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琴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對一件事物有了興趣才更愿意去學習它。小學語文的學習也是如此,如果想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激發學生對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創新教學方式,提高自身素養,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習興趣;個人素養;課堂導入;教學方法
想要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教師首先就要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語文教師不僅要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而且要在課堂上優化課題的導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一、不斷提高教師的個人素養
(一)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用師愛去感染每一位學生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熱情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溫暖,以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端正自身的態度,關心愛護學生,把每一位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當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教師應該耐心地為其講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信任教師,最終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最后,教師應該利用有效的時間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上的動向,幫助學生制訂符合自身條件的學習計劃,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讓學生更加熱愛語文。例如,某位學生最近總是在同類型的問題上頻繁出錯,這時教師就應該主動與該學生溝通,了解具體情況,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從而讓該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這一知識。
(二)教師應該提升自己在課堂上的教學形象
首先,教師要時刻注重自己的形象。一個好的形象必然會給學生留下很好的印象,如果一個教師整天邋邋遢遢,可能會讓學生產生厭惡的心理,甚至會使學生抵觸自己的課堂教學。
其次,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模范帶頭作用。俗話說,教師具有示范性,學生具有向師性,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學生的模仿范圍中,良好的教師形象可以幫助學生養成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最后,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教師的情緒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好壞。例如,教師在課后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非常糟糕,但在課堂上無法平復自己的心情,甚至將自己的負面情緒發泄到學生身上。這樣做不僅會影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而且會影響到本堂課的教學效果。作為教師,在課堂上要隨時保持良好的心情,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態。
(三)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教師文化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水平,文化素養越高越有助于透徹地了解重難點知識,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應該如何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呢?
第一,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豐富語文學科的知識。第二,對于學校組織的專業課培訓積極參加。第三,激發自己的求知欲,不斷探索新的知識。第四,教師應該轉變為社區型的開放教師,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中。
二、優化課堂導入
眾所周知,在現在的教學中,教師最常用的導入課程的方法就是直接導入法,也就是說在開始上課后就直接導入本節課程的學習內容。這種導入不新穎,沒有一點樂趣。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該在課堂上豐富導入方式,具體方式如下。
(一)故事導入
小學生比較天真幼稚,大多數小學生都非常喜歡聽故事,尤其是那些神奇的童話故事。如果教師在課堂開始之前以故事的形式導入課題,必然會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具體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根據相關的教學內容,通過互聯網或者相關的書籍搜集與課題相關聯的故事,以此來導入課題,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故事帶來的樂趣,從而加深他們對語文知識學習的喜愛。第二,教師可以在教室的板報上設置一個故事角,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搜集有意義的小故事寫在板報上和大家分享。第三,教師可以開展與故事有關的交流會,讓學生根據自己學習的內容去搜集有關的小故事或者發散思維去編寫小故事,并與老師、同學們一起分享。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
(二)歌曲導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歌曲導入本節課。例如在《小書包》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或者自己歌唱《上學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學習狀態。
(三)旅游導入
針對一些關于景點的課文或者課文中提到的某些著名的城市,教師在課堂開始之前可以通過詢問學生去過哪些地方旅游來導入課題。小學生都比較喜歡玩,當教師以旅游導入的時候,學生的興趣會大大提高,也可以提升本堂課的教學效果。
(四)聯系舊知識導入
在教授學生新知識的同時,教師還應該帶領學生聯系之前學習的舊知識,溫故知新。也就是說,通過溫習舊的知識從而學習到新的知識,在溫習的同時可以更好地增強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親切感,讓學生感覺不到陌生,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創新教學方法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喜愛之情。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設置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問題,且這些問題必須是小學生喜歡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樂趣。
小學語文在小學所有科目中是最基礎的科目,學好小學語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初高中語文課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小學生都喜歡被夸,一句表揚的話足以讓他們興奮很久,教師的表揚可能會讓學生之后得到更好的發展。表揚分為很多種,對于一些學困生可以進行激勵性的表揚,比如“你的想法真獨特”“其實你已經很聰明了,老師相信只要你再多一些努力,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等。這樣的評價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使學生愛上語文課。所以,教師應該用心呵護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公平對待,讓學生健康成長。
四、結束語
總之,想要提升語文教學效果,就應該激發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相信只要教師肯創新,肯用功,一定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劉秀池.淺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7,20(20):83-84.
[2]張開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學周刊,2018(0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