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蓉
【關鍵詞】 數學教學;簡便運算;教學效率;提升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9—0171—01
小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師的重要工作之一,而簡便運算能力是小學運算能力的基礎,因此,培養學生的簡便運算能力至關重要。可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重視簡便運算教學,并將培養學生良好的簡便運算能力作為自己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小學數學簡便運算教學效率的提升策略,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激發學生簡便運算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要對簡便運算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主動進行簡便運算。因此,教學時,教師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將生活中的實例引入課堂,讓學生體會到簡便運算的價值所在,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學生進行訓練時,教師不能和傳統教學中一樣,只出示一些枯燥乏味的算式,讓學生重復計算。要重視訓練形式的多樣性。筆者認為,可以將游戲引入課堂,讓學生在游戲闖關的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提升簡便運算的能力。當然,訓練的形式還很多,教師要根據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適時選用教學方法和訓練形式。
例如,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故事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喜洋洋、美羊羊一起上街給羊村的羊買衣服,商店的衣服上衣標價82元,褲子標價18元,他們一共需要買48套衣服。于是,他們便和灰太狼老板砍價。灰太狼老板表示便宜一些可以,但是前提是他們要和自己比比,看誰先算出48套衣服一共需要多少錢。如果喜洋洋、美羊羊的速度更快,就給他們便宜一點。喜洋洋和美羊羊欣然接受了這個挑戰,并在紙上列出了算式“82×48+18×48”。可是他們剛剛列出算式,灰太狼老板就已經計算出了正確的結果,這讓喜洋洋和美羊羊傻眼了。于是他們追問灰太狼老板是怎么算的,灰太狼老板告訴他們自己用了簡便運算。這樣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簡便運算的欲望,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加深學生對運算原理的理解
簡便運算不僅僅需要意識作為支撐,同時還需要掌握正確的運算原理和技巧。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時候雖然學生有意識簡便運算,但是卻常常容易出錯。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為學生對運算的原理理解不到位,對運算技巧的掌握不熟練所造成的。因此,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需要注意加深學生對運算原理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運算技巧,從而提高簡便運算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實際的教學中,對于“101×48” “99×48”這樣的簡便運算,可能很多學生一開始都不知道如何對其進行簡便化處理,甚至可能列出錯誤的簡便運算算式“100 × 48 + 1”、“100 × 48 - 1”,顯然如此運算所得出的結果肯定是錯誤的。為了防止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師應當適時指導學生復習乘法運算的法則、方法、意義,以鞏固他們對運算原理的正確掌握。一開始就明確“100 × 48 + 1”、“100 × 48-1”這樣的方法是錯誤的,認識到“101×48”等于100個48再加上1個48,“99×48”等于100個48再減去1個48,從而列出正確的簡便運算方法。
另外,由于學生對運算技巧的掌握不熟練,還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在“128-42-58”的簡便運算中,將簡便運算的式子列為“128-58-42”或“128-(58-42)”。顯然,前者不夠簡便,后者又是錯誤的。這都需要強化、加深學生對基本運算原理的理解,才能進一步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簡便運算技巧。
三、強化教學與生活之間的直接聯系
顯然,在現實的生活當中,如果學生要通過運算來解決問題,這對他們的運算速度就會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學生久久不能得出正確的運算結果,就體現不出學生的知識、素質與能力。所以,在簡便運算教學中,教師應當強化教學與生活之間的直接聯系,培養學生對簡便運算的實踐應用能力,讓學生提前了解現實生活中的簡便運算應用情境,并做好實踐應用的準備。
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教室模擬成為商場、小賣部,用書本、文具等作為商品,并標上售價、折扣,然后讓學生扮演買家與賣家,采取簡便運算的方法,進行應付、找零計算,看誰的運算速度更快、結果更準確。整個過程中,教師不用做過多的干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即可。如果雙方的運算結果出現了差異,則共同分析錯誤的原因所在,彼此指正。這樣一來,就直接建立起了簡便運算與學生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可以得到更加真實的訓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