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
【摘要】會計單項模擬實訓是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中重要的一環。目前本課程普遍存在著實訓內容不夠完整,教材落后,仿真性不夠等問題。文章從校企合作的角度對以上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和保障措施,并試圖做出一些新的嘗試。
【關鍵詞】會計單項模擬實訓;教學改革;校企合作
會計崗位的特殊性決定了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在實踐教學體系中,單項的有針對性的模擬實訓是整個體系的基礎環節之一。會計單項模擬實訓是以會計基本理論的各個章節為一個單位展開,針對性地解決學習過程中某一個方面的實務操作問題。本課程對于幫助學生“做中學,學中悟”,真正掌握專業知識和技巧,形成初步的職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在會計專業的教學實踐中,會計單項模擬實訓中普遍存在教學模式落后、實訓資料理論化等問題,導致學生遇到實際問題仍無法變通,難以學以致用。要從本質上突破單項模擬實訓課程的瓶頸,需要在學校有限的教學資源之外,加強校企合作,充分引入企業因素,以走出困境。
一、當前會計單項模擬實訓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實訓內容不完整
1.環節缺失。我校會計單項模擬實訓具體內容包括賬簿啟用、期初建賬;會計憑證的填制;賬簿登記;期末清查、對賬、結賬;會計報表編制等。可以看出,課程偏重會計核算職能,對會計監督職能的體現很少。這種環節的缺失導致實訓與企業實際脫鉤。比如在企業實際運作中,原始憑證的審核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一環,但是在單項模擬的實訓中,實訓業務往往是從提供正確規范的原始憑證開始,或者即便有提供錯誤的原始憑證也是呆板的理論性的錯誤,無法充分體現實際工作中原始憑證審核環節的錯誤多樣性的特點。這導致學生只注重借貸科目和借貸金額的準確性,忽略了實際業務中憑證審核的重要性。
2.企業類型單一。對會計專業來說,就業才能體現教學的真正價值。因此,應該從就業的角度細致考慮每一個工作要點。目前,單項模擬實訓普遍采用制造業的經濟核算,而事實上我院學生就業方向往往是商業、服務業、電商企業等方向,因此實訓內容缺少就業的針對性,僅僅練習傳統的制造業企業的會計核算是遠遠不夠的。
(二)實訓教材落后
1.理論化。以會計練習補充企業名稱,做成簡單單據后進行實訓操作;或者雖已盡量按照真實的業務資料來編寫,但是仍停留在內容格式的模擬上,和實際資料仍有較大差距,這是現階段單項模擬實訓存在的普遍問題,教材化、作業式的實訓任務會讓學生接觸到復雜和靈活的實際業務后無從下手。
2.滯后性。實訓的資料在時間上相對滯后,往往會在幾年內使用同樣的會計資料,缺乏靈活性和時效性;加之近年會計政策的變更較為頻繁,滯后的實訓資料反而會給學生不良的甚至錯誤的引導。
(三)實訓環境和流程仿真性不夠
目前我院的會計單項模擬通常是在會計手工實訓室進行,實訓室區別于普通教室,可以分組進行業務的操作,但是和真實的企業環境還是有著非常大的距離,再加上記賬憑證、賬簿等管理混亂,學生更無法把自己置于真實的會計人員身份上去。以“錯賬更正”環節為例,出于實訓的模擬性,很多學生在出現錯誤的憑證和賬簿后往往不是考慮如何以現有的錯誤為基礎進行更正,而是首先選擇更換憑證和賬頁。這是因為工作環境不夠真實,無法訓練出真正的會計崗位的操作和思維模式。
以上在單項模擬實訓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都折射和反映出高校會計專業單項模擬實訓工作的理論化、機械化,與實際會計崗位脫軌嚴重。因此,引入企業因素,加強校企合作勢在必行。
二、校企合作下會計單項模擬實訓課程的改革思路
(一)教學模式加入“企業因素”
傳統的“教師演示,學生學做”教學模式顯然無法適應實訓的要求,因此需要多方面引入具有企業因素的教學模式。具體可以采用拍攝大量企業會計實踐工作視頻,用視頻再現公司會計崗位業務狀況和實際操作的關鍵環節(如會計資料裝訂環節);聘請一線會計員工進入課堂授課,為學生講授自身的經驗總結和實際的操作案例(如原始憑證審核環節);將學生帶入企業實地參觀等。這些都將為實訓加入更多的企業因素,強化對會計人員工作狀態和實際業務的理解。
(二)校企共同開發實訓教材
企業提供真實的具有代表性的實訓資料和必要的師資支持,由企業教師和學校教師共同開發實訓教材。企業教師分析歸納企業實際需要的專業技術能力作為實訓的重點和關鍵項目,然后以預定的會計期間(一般選取某年12月前一兩個月到后一兩個月)作為挑選業務的范圍,將企業實際業務資料進行復印、整理,加以技術性處理(以避免泄露企業商業機密),然后以具體項目的形式進行編輯、匯總,形成教材。
