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繼成



摘 要:近年來,哈爾濱市針對提升中小學生文明行為,開展了多項養成教育的特色活動,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但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忽視。本文從問卷調查入手,分析了哈爾濱市中小學生養成教育的現狀、存在的問題,近而有針對性地提出可行性建議,為哈爾濱市中小學生的道德水平提升貢獻力量。
關鍵詞:文明行為;養成教育;中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10-0076-03
文明城市創建需要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質,而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質需要從娃娃抓起。對中小學生進行文明行為養成教育,就是提升中小學生文明素質的重要舉措。近幾年來,哈爾濱市針對中小學生文明行為養成教育,開展了“文明禮儀我先知”“倡導文明我先做”“踐行文明我先行”“弘揚文明我有責”“志愿服務我參與”等各種特色活動,取得了一些實際效果。但從100份“哈爾濱市中小學生文明行為養成教育調查問卷”統計結果來看,哈爾濱市中小學生的文明行為還有不足之處,還需要有關部門在抓住“立德樹人”這個根本的前提下,研究提高哈爾濱市中小學生文明行為的應對之策,從而提升他們的道德素質和水平。
一、哈爾濱市中小學生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的現狀
(一)比較注重校園衛生的保持
本次問卷調查所涉及的校園衛生方面主要有兩項,一是“你會在校園里隨便吐痰嗎”,二是“當你看到垃圾沒有扔進垃圾桶時,你會怎么做”。第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選擇“從不在校園里隨便吐痰”的有87人,所占比例為87%;第二項調查結果顯示:選擇“自己走上前,拾起垃圾并扔進垃圾桶”的有81人,所占比例為81%。這兩項調查積極的選項都在八成以上,一定程度上說明哈爾濱市中小學生還是比較注重校園衛生保持的,這與學校的教育密不可分。
(二)比較注重班級公物的愛護
本次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當問及“你有沒有在桌椅或墻壁上亂寫亂畫”時,有82人選擇“沒有”,所占比例為82%,占八成以上;有16人選擇“有”,所占比例為16%;選擇“經常亂寫亂畫”的幾乎沒有。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大多數中小學生都能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都能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在這個大家庭里,絕大多數中小學生都能遵守社會公德,自覺愛護公物。
(三)比較注重良好習慣的養成
本次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當問及“自己在良好習慣形成方面,誰的影響最大”時,選擇“父母”的最多,其次是“老師”“自己”,最后是“朋友和同學”,比例分別為36.0%、31.0%、30.0%和3.0%。而當問及“你為什么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時,有72人選擇“使生活更有規律”,所占比例為72.0%;有13人選擇“保持身心健康”,所占比例為13.0%;有14人選擇“擁有快樂的心情”,所占比例為14.0%。無論是誰影響良好習慣的養成,還是為什么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無形中都體現了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選擇“父母”影響大的相對較多,可以看出父母在子女良好習慣養成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從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四)比較注重文明用語的使用
本次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當問及“你與老師、同學交往中能否使用文明用語”時,有61人選擇“完全可以做到”,所占比例為61.0%;有18人選擇“基本能做到,但偶爾會忘”,所占比例為18.0%;有21人選擇“目前未能養成使用文明用語習慣”,所占比例為21.0%。這些數據說明六成以上的中小學生還是比較注重文明用語使用的,都希望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少年。
二、哈爾濱市中小學生文明行為養成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對身邊不文明行為態度冷漠
受現實生活的影響,哈爾濱市一部分中小學生對身邊不文明行為態度冷漠。本次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當問及“對于身邊同學不文明的行為,你是怎么看的”時,有52人選擇“跟我無關”,所占比例為52.0%。這說明有五成以上的中小學生對身邊的不文明行為“態度冷漠”,這種冷漠是內心的一種“自覺”行為,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具體表現,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二)缺乏助人為樂的意識
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理應歸屬道德的范疇,這種“道德”最能體現中小學生的基本素質。本次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當問及“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是否主動給老、弱、病、殘、孕讓座”時,有37人選擇“否”,所占比例為37.0%。這說明有三成以上的中小學生沒有“主動”讓座的愿望,在這個過程中根本沒有體現助人為樂的美德,這個問題值得全社會共同關注。
(三)公共場所文明行為較差
本次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當問及“觀影、就餐、購物等是否能主動排隊”時,有44人選擇“否”,所占比例為44.0%。這說明有四成以上的中小學生在公共場所主動排隊的意識不強,與這個社會慣有的“規則”格格不入,是公共場所文明行為較差的表現,在這方面加強中小學生文明行為養成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四)在文明行為養成中缺少規則意識
遵守交通規則是一種道德修養,不遵守交通規則就是缺乏規則意識。本次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當問及“在過馬路時,是否能遵守交通規則”時,有34人選擇“否”,所占比例為34.0%。這說明有三成以上的中小學生不能主動遵守交通規則,沒有把外在的教化內化為自己的一種習慣意識,“中國式過馬路”在其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需要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三、改善哈爾濱市中小學生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的對策建議
(一)借鑒經驗,是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的抓手
