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考工具和可視化學習方法,在高中英語閱讀策略訓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本文在認知理論的基礎上,從內涵、用途、使用文本等角度,介紹思維導圖中的括號圖、氣泡圖、樹狀圖及流程圖,充分說明思維導圖促進高考英語閱讀答題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思維導圖;新課標
【作者簡介】李能能,常州市田家炳高級中學。
一、引言
高中英語閱讀需要培養學生獲取并處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在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下,許多高中英語老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注重英語語言知識的傳授,以詞匯為主體,將完整的文章進行分解。花較多的時間講解重點單詞句式,任務式、套路化的處理文本,導致許多學生無法對語篇有一個宏觀的理解以及思考。新課標(2017)指出教師應該有意識的滲透有關語篇的基礎知識,幫助學生形成語篇意識,把握語篇的結構特征,從而提高理解語篇意義的能力。此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缺乏英語閱讀策略,只會進行機械枯燥的閱讀練習。長此以往,學生漸漸失去閱讀興趣,阻礙其英語閱讀素養的提高,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獲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維導圖又被稱為心智圖(Mind Map或Mind mapping),東尼·博贊最早在1974年出版的《使用你的大腦》一書中提出了這一概念。它指的是一種可視化的表征工具和新的思維方式,能夠更深層次地表達我們大腦的放射性思維。思維導圖的理論基礎之一就是由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的建構主義。學習是一個能動建構的動態過程,是學習者本人在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下,在真實的情景里以協作會話的形式自覺主動地去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
將思維導圖運用到高中英語閱讀練習實踐中,可以幫助學生整體把握文章主題,對文章理解更加深入透徹。本文選取2018江蘇各地高考模擬卷中典型閱讀理解文章為案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繪制出來,探討合理使用思維導圖的有效途徑,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增加高考閱讀得分。
二、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中的運用
根據Hyerle&Yeager(2007)的研究,思維導圖主要有八種基本框架: 圓圈圖(CircleMap)定義一件事;氣泡圖(Bubble Map)描述事物的性質和特征;雙氣泡圖( Double Bubble Map)用于比照和對比;樹狀圖(TreeMap)用于分類;流程圖(FlowMap)表示次序; 多重流程圖(Multi-FlowMap)表示因果關系;括號圖(BraceMap)表示局部和整體的關系;橋狀圖(Bridge Map)表示類比。
同時每種框架都能無限延伸,不同框架也可以組合起來運用。本文將選取括號圖、氣泡圖、樹狀圖及流程圖四種思維導圖,結合案例具體闡述每種思維導圖的定義、作用、適用文本以及使用策略等。
1.括號圖。括號圖幫助理解一個對象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用來分析對象結構時使用。在左邊的橫線上填寫整個對象的名字,其右邊的第一個括弧填寫對象的主要部分,接下來其右邊的第二個括號填寫每個主要部分的子部分(蘭青,2008)。括號圖和樹狀圖經常被混淆。樹狀圖強調整體的分組與分類,而括號圖側重整體的組成部分。括號圖常被運用于論點論據論證清晰的議論文或者包含不同方法、步驟等的指令文。
2.氣泡圖。氣泡圖用來描述事物的特征,性質和屬性。在核心圓圈中填寫描述的對象,其他四周散開的圓圈填寫的特征描述,或者與對象有關的事件。這個圖形工具可以幫助學生確定對象特征,方便對其準確簡潔的描述(百度百科,2018)。氣泡圖適用的文本非常寬泛,只有是圍繞某一對象或者主題展開的特征或者細節描述,都可以運用此圖示來表示。
3.樹狀圖。樹狀圖即樹狀結構圖,表示各元素之間存在著“一對多”關系的數據結構,清晰地表示離散結構的層次關系。樹形圖常用于對概念和觀點進行歸類,并將每一類的內容和具體細節列出。在上層的主線上填寫被分類的概念或觀點,在下層填寫子類,在子類的下一層填寫該類的具體成員。當遇到介紹事物概念的說明文或者多層次思想的議論文,可以運用樹狀圖進行分組或者分類。
4.流程圖。流程圖用來對事情發生的過程、系列動作、操作說明、系列事件和需要多步驟解決的復雜問題進行可視化排序(百度百科,2018)。它被用來解釋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矩形框里面,填寫事件發生時間。矩形框外面,列出一系列從開始到結束的事件或步驟。下面的小矩形框列出子階段或者每個主要的步驟。流程圖常被運用于講述故事發展先后順序的記敘文,或者是介紹人物經歷和事跡的傳記。
三、結語
閱讀是一個非常活躍、復雜的認知過程(郭寶仙、章兼中,2016)。閱讀過程中讀者需要不斷地對輸入的文本信息進行解碼、加工和內化。本質上,閱讀過程是一種思維過程,閱讀的關鍵能力是思維(林艷、郭強,2018)。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表征方式,幫助學生利用線條、符號和圖形等形式積極主動地將閱讀語篇構建形成完整清晰的結構框架,并且能夠促進對語篇內容的深入理解(維基百科,2017)。其次,學生在創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還可以實現對語篇內容的宏觀把握。再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克服對閱讀的懼怕心理,提高閱讀興趣。總之,在高中的英語閱讀實踐中,思維導圖已經成為幫助理解語篇,促進解題能力,提高學生閱讀成績和激發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途徑。此外,在運用思維導圖時,一定要以認真分析文本體裁為前提,靈活的選取和運用合適的思維導圖。簡明扼要,清晰明了,讓圖表充分展示語篇內容,充分幫助理解語篇,促進解題。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