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琴



【摘要】本文以外研社英語九年級上冊Module 6 Unit 1教學為例,闡述英語聽說課的“翻轉”構思:教師做好課前準備,包括依據教學目標制作和發布視頻、設計學習任務單,讓學生在課前識記單詞、攻克重難點;教師在課上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有盡可能多的交流機會。
【關鍵詞】翻轉課堂 初中英語 聽說課 云技術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8A-0118-02
由于大班教學、課堂時間有限,英語聽說課教學效果難以令人滿意。盡管英語教學提倡任務型教學法,但是在實際中難以實施。為了顧及語法教學和應試要求,英語聽說課堂教學依然以“填鴨式”教學為主,而任務型教學和合作學習也只是在公開課上才會出現。因此,我們必須思考:英語教學如何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時代在改變,學生也在改變,他們在學習時不再滿足于線性文字,而是更傾向形象逼真的二維圖像和更具有感染力的聲音。因此,英語聽說教學需要跟上信息化的步伐。
一、“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理論
目前,國內外學者將“翻轉課堂”分為兩個階段——課前與課堂。課前,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視頻講解知識,并將其上傳到網上,將其作為學生的家庭作業;課上,教師則是點撥解惑,指導學生開展有深度的、積極的學習活動。翻轉課堂的理論依據是布魯姆的“掌握學習法”,其核心思想是“為掌握而教”“為掌握而學”?!罢莆諏W習”,指在“所有學生都能學好”的思想指導下,以集體教學(班級授課制)為基礎,輔之以經常、及時的反饋,為學生提供所需的個別幫助以及所需的額外學習時間,從而使大多數學生達到課程目標所規定的掌握標準。
二、基于“云技術”的翻轉課堂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了“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英語教學中提倡的任務型教學法以任務組織教學,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等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習者自身的認知能力,調動他們已有的目的語資源,在實踐中感知、認識、運用目的語,在“用”中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真正踐行了“以學定教”,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真正體現“要學習”的課堂本真回歸。而“云技術”實現了課前和課堂學生學習效果的及時反饋,讓教師“為掌握而教”,讓學生“為掌握而學”。
因此,在英語聽說課中,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在課外進行詞匯和語法的學習,如跟讀單詞、模仿課文語句,結合微視頻學習重難點,從而在課堂上騰出大量時間進行模擬情境的語言輸出。根據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英語聽說課可分為課前準備和課中內化兩個部分。
下面筆者以外研社英語九年級上冊Module 6 Unit 1“If I start after dinner,Ill finish it before I go to bed.”為例,闡述英語聽說課的“翻轉”構思。
(一)課前準備
教材分析:本單元的內容以對話的形式展現,以討論的形式呈現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去做。本單元的語法內容為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
學情分析:學生在八年級下學期已經學過賓語從句和時間狀語從句,對從句的基本結構已經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對不同從句中時態的運用還不夠熟悉。
學習目標:掌握本單元的新單詞和短語;正確運用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聽懂、談論家庭作業和社區活動時間安排。
教師根據此教學目標發布和教材配套的Flash視頻材料及教師自己制作的短視頻,用于講解該課時的重點詞匯、句型及語法;設計相關的學習任務單(如下圖),通過云平臺推送給學生,幫助學生明確課前學習的目標、內容和方法。
學生課前登陸云平臺觀看教師發布的兩個視頻,完成并提交任務單。
(二)課中內化
1.數據統計分析
教師根據學生在線檢測的實證性數據了解學生的情況:詞匯掌握得不錯,可是一些學生把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和if引導的賓語從句的時態混淆。
2.創造環境讓學生進行獨立探究和小組互助協作,以解決課前不能解決的問題。根據云平臺的顯示,該題答錯的學生較多:
—I want to know if Maria? ? ? ? ? ? ?us in the fashion show tonight.
—I believe if she? ? ? ? ? ? ?her homework,she will join us.
