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勇

【摘要】作者結合所在學校起始年級學生的組成特點、教師教學的實際困難和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嘗試利用導學案創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并對導學案高效課堂實踐中呈現的優缺點進行了分析和反思。
【關鍵詞】導學案;高效課堂;自主學習;探究與合作
一、實踐背景
本校是一所省級示范高中,所招收學生均為本區參加中考的初中生。但由于本區地處新城區,招收的學生既有來自城區的,也有來自農村的分配生,種種原因,使學生在入學時呈現出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特點。同時,不同初中學校畢業的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強弱不均,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也相差很大。以上這些問題使得起始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困難重重。針對這些不利因素,筆者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編制了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和創新分享的導學案,采用課前預習案、課中探究案、課后鞏固案及分層習題的形式,運用“預習-探究-鞏固”的循環教學模式打造英語高效課堂。
二、實踐思路
導學案主要由三個版塊組成,即預習案、探究案和鞏固案。導學案的實施遵循下列步驟。
每節課的前一天給學生發放預習案和探究案,鼓勵并要求學生或小組間相互預習、學習和探究,查找可以解決的問題的答案,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一到兩個問題并寫在預習案或探究案上,以待第二天的課堂上解決。
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全班對各小組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鼓勵其他學生積極發言,提出自己的思路,最后由教師解答疑難點。
課后,利用鞏固案組織學生進行課后訓練,讓學生對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反饋與升華,從基礎性學習向擴展性學習、提高性學習過渡,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提高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預習案的設計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課前的預習內容力爭做到針對性強,效率高。預習案的設置應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實際,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以基礎知識為主線,設置單詞拼寫、短語搭配及釋義、生詞猜測和困難句子分析等任務。課前預習案的設計使學生通過自主性或合作性學習,掃清自己在字、詞、句等基礎方面的障礙,提前了解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為第二天高效課堂奠定扎實的基礎。第二天的授課基于首日的預習,采取小組討論和合作探究方式,進一步落實基本的詞匯、短語和句型的掌握和運用,以求讓全班學生達到“共同基礎”。另一方面,針對學生提出的困惑性的問題,通過群組討論和教師講評,幫助學生進行歸納總結。
探究案的設置應結合本單元內容,設置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觀察,思考,模仿,修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產生主動學習的欲望。
鞏固案的設置盡可能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設置基礎鞏固(必做題)以及能力提升小測試(選做題),在讓不同層次學生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同時,也進一步激發學生學有余力的學習欲望。
三、實踐舉例
筆者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二單元“Reading”為例進行具體闡述。
(一)預習案
在對單元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等做了仔細的分析后,設計了課前的預習案。考慮到不同學生對于奧運會及奧運項目了解不多,在預習案中設置“Where did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Starts? Who could not take part in the Ancients Olympic games? Can you list five events of the Olympic Games? Who is your favorite athlete?”等難度不一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奧運會的有關知識背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羅列出本課時的基礎詞匯、短語、句型,如compete, medal, stand for, volunteer, regular, basis, slave, as well, replace等,鼓勵學生自行預習并掃讀課文,找出自己感覺困難的疑難點,與小組成員討論解決,并在預習案和探究案中寫下依舊未被解決的問題,為第二天的課堂任務做好準備。
(二)探究案
探究案的設計基于課標要求和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對于預習案的學習,以任務形式呈現。教師靈活掌控課堂,設置填充的形式(如下),引導學生對于課文進行閱讀和整體理解,掌握“共同基礎”。
Task 1:An outline of Pausaniass interview.
1.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are held ________.
There are?________Olympic Games; They are?________and?________.
2.In modern Olympic Games, athletes from anywhere?________?will be?________admitted as competitor.
3.Both ancient and modern Olympics have the same event as?________and there are more than? ? ? ? ? ?events in modern Olympic gam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or example.
4.Every country wants to hold the Games because it is not only??________ but also?________.
5.The motto of the Olympic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篇理念下的閱讀教學強調語篇結構和語篇語義的完整性,閱讀教學不能停留在對字詞和單句的解讀上,也不能停留在語篇表層信息的理解,要從語篇層面解讀文章的結構,探尋語篇語境下的深層意義(張獻臣,2009)。因此,探究案的設計要遵循難易結合的原則,讓學生從語篇的角度進行理解,方法上采用小組之間競賽的方式,力爭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進來,積極思考,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通過互助合作的學習模式,互相探究,形成答案。在完成課文的整體語篇理解之后,教師結合學生在預習案中提出的疑難問題,分別從課文的詞匯、句型、結構著手,對于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或討論中呈現的問題進行適時的補充和點評。探究案的設計,應著重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接下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基礎。
(三)鞏固案
向學生分發的鞏固案應結合本課的語言要點和詞組短語,鞏固案中的習題包括課文中簡單的詞匯、短語復習、詞組填空題等必做題,也有語篇填空、單句改錯等選做題。必做題的設定要增強針對性,目的是讓基礎較弱的學生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選做題的設定是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自我檢測,了解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通過分層設計題目,按照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適應他們進行自我評價的多樣化的訓練選擇。
四、實踐反思
反思自己利用導學案創建英語高效課堂的實踐,發現了其呈現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
(一)優點
1.基于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而設計的導學案比較合理,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嘗試、自我探究、自我發現和主動實踐等學習方式,形成符合學生自身特點的有效的學習策略。
2.導學案的設計顧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上的差異,考慮到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和不同需求,使學生對英語學習保持積極的情感,維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學生學習由被動轉向主動,并能根據學習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通過小組活動等方式,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體會英語學習的成功感。
(二)存在的問題
1.由于學生的學業負擔比較重,學習時間非常緊張,導學案里面設計的內容,特別是預習案和鞏固案的內容,學生并沒有能夠全部按要求高效地完成和落實。
2.由于教學班學生的層次差距過大,同時由于座位的編排問題,各小組分配不是很均勻,有些組優秀學生過多,有些組無領頭的學生,從而導致小組和小組之間學習效果不均衡,差距過大。
3.導學案有助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強化基礎知識,但優生時不時會覺得導學案上呈現的知識點過于簡單而導致學習的積極性不太高。如何讓優生積極參與,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能力是下一階段要思考的問題。
五、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擺在教師面前的現實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這就需要教師了解并創建高效的英語課堂。實施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英語課堂已經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盡管利用導學案創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實踐并非盡善盡美,但它有助于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優化教育教學方式,建立符合新課程要求的教學觀念;有助于教師轉變在教學中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組織者、幫助者;有助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孟衛麗.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之初探[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0):331.
[2]陳琳.英語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