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令云
摘? ?要:現代學徒制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體系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礦物加工專業生產實訓課程使用現代學徒制模式來培養學生,是立足該課程教學實際前提下的全面創新,旨在做好學生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全面培養。本文擬從礦物加工專業現代學徒制模式的生產實訓課程特征分析出發,注重探究礦物加工專業現代學徒制模式的生產實訓課程的實施原則與開發環節。
關鍵詞:礦物加工專業? 現代學徒制模式? 生產實訓課程? 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5(c)-0208-02
2014年我國出臺了加快教育改革的相關文件,將“現代學徒制”上升到國家教育發展的全新戰略高度。現代學徒制獲得社會一致認可,同時發展成為高等教育創新的重要切入點。礦物加工專業作為一門實踐性強、技能要求極高的專業,在生產實訓課程實施過程中,構建現代學徒制模式,將在優化教學體系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適應專業要求。
1? 礦物加工專業現代學徒制模式的生產實訓課程特征分析
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機制,現代學徒制將傳統的學徒培訓模式與現代教育體系相結合,構建了學校與企業高度合作的新模式。對于礦物加工專業生產實訓課程來說,實施現代學徒制模式,將呈現如下課程特征。
1.1 以技能培養為目標,實施工作任務導向的全新課程機制
礦物加工專業生產實訓課程實施現代學徒制是以學生技能培養為基礎目標的現代教學課程模式。通過對該專業生產實訓課程的各項要求進行分析,將各項技能掌握的要點和要求進行整理,將其細化到各項合適的實訓崗位,幫助學生以具體學徒崗位為基礎,細致化學習各項技能,實現技能培養與崗位要求的全面統一。在該課程實施現代學徒制時,以工作任務為基礎導向。通過對實訓課程的內容知識點進行分解,將其逐一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任務中。
1.2 以工學交流為主導,實施雙元育人模式的全新課程機制
礦物加工專業生產實訓課程中,實施現代學徒制的核心內容在于推進“學用融合”和“產學一體”。通過實施“工學交替”學習交流方式,使學生將知識學習與企業實踐交替開展,并且將企業工人師傅和校內老師共同指導下完成礦物加工專業相關工作與學習任務。現代學徒制是將傳統學徒制與現代教育制度的“優勢融合”,在該模式中,“老師”由企業師傅與校內老師兩元育人主體組成。同時,學生也有“校內學生”與“實訓生產課的員工”兩種身份。在生產實訓課程中,企業師傅主要負責教學指導,學生則成為“企業工人”來具體承擔相關要求。
2? 礦物加工專業現代學徒制模式的生產實訓課程實施原則與教學環節
在礦物加工專業生產實訓課程中實施“現代學徒制”,對于做好專業人才培養有著重要意義和根本性啟發。因此,在該課程實施與開發過程中,要注重從以下角度出發。
2.1 生產實訓課程實施原則
整體來看,生產實訓課程實施過程中,要滿足:立足生產實訓內容與教學內容相一致;生產實訓崗位與學習崗位相匹配;教學過程與生產實訓過程一體化融合三項原則。(1)生產實訓內容與教學內容相一致。主要指學校與企業成立“聯合課程教研室”,老師與企業師傅合作開發“學習崗位”,將礦物加工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融入到具體的工作崗位之中。在堅持實用、適合的原則下,編寫包含專業知識、崗位特征等多種內容的《實訓手冊》,實現生產實訓內容與教學活動的一致性。(2)生產實訓崗位與學習崗位相匹配,指的是生產任務通過具體的教學設計轉化為學習任務,使生產實訓崗位能夠實現專業教學目標。在現代學徒制指導下,學生到企業參與生產實踐,從崗位屬性上看,屬于“企業員工”,但是受工作經驗、知識水平等多種因素限制,該崗位仍然屬于“學習崗位”。因此,企業要與學校進行溝通,通過對具體實訓崗位進行改造與創新,從而使“學習崗位”與“生產實訓崗位”完美融合。(3)教學過程與生產實訓過程一體化融合。主要指的是將生產實訓與教學實際相融合,構建“校內教學(知識教育)——生產實訓(技能實踐)——校內(知識總結)”的一體化模式,實現礦物加工專業的校內教育與生產實訓課程的真正融合。
2.2 生產實訓課程教學環節
結合礦物加工專業生產實訓課程內涵和現代學徒制的特征看,當前該專業生產實訓課程以開發“學習型崗位”為切入點,通過篩選學習內容、歸納生產技能、分析崗位要求和優化教學方案四個環節,實現該課程教學的全面創新。(1)在篩選學習內容方面。主要是從工作崗位的特點出發,選擇合適的實訓內容,使其與專業教學相匹配。在篩選該學習內容時,要注重傾聽企業師傅的意見。比如在磨礦與分級知識學習時,要圍繞設備的工作原理和顆粒進出料粒度調控的相關原理和分級參數調控等內容開展。(2)在歸納生產技能方面。通過企業師傅與專業教師共同合作,以具體生產實踐崗位為依托,細致歸納、總結礦物加工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的各項工作技能,尤其要注重對工作崗位中隱含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進行總結,并對生產技能實施教學化處理。歸納生產技能,是對學生需要掌握內容的綜合概括和具體展開,是立足生產崗位實際需要對教學體系的優化,也是立足礦物加工專業生產實際,對實際生產需要的微觀、細化。(3)在崗位要求分析方面.通過對礦物加工專業生產實際進行分析、匯總,形成相關要求,從而來具體設計學習型崗位,如“破碎崗位”、“浮選崗位”等等。通過總結校內、企業內、行業內三方要求,獲得礦物加工專業實際需要的知識、實踐技能等信息,通過系統化概括和細致總結,從而形成有指導意義的《實訓手冊》。仍以磨礦與分級崗位為例,需要學生掌握磨礦與分級的工藝、設備維護、維修的相關原理和安全防護等等。(4)在優化教學方案方面。要結合生產實訓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詳細安排。通過對礦物加工專業的發展要求、技能和知識需要等內容進行分析,設置合理、可執行性強的生產實訓課程教學方案。
3? 結語
礦物加工專業教學創新過程中,使用現代學徒制模式對生產實訓課予以改革創新,立足生產實訓內容與教學內容相一致、生產實訓崗位與學習崗位相匹配、教學過程與生產實訓過程一體化融合等基礎原則,從篩選學習內容、歸納生產技能、分析崗位要求和優化教學方案等四個層面出發,構建“校內教師”+“企業師傅”兩元主體領導下的礦物加工專業現代學徒制模式,推動礦物加工專業人才培養活動實現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 曾元源,胡海祥.現代學徒制實施的三維透視:困境、表現及策略——基于四所院校的調研分析[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7,38(6):54.
[2] 劉麗娜,楊巍.全面提升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能力的戰略選擇——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特別報道[J].職業技術,2014,24(10):17-19.
[3] 張秀平,童紅兵,任文杰,等.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面臨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7(16):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