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明
【摘要】隨著高中教育事業的不斷深入,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對學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知識,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為此,筆者認為為了進一步提高高三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教師應革新自身的教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以及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三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被不斷優化,教師的教學任務也不再是單純向學生傳輸知識,而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并加強對學生實踐學習的培訓力度,使學生綜合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其中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三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學習,以及未來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為此,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以及思想道德能力的培養,從而全面提高學生文化底蘊。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三語文教學作用和意義
在高三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做一件事情能力的體現,它對學生的學習與未來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三語文教學主要包括語言組織能力、語言理解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思想認知能力以及初步審美能力,它也是語文能力的核心部位,其中語文核心素養不僅僅是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是對文學、語言辨別能力以及人文情懷的培養。為此,就需要教師在學生的腦中構建一個完整的語文學科、語文知識體系,并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其他學科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其他學科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疑惑,能夠獨立自主地尋找方法來將問題解決。除此之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時還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與價值,并正確引導學生正視社會、正視其他學生、正視人生,進一步使學生學會正確處理身邊的人和事,讓學生獲得屬于自身專屬的人生價值觀。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三語文教學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注重分析和把握學情
在以往傳統的高三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沒有明確自身的教學目標,使得整體課堂教學質量不理想,更不用說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革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它不僅是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的體現,同時也是教師教學方式的一種反饋。為此,筆者認為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應明確自身的教學目標,而教學目標又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靈魂所在,要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核心素養,必須要從教學目標設計方面著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注重分析和把握學情,并針對教學目標進行優化設計來突出教育的核心目標,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語文教學的重點往往更側重于學生的發展,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也都是為了推動課堂教學,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學生,這也是為構建有效課堂奠定良好基礎的關鍵。例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一節時,教師首先要明白此節教學的目標是幫助學生了解林黛玉初入賈府的場景以及當時一系列心理活動,通過分析和把握學情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與掌握林黛玉進賈府該章節的內容,從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二)拓展閱讀繪本和經典,優化教學內容
隨著高三語文教學的不斷變化,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也變得越來越突出,這就對核心素養下語文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正確引導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他們所學習的關鍵能力。這也是因為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講,當他們初入課堂學習時往往處于云里霧里的狀態,為此,教師就需要對其進行教育指導,并對重難點教學進行強化訓練,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將識字與閱讀較好地融為一體,教師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課內外閱讀,從而使課堂教學質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例如,在學習《中國建筑的特征》一節時,教師可以拓展學生閱讀繪本和經典,讓學生通過課內外閱讀來我國中國建筑的特點,從而使學生領悟到中華民族建設的精髓之所在,這對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無疑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三)巧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豐富教學資源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教學設備也得到不斷推進,不僅被廣泛地應用在各大教學活動中,同時也成為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筆者認為在高三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教師應巧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資源,使整體課堂教學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同時也是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理解與記憶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一節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影像,通過觀看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也加深學生對該節知識的理解與認識程度,從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觀察能力以及觀察習慣,最終全面推動語文核心素養教育順利發展。
(四)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學會活學活用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操作,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也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環節。為此,筆者認為在高三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利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來促使學生積極踴躍參與到課外實踐活動中,進一步使學生真切地享受到更加真實且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探究過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例如,在學習“熱愛生命”一節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做一些簡單的交通指揮,并讓學生對那些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給予講解,從而使學生真切地體會到生命的價值,這也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核心素養的關鍵。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所關注,這也成為教師的重點教學內容。為此,筆者認為在高三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明確教學目標注重分析和把握學情、拓展閱讀繪本和經典優化教學內容、巧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豐富教學資源、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學會活學活用,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徐鴻軍.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3).
[2]郭海巖,郭曉東.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策略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9(4).
[3]陳易海.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2).
[4]羅麗.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