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的綜合能力離不開基礎知識的鋪墊,而語法知識的學習是語言基礎知識尤為重要的環節,始終滲透于英語學習中。文章立足于當前英語語法復習課堂教學枯燥無味、效率低下的現狀,運用思維導圖這種新穎生動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語法學習,以期為中職英語語法復習課堂提供一定范式。
關鍵詞:中職英語;思維導圖;語法復習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9-002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9.015
思維導圖又稱為腦圖、心智圖,是由英國的“記憶之父”東尼·博贊(Tony Buzan)在20世紀60年代創造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記筆記的方法。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圖式工具,可以把人腦中的隱性知識顯性化,以圖的直觀性特征使學習者一目了然看到內容的整體結構。學習者通過構圖把大量枯燥、無規律的信息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建立記憶鏈接,將其變成彩色的、容易記憶的、有高度層級性的圖形。思維導圖把單一、枯燥、模糊的知識變得立體化、結構化、框架化,從而進一步幫助學生梳理思維,強化學生記憶與理解,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中職英語語法復習課教學現狀
(一)教師層面,語法教學出現“兩極分化”
一方面,部分教師仍舊維護語法的傳統地位與教學方式,他們依然扮演著傳統英語語法課堂的“主角”,而學生只扮演“聽眾”,教師“滔滔不絕”,學生“沉默寡言”。學生對語法知識的認識只停留在概念灌輸、習題練習的形式上,久而久之大部分學生對語法規則的記憶因過于抽象而容易忘記,對英語語法學習漸漸喪失了興趣與信心。另一方面,“淡化語法”意識的普及使得有些教師認為在課堂上不需要教語法,對于基礎性的語法知識也只是在題中碰到后解釋一下,缺乏基礎語法教學的系統性與清晰度,容易使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產生疑惑,從而使教學難以進行下去。
(二)學生層面,基礎普遍薄弱
雖然中職學生學了多年英語,做了大量習題,但基礎依然普遍薄弱,相當一部分學生還是寫不出結構正確、意義完整的句子。從近年英語書面表達得分看,語句不通、表意不明成為失分的重要原因。對學生來說,“語法課”基本是“枯燥無味”的代名詞。由于缺乏自然的語言環境,機械記憶抽象的規則搭配效果甚微。因此,大多數學生普遍認為學習語法知識枯燥無味,導致學習語法基礎知識不系統、基礎薄弱,久而久之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面對當前語法課堂學生興趣缺失、教學效率低下的現象,可以以思維導圖語法教學法作為提高語法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的重要策略。
二、基于思維導圖語法教學的優勢
通過實施前后的對比,可以明顯看出取得了以下成效。
1.授課教師教學觀念不斷革新,對思維導圖的應用與優化利用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與提升;對語法教學有了新的認識與創新。
2.基于思維導圖的應用,授課教師能夠較快地激活課堂,通過理論學習、分析重難點結構、初次嘗試構圖、合作探究完善、相互對比互動等方式,使學生從被動聽變為主動學,學習環境由枯燥乏味變得輕松愉悅。
3.更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與信心;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形象化與系統化。語法知識點相對繁雜、瑣碎,因此在語法知識的教學中,教師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創新思維,如運用思維導圖將所學語法知識以全景圖的形式構圖總結,從而使學生把握語法重點,迅速掌握知識點。
4.明顯強化了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運用思維導圖的意識,有利于其更合理、有效地復習與鞏固所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由于思維導圖獨特的樹枝狀分布,可以幫助學生將知識以樹枝分散的形式,更好地整合在大腦中。學生在進行復習總結時,可將知識點從樹干向樹枝分層聯想,層層遞進,從而促進知識體系的建立,確保知識查漏補缺、融會貫通,有效促進知識的復習。
如在從句的學習中,名詞性從句一直是語法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內容,同時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個難點,其知識點零散地分布在教材中,學生很難形成一個知識網絡,導致學生一邊學一邊忘,使得教學周期變長,學習效果不理想。通過思維導圖的學習,師生對從句的相關內容通過課上課下共同探究、共同構圖、逐一區分,最終以樹型圖、框架圖、支架圖、氣泡圖等多種形式構建出不同的全景圖。在此過程中,學生將從句的概念、關系詞及特殊情況的使用,精心羅列在圖形上,通過布局、構圖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使學習者對從句的學習一目了然,效果甚好。
總之,把思維導圖應用到中職英語語法教學中,立足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生活實際,幫助師生建構有效的語法知識的全景圖,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與效率,而且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為進一步鞏固語法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在中職英語學習中,巧用思維導圖能使語法學習更有效、更科學。
參考文獻:
[1]鄭妍妍.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中應用價值淺析[J].儷人(教師),2015(9).
[2]周宣豐,柴曉晴.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語法復習課中的應用探析——以倒裝句復習課教學為例[J].英語教師,2017(17).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劉淑蘭(1980.10— ),女,藏族,甘肅天祝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