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
摘 要:根據我國目前城鄉學校藝術教育的差距與不平衡現象,筆者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淺見,旨在縮小城鄉藝術教育差距,促進城鄉學校藝術教育均衡發展。
關鍵詞:城鄉;藝術教育;比較
當前,中國的發展與成就舉世矚目,全國上下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農民真正過上了好日子,幸福指數全面提高。然而,面對高速發展的經濟“快車”,發展相對緩慢的邊遠鄉村藝術教育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障礙。其遠遠不能適應和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與地方經濟發展速度呈現不平衡的狀態,與城市藝術教育水平之間呈現不平衡的狀態。本文僅以湖北省竹山縣藝術教育現狀為例,展開探討。
近年來,湖北省竹山縣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十堰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指導和全力幫助下,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切實改善。然而,縱觀竹山縣偏遠山區的藝術教育,其經濟發展速度與城市仍存在一定差距。竹山縣有143所小學,學生人數為46690人,專職音樂教師45人,其中,初級中學21所,學生人數為12908人,專職音樂教師16人。而在偏遠山村,全校學生總人數不足10人的學校很多,幾乎沒有專職藝術教師。例如,竹山縣柳林鄉民主小學,有一年級學生6人,二年級學生8人,沒有其他年級;竹山縣深河鄉兩道村教學點,有一年級學生6人,沒有其他年級;竹山縣樓臺鄉興旺小學,有一年級學生1人,沒有其他年級;竹山縣雙臺鄉花園教學點,有一年級學生9人,沒有其他年級。(以上數據截止時間為2017年12月)這足以看出藝術教師數量之不足。
竹山縣地處鄂西北大山區,山清水秀,人杰地靈,資源豐富,可謂人間仙境;竹山縣毗鄰世界名山武當山,是難得的風水寶地。無論現在還是將來,文化藝術都是引領竹山縣實現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我們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須預見到遠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據生產建設發展的需求,而且必須充分估計到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鄧小平同志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高瞻遠矚,從近期和遠期,現在和將來論述了長遠規劃和眼前建設的關系與意義,這對竹山縣創建更加美好的未來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竹山縣的藝術教育問題,筆者想到了自己留學俄羅斯期間的鄉村調查報告。俄羅斯領土面積達1700余萬平方公里,地大物博。其西北端的穆爾曼斯克(СеверМурманск)、東南端的東弗拉基米爾(Владивосток)、南端的伊爾庫茨克(Иркутск)、西南端的阿斯特拉罕(Астрахань)和新西伯利亞(Новосибирск)等一些邊疆偏遠地區之間相隔十分遙遠,完全是不同氣候下的另一個世界。然而,各地教育質量與莫斯科(Москва)和圣彼得堡(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等發達城市沒有兩樣。為了解決我國偏遠鄉村藝術教育的問題,需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網絡建設。鑒于此,筆者分析了偏遠山區藝術教育相對落后的原因,并提出對應的解決辦法和措施。
第一,偏遠鄉村多半處于山區地帶,人煙稀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藝術師資奇缺等,教育發展都會受到這些因素特別是交通因素的制約。所以,解決交通問題是首要任務。
第二,改變教育觀念。偏遠地區的人們,對孩子接受教育的觀念與城市存在差異,對于學與不學、多學與少學等方面的認識不夠深入,需要轉變教育觀念。
第三,缺乏藝術師資。制定引進藝術老師、留住藝術師資的政策,制定引進人才的優惠政策,緩解教師短缺問題。
第四,建立科學的藝術人才管理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鄉村藝術教師管理體制,實行“一把手”問責制。
第五,偏遠地區信息相對閉塞,要構建鄉村學校國際化信息教育平臺,實現內外信息暢通,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第六,藝術大師、專家和學者等專業人才有限。通過國際化信息教育平臺,觀看藝術大師及相關藝術名師的教育教學,彌補藝術資源不足,拓寬藝術視野,豐富藝術文化。
第七,課堂藝術活動有限。科學設計藝術課堂,豐富課堂內容,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第八,課外藝術實踐有限。豐富課外藝術實踐,積極參加和舉辦豐富多彩的藝術比賽、藝術交流活動及藝術創新活動,提高藝術實踐能力等。
第九,國際交流與合作受限。加強國際藝術交流與合作,實現藝術教育國際化。
第十,偏遠山區山高路遠,交通不便。需要運用科技手段,改變肩挑背扛的原始工作形式,實現教育現代化。
第十一,發揮政府職能。充分發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作用,從財力、物力、人力、技術等多方面給予支持,改善辦學條件,全面落實國務院和教育部關于《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指示精神。
第十二,采取搬遷等辦法實現鄉村人口集中居住。偏遠鄉村,人口居住相對分散,有必要實行人口集中居住辦法,既方便孩子上學,又便于教師管理等。
總之,要改變偏遠鄉村藝術教育現狀,縮小城鄉藝術教育差距,實現城鄉藝術教育均衡發展,需要積極探索新方法,合力攻堅,全面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解決偏遠鄉村藝術教育問題,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