又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提升了自身的創造能力。
綜上所述,在現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和發展,其不僅僅對于學生的課堂學習有著極大的幫助,同時對于推動小學語文課程的改革和發展也有著積極有利的影響。為此,教師在組織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當中,應該綜合分析和把握小學語文實際的教學情況,根據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需要來有針對性的展開教學工作,從而最大程度的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凱麗,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教學新探[J],教育現代化,201 7,4(36): 234-237.
[2]胡曉燕,聚焦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實踐[J]語文知識,2016(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