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鳳

摘 ?要:優質課程建設是一項系統性的教學工程,教育部對高校各類優質課程的建設與開發十分重視。該文基于對“優質課程”內涵的解讀,分析了應用型本科“運籌學”優質課程的設計理念與思路,并從優質教學大綱、優質教學資源、優質教學方法、優質教學評價模式和優質教學團隊5個方面具體闡述了建設方案,以期為應用型本科同類課程的優質課程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優質課程 ?教學 ?應用型本科 ?運籌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c)-0128-03
Abstract: It's a systematic project to develop the excellent cours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ll kinds of excellent courses. In this paper, the connotation of excellent course is unscrambled; the construction concept of excellent course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is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ment scheme is expounded from five aspects, which are excellent teaching programme, excellent teaching resources, excellent teaching methods, excellent teaching evaluation mode and excellent teaching team. It's hop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kindred excellent courses' development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Key Words: Excellent Course; Teaching;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8年9月《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第26條指出以“精品課程”建設為牽引,“推動優質課程資源共享”“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2018年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也明確指出“優化平臺+教育服務模式與能力”“完善優課服務”“達成優質的個性化學習體驗”等。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之一,建設優質課程責無旁貸。
《運籌學》課程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管理類專業的必修課,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運籌學理論和知識的能力,通過建模和軟件應用來解決管理科學領域的實際問題。該課程每學年的補考率和重修率相對較高,是學生普遍反映難學的課程之一,提升課程教學質量、提高學生運用“運籌學”理論與知識的運用能力迫在眉睫。近年來,探討普通本科、民辦高校以及高職高專優質課程建設的文獻逐漸涌現[1-4],該文以應用型本科《運籌學》課程為載體,探討優質課程建設方案。
1 ?優質課程的內涵
目前“優質課程”并沒有一個統一獨立的概念或定義。不同的高校或研究機構對“優質課程”范疇的理解不盡相同,但大體相近。北京高校優質課程研究會認可的優質課程僅為“國家精品課程”;清華大學教學與培訓中心的優質課程與資源包括了精品課程、精品視頻公開課、精品資源共享課和學堂在線;重慶交通大學的優質課程范圍包括校級與省級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視頻公開課、雙語課程等。
該研究把“優質課程”界定為各級各類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精品視頻公開課等優秀課程的統稱。其中,精品課程分為校、省和國家三級,作為示范性課程,精品課程的建設一般要求具有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和教學管理5個方面的“一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一般是在已建設的精品課程基礎上繼續進行深化改造而來;“精品視頻公開課”是以大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大眾免費開放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網絡視頻課程與學術講座[5]。
2 ?《運籌學》優質課程的設計理念與思路
2.1 設計理念
“運籌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線性規劃、對偶理論與靈敏度分析、運輸問題、動態規劃、目標規劃、網絡規劃、存儲論、排隊論、決策理論和對策理論等[6],這些內容兼具理論性與應用性的特點。應用型本科“運籌學”課程應該重點突出其應用性特點,讓學生掌握并運用運籌學的相關理論與模型去解決工商管理領域的各類現實問題。另外,近年來,移動互聯網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優質課程的建設需要與時俱進,將各種信息化資源融入教學。
因此,應用型本科“運籌學”優質課程的設計理念為:堅持以應用為導向,以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為突破口,以運用運籌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培養目標,以應用型本科課程開發原則為指導,以運籌學課程教學質量提高為目的。
2.2 建設思路
應用型本科“運籌學”優質課程的建設思路主要通過優化教學大綱、優質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優質教學方法設計、優質教學評價模式構建、優質教學團隊打造5個層面展開。第一,教學大綱是教學的依據,優化教學大綱是優質課程建設的首要任務;第二,根據“運籌學”教學大綱,選取應用性較強的教學內容進行多形式的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優化;第三,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選擇更為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第四,同時采用多元課程評價方法,過程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第五,上述優質課程建設工作需要由教學團隊來完成,而優質教學團隊是在建設優質課程的過程中被打造出來,并不斷予以完善。
