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云


關鍵詞:小學數學;以生為本;整理和復習;自主復習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9-010X(2019)19/22-0126-03
設計思考: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平時的整理和復習課教學中,多數教師把教學重點定位在練習環節,重知識鞏固,輕能力提升,重反復練習,輕情感體驗。這樣的復習課,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整理結果,被動地接受教師安排的題海訓練,壓抑了學習情感,限制了能力的發展,因而復習效果也不理想。本節單元復習課的設計,旨在通過為學生創設真正參與整理復習的空間,讓學生真正參與知識的復習和梳理,深化認知,明晰知識間的聯系,形成單元知識網絡,并在自主復習的過程中提升整理復習的能力,積累整理復習的方法和經驗,進而提高數學復習課的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47~58頁。
教學過程:
一、創境引入
出示名言圖片: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師:同學們聽過這句話嗎?這句話是誰說的?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這是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一句名言。他認為,人們獲取的新知識都是建立在以前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的,不斷地溫習,也就是復習所學過的知識,就可以獲取新的知識。因此,復習是一個十分有效的學習方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復習剛學過的第五單元——混合運算,并通過今天的復習來獲取新的提升。(板書課題:混合運算整理和復習)
【創設孔子的名言“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一話題情境來引入課堂學習,明確復習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主動復習的愿望,進而積極投入到本節課的整理復習中】
二、自主梳理
(一)閱讀課本,回顧單元所學內容
師:在第五單元我們學習了混合運算,請同學們根據閱讀提示和要求,自學課本第47頁~第56頁,看書回顧并思考,關于混合運算,我們具體學習了哪些內容?
課件出示閱讀提示和要求:
1.讀一讀:重點看例題部分,邊讀邊思考。
2.寫一寫:這單元共學習了幾道例題?我們學會了什么?試著寫下來。
3.講一講:把你看到和想到的講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
學生自主復習整理,小組交流達成共識。教師巡視,并適時進行指導。
(二)全班展示交流,梳理總結所學內容
師:通過剛才的閱讀思考、回顧和交流,大家對混合運算一定有了新認識和更多的收獲。在本單元我們共學習了哪幾道例題?
學生匯報總結本單元4個例題的內容,分別是:例題1同級運算的混合運算,例題2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例題3含小括號的混合運算,例題4兩步計算的解決問題。教師板書:
師:大家一起回憶了我們所學過的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不同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你知道嗎?同級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兩級運算呢?有小括號的呢?通過例題4的學習,你又學會了什么?
師生共同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圖。
師:大家通過閱讀回顧、小組交流和全班展示交流,相互啟發和補充,回憶并加深了對混合運算的認識。請對照自己的復習記錄,看看與黑板上的整理有什么不同,你覺得這樣整理有什么好處?
學生通過對照交流認識到,這樣整理知識看起來很有條理,讓人看得清楚明白。
師:所以,同學們以后也可以這樣進行復習整理,用結構圖把學過的知識有條理地展示出來,這是一種很好的復習方法。(板書:整理)
師:請同學們模仿黑板上的整理方法,修改一下自己的復習記錄。
【低年級學生還不具備獨立的單元整理復習能力,在放手讓學生自主復習整理的基礎上,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非常必要。因此,這一環節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獨立閱讀思考和自主交流展示的空間,并適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引領,讓學生認真地讀書,靜靜地思考,積極地交流,自信地表達,變被動復習為主動參與,真正經歷對混合運算整理和復習過程——看書回顧、匯報交流、相互啟發、共同梳理,完善和提升對混合運算的認知,建立清晰的知識網絡。在整理復習的過程中及時對學習方法加以總結和提煉,讓學生初步掌握整理復習的方法,積累自主復習的活動經驗,體驗自主復習整理帶來的成功和喜悅,有效地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三、練習提升
(一)牛刀初試
1.脫式計算
20-6+8 ? ? ? ? ? ? ? ? 28-9×3
26-8÷2 ? ? ? ? ? ? ? ? 16÷(8-4)
2.解決問題
教師帶領學生觀察課本57頁第二題,請學生獨立思考、解答,并把解答的思路講給同桌聽。
(二)錯題醫院
師:翻看自己的練習本和作業本,找出在本單元學習過程中做錯的題目,請你當當小醫生,看看錯在哪兒,出錯的原因是什么,怎樣改正。
師生共同總結在計算時應注意之處:養成做作業時專心認真、完成作業及時驗算檢查等習慣,計算時要看清運算符號、弄清運算順序、注意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改變運算順序需加小括號等。
(三)挑戰自助餐
1.你能把下面每組兩個式子列成一個綜合算式嗎?
