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贊
【摘要】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必須擁有較高的職業技能水平,同時還必須能夠展開對學生職業素養、專業知識的培訓,因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都屬于“雙師型”教師。文章針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現狀進行評價,提出了培養高素質“雙師型”教師教學隊伍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隊伍;教學水平;提高策略
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一是教師必須具有職業素養,才能夠一視同仁地對待中等職業技術教學中不同個性的學生,從而尊重其個性化發展展開教學活動。二是教師必須擁有較高的職業技能水平。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育學生的某一職業實踐應用能力,使其能夠更快更好地進入到社會生產活動中。教師必須發揮職業技能,引導學生職業能力發展。
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教學水平的發展現狀
總的來說,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發展都不太樂觀,師資力量的配備情況更是不忍直視。當前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育管理活動中,教師的招聘管理是參照企業的人才招聘方式展開的,即通過面試就可成為一名學校教師。這種招聘方式下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往往是不具有教師從業資格的,教師缺少心理學、教育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在展開中職教育活動中,無法根據教學理念展開教學設計,而僅僅是參照前人的教學經驗以及自己的工作經歷直接展開課堂教學活動。
另外,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由于教學管理制度不規范,而教學課程安排又參照高等職業院校展開,因此教師有較多的時間是沒有課的,此時教師和學生都處于輕松的狀態,無法利用該空白期展開自我能力的提升培養。總體上說,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教學水平存在先天不足后天缺失的情況,嚴重影響著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教學水平所需的基本元素
影響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的因素具有一致性,但是由于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學的特殊性,在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活動中必須重視該特殊性。總結歸納教師教學水平的影響因素,旨在為提升其教學水平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職業道德
歸根究底,教師也是一種職業,因此從事教師工作完成教學活動不可避免地要求教師擁有職業道德素質。當前組成教師的職業道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是教師的師德,即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憑借優良的品行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利用美好的語言來教育學生,利用高尚的心靈來感化學生。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而言,教師對其的教育還必須包括對其生活上的引導,使其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二是教師這一教學育人崗位的特殊性。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教師必須能夠確定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只有如此才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從學生的根本需求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來展開教學活動。同時教師還必須能夠將自己的職業定位為學生生活發展中的引路人。由于中等職業院校學生處于未成年的階段,其前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展開半封閉式的學習活動,從法律上來說,是家長將監護權暫時轉移到了教師手上,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扮演著學生監護人的角色。因此,教師只有正確認識自己的職業地位,才能夠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職業道德素質情況,繼而才能實現對自身能力的提升。
(二)職業技能
影響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因素是教師的職業技能。對中等職業技術院校的教師而言,構成其職業技能的元素有兩點。
第一是教師的教學技術,主要是指其擁有心理學、教育學知識,能夠按照教學理念和教學大綱有序地展開教學活動,并且做好對教學活動中的學生管理和教學管理活動。
第二是中等職業技術教師必須擁有職業技能,即教師擁有其所執教的學科的從業經歷,如此才能夠在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經驗。
因此,在提升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教學水平活動中,必須能夠采取措施對上述提到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展開培養,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專業性,使其能夠完成高質量的教學活動。
三、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教學水平提升的策略分析
通過分析可知,影響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教學水平的主要因素是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水平。因此,只有從根本上加強對教師的職業道德培訓,提高其職業技術水平,才能夠讓教師自覺主動地參與到教育培訓活動中,展開終身學習,在教學活動中能夠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差異化發展,參照教學新理念創新優化教學方式,從而展開高質量高效率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課堂教學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可以從以下幾個渠道入手。
(一)加強教師職業素養宣傳教育
加強教師職業素養的培育,第一是要求在全社會范圍內展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使得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能夠提升自己的師德,在教學活動中以身作則,打造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活動。
第二是要求對在職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展開職業素質能力的考核評價,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營造一個良好的職業道德培養環境。即學校管理隊伍在展開教師的招聘、培訓管理等活動時,能夠將職業道德當作指標之一,從而吸收具有較高職業素養的人員參與到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活動中。
(二)完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管理制度
目前,教師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不足導致其教學水平不高,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中等職業技術教師的管理水平不高,教師在工作中懶散,沒有職業規劃,缺少教育專業培訓等,因此,必須從根本上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管理。當前,必須以完善中等職業技術教師的管理制度為主要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是建立健全中等職業技術教師的招聘管理制度,確保所招收的教師具有教師職業技能和專業技能,并且所招聘的人員必須能夠在崗培訓三個月方可以到崗展開教學。通過完善新教師招聘管理制度的方式,完善整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隊伍的建設。
第二是完善教師的教育培訓制度。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是為社會生產服務的,在社會生產活動中各行業的創新發展速度較快,只有在學校環節中加強教學內容同社會實際應用之間的聯系,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如引導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面向社會,了解企業用工需求,加強同企業之間的聯系,確保教師掌握最新的行業資訊水平。
第三是建立健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的評價考核制度,通過導入績效激勵的方式,讓教師重視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并采取一切可采用的方式方法自我學習,自我提升。在系統化的教學考評制度中,教師教學的具體情況能夠得到一個定性定量化的評價。如有的教師擁有足夠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術能力,但是在教學活動中,由于為人較為古板,因此不會嘗試使用創新性的教學手段,導致整個課堂氛圍較為低迷枯燥,部分學生的學習動力不夠。對此,必須讓教師明白課堂教學活動要以學生個性化發展為主,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手段或教學模式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打造高效課堂。
(三)提升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地位身份
眾所周知,當前社會對于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認識是片面的,很多人覺得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不需要擁有專業的教師資格證書即可從事教學工作,因而一些專業的教師無法前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任教,這從根本上導致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教學水平較低,教學能力較差。因此,必須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片面看法。
第一,加強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社會地位的宣傳,從而提高全社會對該類學校的重視程度,為中職教師提供一個較高的身份地位,減少其因為生活壓力等所帶來的教學水平不足的問題。第二,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確保為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提供足夠的激勵。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學活動中,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不僅對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于學校擴大發展規模,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針對當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學活動中師資人數不足,教學水平不高等問題,首先要能夠從根本上展開教師招聘制度建設,從而全面提升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師資水平;其次是能夠展開對教師的能力和職業道德素質的培訓;再次是制定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體系,確保教師的教學能力能夠符合學生的需求,而非盲目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富逵,郭永輝.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實踐與探索——以郴州綜合職業中專學校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7):22-23.
[2]周蘊.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現狀及對策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8.
[3]解明.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8.
[4]飛云倩.天津市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及其對策研究[D].天津: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