3 ?應用型本科“運籌學”優質課程建設方案
基于上述設計理念與建設思路,對應用型本科“運籌學”優質課程的建設進行方案設計和任務分解,建設任務和建設內容如表1所示。建設方案將從教學大綱優化、教學資源建設、教學方法設計、教學評價模式構建和教學團隊打造5個方面展開闡述。
3.1 優化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學科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是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優質課程建設的首要工作是優化教學大綱。應用型本科“運籌學”教學大綱的優化,應當以應用為導向,在培養專門人才的目標上,以培養學生運用運籌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目標,然后進行教學目的與任務的設計、教學內容范圍的選取、教學進度的安排以及相應的教學方法的設計等。
3.2 優質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
優質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建設與優化應是優質課程建設的重點。應用型本科“運籌學”優質課程建設,以“運籌學”教學大綱為依據,梳理每一章節的教學內容,將應用性較強的內容作為教學重點,進行信息化優質教學資源建設。開發突出運籌學應用能力培養的課程單元設計、運籌模型應用教學微視頻、運籌學優秀教學案例集、運籌學應用題試題庫、信息化教學任務單等教學基本素材,包含視頻、音頻、圖偏、文本等多種形式。
3.3 優質教學方法設計
優質的教學方法,是優質課程建設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的橋梁和手段。移動互聯網時代,催生了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的泛在學習方式,應用型本科“運籌學”課程應該打破傳統教學中“教師講授、學生做題”的單一模式,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嘗試將微課堂、云課堂與翻轉課堂等引入課程教學中。“運籌學”教學方法的改進、豐富與優化,能夠讓學生有興趣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課程知識,從而達到優質課程預期的教學效果。
3.4 優質教學評價模式構建
教學評價模式直接影響到對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定。單一的期末考核顯然不能滿足優質課程建設的需要,應用型本科“運籌學”課程需要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模式。首先,過程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并注意過程考核各環節的比例分布;其次,理論知識考核與應用問題考核相結合,注意考核重點適當向應用問題考核傾斜。另外,可以嘗試與探索“互聯網+評價”的評價方式。
3.5 優質教學團隊打造
優質課程的建設、實施與維護需要優質的教學團隊共同完成。打造優質的教學團隊,可以通過探索和構建教師隊伍的合作機制和運行監督機制等進行。應用型本科“運籌學”優質課程的教學團隊可以由老中青教師搭配組建,定期進行教學研討和經驗交流,共同改革教學內容,共同開發教學資源,積極探討適合“運籌學”知識構建與模型應用的教學方法,并鼓勵教學團隊發表各類教研成果,培養青年教師不斷進修和提高教學水平。
4 ?結語
課程建設是高校開展教育教學和進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礎,優質課程建設是高校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對高校各類優質課程建設與開發十分重視。基于對“優質課程”內涵的解讀,該文以應用型本科“運籌學”課程為載體,分析了應用型本科“運籌學”優質課程的設計理念與思路,并從優化教學大綱、建設優質信息化教學資源、設計優質教學方法、構建優質教學評價模式和打造優質教學團隊5個方面具體闡述了該優質課程的建設方案,以期為提高應用型本科“運籌學”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提供建議,也為其他應用型本科同類課程建設提供參考。
然而,優質課程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優質課程建設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教學實踐達到優質的教學效果,優質課程資源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更新和完善,教學方法根據學情和教學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團隊也會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成長壯大。
參考文獻
[1] 高小茜.“互聯網+”環境下的高校優質課程資源共享統一教學質量評定體系探索[J].科教文匯,2018(7):152-153.
[2] 陳玉驥,魏陸順,彭可可.打造優質課程,提升教學質量:以“結構力學”課程為例[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5):57-58.
[3] 尹文濤.優質課程資源共享條件下民辦院校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J].新西部,2018(4):143-144.
[4] 潘靜,智紅寧,王晶.高職《設施果樹生產技術》優質核心課程建設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9(4):138-139.
[5] 段春紅.基于精品課程的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現狀與差異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7):24-27.
[6] 韓伯棠.管理運籌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