(1)2+6=8 ? ? ? ? ? ? ? ?(2)21÷3=7
8×5=40 ? ? ? ? ? ? ? ? ? 7-4=3
綜合算式: ? ? ? ? ? ? ? 綜合算式:
2.比一比,算一算。
64-28-17 ? ? ? ? ? ? ? ? ?12÷2÷3
64-(28+17) ? ? ? ? ? ? ? 12÷(2×3)
對比每組兩道算式及計算結果,你有什么發現?
3.解決問題。
(1)二(1)班有男生17人,女生19人。每4人為一個學習小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個學習小組?(列綜合算式解答)
(2)書店一共進了80本《十萬個為什么》,上周賣了28本,這周賣了38本。還剩多少本?(你能列出不同的綜合算式嗎?)
4.你知道嗎?
小明在計算“6+□×5”時弄錯了運算順序,先算加法后算乘法了,結果得數是40。正確的得數應該是多少?
學生自主選擇習題進行訓練,鼓勵學生勇于接受挑戰。
師:通過練習,相信大家對本單元所學知識有了進一步認識,所以,練習也是復習提高的有效方法。(板書:練習)
【精心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練習題,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提高復習效果。本環節安排了三個層次的練習:“牛刀初試”兩道題為基礎訓練,旨在讓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熟練地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錯題醫院”為診斷性學習,通過自查分析前期單元學習時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加以反思總結和重新認識,查漏補缺、鞏固提升;“挑戰自助餐”屬于開放性練習,給學生提供基礎、變式、拓展等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練習題讓學生自主選擇,讓每個學生都有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的機會,在挑戰的過程中獲取新知,發展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回顧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整理復習,你有什么收獲?你對混合運算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你學會了哪些整理和復習的方法?你對自己今天的表現滿意嗎?
【對當堂復習進行回顧和總結,將混合運算納入已有認知體系,交流和積累復習經驗與收獲,反思和評價自己的學習表現,并在總結和評價的過程中得到自我認同,進而激發學生熱愛數學學習的情感,提高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點評:如何實現讓學生經歷真正的整理和復習過程?把學生當成課堂學習的主人,處理好復習課中教與學的關系是關鍵。基于此,本設計在構建以生為本的復習課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嘗試:一是學與導的關系。以往的復習課教師常以問答的形式帶著學生回顧整理,這樣的課看上去很完美,但實際上學生缺少經歷,缺少感悟。本設計能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主動地去梳理、去經歷、去建構,教師只是進行必要地點撥和引領。二是梳與練的關系。學生梳理知識的時間充分了,練習的時間就會相對減少,本設計安排了牛刀初試、錯題醫院、挑戰自助餐三個層次的練習,選題典型,難易適度,較好地處理了復習課中知識梳理和練習鞏固的關系。三是舊與新的關系。復習課既要做到溫故,又要做到知新。本設計讓學生自主構建混合運算知識結構圖,既對所學知識進行了回顧整理、歸納梳理,又初步掌握了整理復習的方法,積累了自主復習的活動經驗,同時對所學知識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把復習課由機械簡單的重復式學習,變成一種高效快樂的提升式再學習。
(點評:涉縣教研室副主任 ?李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