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摘 要:全面提高大學生培養質量是我國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核心,也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需要的必然要求。作為高校教師尤其是輔導員教師更肩負大學生培養的各方面工作,對學生的全方位教育以及未來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因此對于高校輔導員的核心素養越來越受到關注。本文通過淺析高校輔導員核心素養的含義,分析高校輔導員核心素養體系的基本構成及基本核心素養的內容。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核心素養;核心素養體系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東廣播電視大學課題“高職輔導員核心素養體系研究”(項目編號:2017Z002)。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指出目前我國教師素質能力還難以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需要,思想政治素質、師德水平和專業化水平均需提高。輔導員是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輔導員核心素養體系的構建對提升新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 高校輔導員核心素養基本內涵
“核心素養”一詞是由國際性的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OECD)率先提出,主要是圍繞培養學生的核心知識、能力與情感態度,能幫助他們融入未來的社會,在滿足個人自我實現需要的同時推動社會發展。高校輔導員的核心素養突出核心二字,區別于普通素養,是具有高度凝練內涵的具體概念,與輔導員的工作內容緊密相關。高校輔導員核心素養體系構成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養、職業能力素養、人文素養、知識結構四種基本素養。
1.1 思想政治素養
早在1952年,根據我國國情,國家教育部門提出要在高校設立思想政治輔導員此后,不少高校建立了輔導員制度,主要做政治工作,是學生的“政治領路人”。所以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素養應該在首位,是輔導員核心素養的根本,是其他核心素養的基礎。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也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路人。思想政治素養過硬是高校輔導員最根本的特征,它區別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是輔導員自身所需要具備的特質。高校輔導員要把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擺在首要位置,堅定的跟黨走,認真思考“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深刻內涵,自覺運用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牢把握高校人才培養的正確導向,確保人才培養鮮明的政治底色,用強大的思想政治力量引導學生、鼓舞學生。
1.2 職業能力素養
2014年3月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對高校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提出了具體的標準,職業能力素養也有了非常詳細的依據。《標準》從思想政治教育、黨團建設等九個方面對初級、中級、高級輔導員所需要具備的能力進行了說明,同時,很多學者對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職業能力素養需要從輔導員個人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及教育引導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具備開展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工作的能力等詳細的、具體的方面進行分項研究。職業能力素養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根據國家對人才的培養要求和大學生自身發展的要求順應而變,具有時代性、變化性,但職業素養最根本的是要符合人的發展的本質要求,既包含輔導員自身發展的要求,也包含學生發展的培養要求。
1.3 人文素養
所謂的“人文素養”即“人文科學的研究能力、知識水平和人文科學體現出來的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人的內在品質”。輔導員雖然是主要做思想政治工作但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人文素養彰顯的是一個人豐富的人文知識底蘊、真摯的人文情懷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它根植于人的個人修養和道德情操,表現為具有充滿人性光輝和人格魅力的鮮明特征。根據大學生的反饋,擁有人文素養的輔導員更具有親和力、吸引力和影響力,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會在舉手投足之間散發出濃厚的文化素養,展現出優雅的工作方式和高尚的生活情趣,對學生都是無形的正面教育和影響,無形中傳遞了強大的正能量。只有具備深厚的人文素養才能夠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1.4 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素養區別于人文素養,亦不是簡單的學歷職稱。著名的管理學家泰勒說過,具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人,比知識和經驗單一的人更容易產生新的聯想和獨到的見解。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是具有藝術性、綜合性特點的工作,也是一項不斷面臨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的工作,這就要求輔導員自身的知識結構素養需要足夠“硬”,在工作涉及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多種不同領域時,能夠迅速找到最適合、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有學者提出,多元的知識結構和良好的知識儲備是高校輔導員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良好的知識結構素養會使輔導員在自己的工作中具有權威性和個人魅力,能夠增強工作的有效性,幫助自己提高分析、解決、判斷問題的實際能力,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能進一步融洽師生情感,更好的為大學生提供服務和幫助。
2 結語
綜上所述,只有充分的激發高校輔導員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輔導員個人與高校實際,全面提升輔導員的核心素養,完善輔導員個人核心素養體系架構,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培養實現中國夢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才能與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相關規定以及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相符合。
參考文獻
[1]李友富,新時代提升高校輔導員核心素養論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03,6-79.
[2]馬林海,高校輔導員核心素養體系及其構建—基于“德、才、學、識”的四維框架[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9.06,11(3).80-85.
[3]湛風濤,曹美新,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學報,2011(10).
[4]鄔小撐,樓艷,陳澤星,基于學生發展需求的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J].思想理論教育,2017.05,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