需要注意的是,教材資料務必符合以下要求。一是業務要全面,首先各類企業的業務都需要提供,其次需要審核的原始憑證、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的確定等內容都要涵蓋在內。二是提供的單據要盡量豐富,除了常見的簡單的增值稅發票、支票存根等,還需要給學生提供進賬單、出入庫單甚至購銷合同等輔助資料,需要審核的原始憑證包含的問題也要具有多樣性。三是適時更新,根據需要不定時對資料進行更新,以符合時效性。
(三)建立仿真實訓室
建立仿真實訓室,模擬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并不僅僅是提供和企業一樣的桌椅工具等,更重要的是要模擬出企業真實的工作氛圍和崗位標準。首先,由企業參與實訓室的設計、布局和建設,達到環境仿真。其次,制度和規章仿真,如賬簿登記錯誤必須嚴格按照企業實際的更正方法進行更正,而不能簡單地向老師要求一張新的賬頁。再次,需要輔以模擬的崗位獎懲制度,如在分組的實訓過程中,規定每個人某個環節的工作失誤會導致整個團隊的積分降低,影響到最終的實訓成績。
三、課程保障
(一)校企共建師資隊伍
教師在實訓中發揮積極作用的前提是自己必須具備較強的實務操作能力。為達到這一目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專任教師定期下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如果企業由于會計崗位責任的特殊性無法安排具體業務給教師,則可以隨同企業中的技術骨干跟學操作技能和經驗,這也可以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比如我院會計專業教師每年的6月到9月分批到上海翼伽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進行下企業實踐。事實證明,真正做過企業實務的教師在專業視野、授課素材、教授思路和方式上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2.建立兼職教師數據庫。選擇時間上有保障的企業會計人員作為會計實訓兼職指導教師參與實訓課程的授課。
3.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一對一幫扶制度,優勢互補,共同提高,從而形成一支專兼結合、經驗豐富的“雙師型”單項模擬實訓教學團隊。
(二)“引企入?!蹦J健a性實訓基地建設
建立生產性校內實訓基地是典型的“引進來”模式,可以為會計單項模擬實訓提供穩定的實訓資料、師資和設備支持。我院同上海翼伽公司共同建立了生產性校內實訓基地,學校免費提供場所、設備和其他辦公條件,企業為教學實踐提供必要的支持。
上海翼伽公司業務范圍寬泛,從第一產業到第三產業所有類型的企業日常經濟業務都有所涉及。此實訓基地承接了上海翼伽公司部分代理記賬業務,對我院的會計實訓課程幫助甚大。比如可以為單項模擬實訓提供各類企業隨時更新的、完全符合會計各項政策變更的實務資料;負責此基地指導的企業教師不定期地幫助進行單項模擬實訓的授課業務;部分實訓項目完全可以隨時在此基地進行實際操作;除此之外,還可以帶領學生到實訓基地參觀實際做賬流程,查看真實裝訂后的企業憑證、賬簿和報表,甚至在教師指導下完成簡單的“真賬實訓”。這些都可以讓學生鍛煉專業能力,檢驗自身學業的弱點,并帶來最真實的會計體驗。對于無法抽出相對集中的時間去企業掛職鍛煉的教師,也提供了接觸真賬,提高操作能力的機會。
四、其他嘗試——手工和電算化結合實訓
我院單項模擬實訓采用的是手工賬務處理形式,手工賬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從本質上認識“賬從何來,賬為何物”,而企業實踐又要求學生使用會計電算化,掌握現代的“如何做賬”。因此,可以考慮在會計單項模擬實訓中綜合手工賬和電算化兩種方式,校企雙方合作編寫適合同步教學的教材,分別運用手工和電算化兩種方法完成實訓,并形成兩種會計數據檔案。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實訓過程中不斷思考和理解兩者之間的關聯和區別,融會貫通,加深對會計循環的理解。
【參考文獻】
[1]譚慶,楊榮明.基于“兩線三段三能力”模式的會計實訓教學體系改革探索[J].會計師,2014(12):66-68.
[2]婁晴.高校基礎會計實訓的困境與對策研究分析[J].納稅,2018(17).
[3]郭玥.財務會計實訓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J].納稅,2019(01):130.
[4]鄧英飛.基于校企合作的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施[J].池州學院學報,2018(01):153-157.
[5]杜小桃.校企合作背景下會計專業實訓教學模式構建[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