哈爾濱市要想改善中小學生的文明行為,理應借鑒江蘇省經驗。江蘇省在全省開展了以“八禮四儀”為主要內容的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其中的“八禮”主要從生活細節入手,讓中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具體指:儀表之禮、餐飲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游覽之禮和儀式之禮。儀表之禮,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做到面容整潔、衣著得體、發型自然、儀態大方。餐飲之禮,引導未成年人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言談之禮,教育未成年人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待人之禮,教育孩子尊敬師長、友愛伙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行走之禮,引導未成年人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觀賞之禮,教育未成年人觀看文藝表演和體育比賽時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游覽之禮,教育未成年人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儀式之禮,教育引導未成年人講究文明禮儀,做到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二)納入教育教學,是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的重點
各級、各類中小學校是中小學生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的主陣地,要突出“育人”理念,將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一是要以中小學生日常生活為出發點,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將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納入學校課程、融入學校生活,在學校日常教學和生活中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習慣、健康生活習慣、安全行為習慣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等。二是要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和社團組織在文明行為養成教育中的陣地作用,不定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養成教育活動,加強對學生基本行為習慣的訓練,不斷鞏固養成教育成果,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的固化和定型。三是要樹立學生先進典型,對平時文明行為良好的學生,加大宣傳力度,使其成為競相學習的典范,定期開展宣講交流活動,把好的行為習慣與大家分享,達到互相學習、互助進步的目的。
(三)發揮家長榜樣作用,是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的關鍵
家庭教育在文明行為養成教育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要發揮家長的榜樣作用,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教孩子使用文明用語。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培養孩子使用文明用語非常重要,但前提是自己一定要做到,因為家長的言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二是要教育孩子尊重長輩。尊敬別人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在家庭教育過程中不要以孩子為中心,要教會孩子學會分享,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在孝敬老人方面,首先家長自己要先做到。三是要教育孩子有責任感。有責任感是一個人修養較高的表現,遇事沒有擔當成不了國家棟梁。因此,在家庭教育過程中要用父母的言行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四是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則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家長要求孩子必須學會合作,懂得守規則,只有具有規則意識,孩子的文明習慣才能養成。總之,家長的榜樣作用對孩子文明行為養成教育至關重要。
(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是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的保障
在全社會營造中小學生學禮、懂禮、守禮、踐禮的濃厚氛圍,是推動文明行為養成教育向縱深發展的重要一環。一是要加大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的宣傳力度。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哈爾濱文明網、新媒體等方式加大宣傳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利用黑板報、宣傳欄、文化墻等宣傳陣地,張貼懸掛文明禮儀教育標語、宣傳畫;把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納入戶外廣告、樓宇電視、社區電子屏公益廣告內容。二是要充分整合和挖掘社區各類教育資源,不斷拓寬教育的途徑,主動爭取各有關部門的支持與配合,引導全社會關心和參與學生的養成教育,調動一切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長的積極因素,為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三是要以社區為舞臺,關注和指導學生假期和雙休日的生活,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公益活動,引導學生從小樹立公民意識,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Civilized Behavior Form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Harbin
DING Jicheng
(Harb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Harbin 150010,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Harbin has carried out a number of special activities of nurturing education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civilized behavior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d achieved tangible results, b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can not be ignored. Starting from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nurturing edu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our city, and puts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moral level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Harbin.
Key words: civilized behavior,cultivation education,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