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是一項綜合技能,不但與學生本人的語言文字能力有密切關系,還必須以社會實踐和生活積累為基礎。因此,教師不要一味地按照單元寫作要求很教條地給學生布置命題作文,而是要經常變換寫作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真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作文課教學;興趣;引導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0-002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0.018
從事中職語文教學工作二十年,在中職語文課教學實踐中,最直觀的感受是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中職生在寫作上不會寫甚至是不會想。不是嗎?教師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少學生對寫作文毫無興趣,感到“沒啥可寫”,提筆久而未落,搜腸刮肚許久,“生拼硬湊”或湊幾段匆忙交差,或抄“成品文”草草了事。奉命作文,缺少寫作動力,被動敷衍,應付交差。這些情形導致學生整體寫作能力提升相當緩慢或更差勁。究其原因,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缺乏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基礎。興趣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最直接、最活躍的作用。要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務必要在他們的寫作興趣上下功夫。我在這些年的寫作教學中采取了以下做法,以供和同仁們商榷。
一、經常變換寫作形式
寫作是一項綜合技能,不但與學生本人的語言文字能力有密切關系,還必須以社會實踐和生活積累為基礎。因此,教師不要一味地按照單元寫作要求很教條地給學生布置命題作文,而是要經常變換寫作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比如寫三個同班同學的人物片段。片段中不得出現學生的姓名或綽號,僅靠幾種描寫方法的綜合使用,讓其他同學猜測是班里的那一位;或讓學生展開想象,完成一個特定的情境描寫等等。由于這些片段篇幅短小,難度不大,學生較容易完成,對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小心繞開拼湊成癮的現狀有一定的作用。
二、布置一些能引起爭議的作文,拓展寫作思路
為了能讓中職的學生學會從多角度設立觀點,為作文的審題、立意、構思打好基礎,有選擇和發揮的余地。有爭議的作文之所以能引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為各自的觀點找證據,多評論,就是在開啟學生浮想聯翩、廣開思路的認知大門的。例如練習兩種不同的構思:對于“蠶”,既可以說它“吐盡絲方肯離去”,又可說它“作繭自縛”;“天平”,既可贊揚它是“公正無私的楷模”,又可指出它“誰多給一點就傾向誰”的缺點。諸如此類,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和開拓性思維就慢慢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三、在寫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學生在寫作文時通常會遇到謀篇布局、構思成文是很具體的寫作難題:如“如何修改文章”,“怎樣過渡照應主題”,“挑選典型實例”,甚至“怎樣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等一系列疑慮會應運而生。經常在課堂上點評作文(尤其是借此指出班級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就這些問題一一講解,或者讀一篇作文讓學生自己講評,會對學生思考立意、開拓思路,用準確的語言表辭達意有極大益處。
通過這種學生提出疑問,或討論或請教師釋疑的方法能讓學生注意到作文以小見大、詳略得當等方面的寫作思路并能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例如命題作文《他(她)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要讓學生逐步理清寫作思路:這是一篇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主人公以他(她)為主,“我”為次;選取的事件或人物的性格不同一般;再取舍材料,提煉主題。
四、注重材料的趣味性
教師在作文訓練中要有意識地將寫作與學生的生活環境密切聯系起來,鼓勵學生多寫眼前景,身邊事,真實情。如寫命題作文《趣事》《家庭風波》等相對容易完成的作文練習。或《從“豬八戒照鏡子”說開去》提示學生六種以上不同的角度去構思;《小議拔苗助長》、寫辯論稿《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在引導他們對材料本身的趣味性進一步增強后,引進各種觀點,引發他們的思考,對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有切實的增進作用。
五、開發課外實訓基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中小學開展作文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而到了中職階段,開展作文課,目的在于學以致用,更注重實用性。因此,中職階段,我們可以開發和充分利用課外實訓基地,讓學生走到實訓基地去,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寫作。比如,在教授市場調查報告的撰寫時,我們可以給學生布置實踐性的作業——到課外實訓基地去進行調研,與基地取得聯系,為基地做市場調查。具體而言,包括設計調查問卷—發放調查問卷—回收調查問卷—統計問卷結果—撰寫調查結論—撰寫啟示和建議。通過這樣一個比較系統的、實踐性的過程,學生所學到的寫作內容得到了理論到實踐的升華。
總之,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是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學生,語文底子薄,初中階段在寫作上基本沒有得到良好的訓練,上中職學校后對學習語文沒有多大興趣。在作文教學中如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多觀察,勤思考,常動筆,在作文中變被動為主動,文從句順并能有物可寫,有事可議,有情可抒,才能真正在寫作道路上循序漸進,慢慢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參考文獻:
[1]高尚卿.加強高職應用寫作課的實踐教學[J].語文學刊,2004(7).
[2]岳魯.提高高職學生應用寫作能力之我見[J].遼寧高職學報,2004(1).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孫彥麗(1971.8— ),女,漢族,山東慶云人,講師,研究方向:中職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