A.joins,finishes? ? ? ? ? ? ? ? ?B.will join,finishes
C.joins,will finish? ? ? ? ? ? ? D.will join,will finish
接下來,教師讓學生就該題考查的難點進行討論并交流成果。小組討論后得出結果是if翻譯為“是否”之意的時候是引導賓語從句的,時態根據時間狀語tonight應用將來時態;if翻譯為“如果”的時候是引導條件狀語從句的,時態則是主將從現。然后教師通過平臺推送提升練習給學生,在線檢測學生是否掌握該知識點。
1)I tried my best but failed? ? ? ? ? ? ?the teacher.
A .follow? ? ? B.to follow? ? ? C.following? ? ? D.followed
2)Mother suggested I? ? ? ? ? ? ?my hair every two days.
A.wash? ? ? ? B.washing? ? ? ?C.to wash? ? ? ? D.washed
3)Teachers ask students to get into the habit of? ? ? ? ? ? ?homework on time.
A.finish? ? ? ?B.to finish? ? ? ?C.finishing? ? ? D.finished
4)—I think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learn a skill.
—I agree? ? ? ? ? ? ?you.
A.to? ? ? ? ? ? B.on? ? ? ? ? ? ?C.about? ? ? ? ? D.with
5)Im considering? ? ? ? ? ? ?to the party.
A.going? ? ? ? B.go? ? ? ? ? ? ? C.goes? ? ? ? ? ?D.gone
經過小組討論和教師面對面的點評,本次練習反饋的結果為,之前學生的易錯點已經基本能夠做對,語法重難點問題已經基本解決。
3.教師設計情境活動,幫助學生運用語言,完成對所學詞匯、句型和語法的內化。教師可以利用云平臺技術為學生的這些情境活動提供支持,如小組討論中的投票、評分等,使得課堂活動中的評價及時、真實、準確。
創設情境:學校社團挑選配音演員。
任務設置:分角色扮演朗讀課文練習——按照老師所給的標準,同伴之間評價和糾正,每組推選一名最優者進行全班展示,全班同學在學習平臺上投票評出最佳選手。
組內同伴之間就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困難進行討論,嘗試用if條件狀語從句給出建議。組長收集小組內的問題和建議,做好表格記錄,通過云平臺上傳給教師。
5.教師借助云平臺技術進行相關的課堂達標測驗(課文練習和提升練習),當堂反饋,回歸教學目標。就課堂達標測驗中的錯題,云平臺技術將進行標記,方便引導學生進行錯題自我跟蹤,將云平臺里標記過的錯題進行階段性的反復練習。
三、本課反思
在本節課中,“云平臺”用準確的數據及時向教師反饋學生課前測和課中練的答題情況,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所在,即如何區分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和if引導的賓語從句,使得教師在課前準確地確定課上的講授重點就是幫助學生區別if引導的兩種從句的時態,體現了“評估先于教學”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學理念。
學生課下學習和課內消化的學習方式的轉變,給學生贏得更多開口交流的機會。學生在課外進行詞匯和語法的學習,結合微視頻進行難點的微課學習,從而在課堂上騰出時間進行語言輸出。在小組合作下,英語學得好的學生獲得了大量的展示的機會,增強了學習信心;學習稍落后的學生也能在同伴的帶動下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和學習活動中。在教師的點撥和同伴的互助下,學生對語言的理解更為深刻,真正實現了英語課堂的任務型教學。
學生課前通過任務單自學自查發現問題,課內生生探討、師生探討解決疑難。學生沒有了課外補習和家庭作業的煩惱,學習負擔明顯減輕,同時,教師也實現了“減負”。
“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從尊重人的發展規律的角度對課程教學結構進行了根本性變革。它真正體現了“學生的課堂學生做主”的課堂本真回歸,是對傳統英語課堂的顛覆。而基于“云技術”的翻轉課堂為信息時代的教與學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由于受到當前的師資力量、技術條件、硬件設施和課堂資源等因素的制約,目前該課堂模式還不能成為英語聽說課教學的常態。廣大一線教師應該跟上信息化的步伐,認真學習和琢磨新型的教學模式,做勇敢的實踐者。
(責編 劉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