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健
摘 要: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決定著學院教學質量,評價考核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的重要問題,本文對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評價考核存在的如考核指標不健全、學院重視度不高等問題進行分析,并指出相應的改進方法,補充完善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考核評價。
關鍵詞:民辦高職;雙師;考核評價
當前高等教育迅速發展,民辦高職教育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并在職業教育的舞臺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國民辦高職院校屬于企業,教師是這個企業的主要資源,更是主力軍,高職院校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要目標,“雙師型”教師在培養學生方面,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存在教師結構中間小兩頭大、教師流動性大、教師考核評價不完善等問題,筆者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對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的考核評價進行了研究
一、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現狀
(一)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師資隊伍穩定性差
筆者前期對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現狀進行調研,發現,民辦高職院校教師社會地位不高、福利待遇差、工作任務重、教師評價激勵政策不完備等特點,大多數新評定的“雙師型”教師會跳槽到其他單位。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待遇與公辦院校教師相比,差距較大。限制了民辦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發展。
(二)民辦高職院校缺乏專門的教師評價考核機構
民辦高職院校不像公辦院校,有固定的組織機構,對教師的考核評價有相對穩定的考核標準。有些民辦高職院校雖有相應機構,但工作人員流動性大、崗位調動性大,造成業務的不熟悉甚至耽擱,對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考核評價造成一定偏差。
(三)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激勵機制不完善
民辦高職院校雖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民辦高職院校對“雙師型”教師重視不夠,靠教師自覺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大多數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福利待遇和普通教師相差不大,筆者對山東部分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福利待遇進行調查,發現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數量少,福利待遇與普通教師相差不大,有的院校僅以提高幾元錢課時費為主,甚至有些院校“雙師型”教師福利待遇與普通教師一樣。
有些民辦高職院校對“雙師型”教師的考核評價,僅為常規考核,如課時量、授課情況、平時表現,不能體現出“雙師型”教師的特點,忽略了其專業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考核與評價,這導致有些“雙師型”教師僅完成日常工作,缺乏實踐性與創新性。綜合來說,導致“雙師型”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
(四)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評價、考核指標不健全
民辦高職院校對教師考核大多沒有統一標準,有些考核也參照公辦院校的考核指標,主要體現在德、勤、技、能等方面,如常規工作完成情況、應用研究、師德師風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合理,如公辦院校教師一般周課時為6-10,而民辦高職院校教師周課時為12-18,甚至有些學院為節省開支,減少教師數量,部分教師周課時達到24-27.教師將大部分精力用于完成常規授課,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搞應用研究,此項考核時得分就會偏低,造成考核不全面,也打擊了教師工作積極性。
二、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考核評價對策
(一)成立專門考核評價部門及人員
民辦高職院校在制度、機構設置上雖然存在著不足,但一直在發展,民辦高職院校可設立“雙師型”教師評價考核部門,也可分兩級管理,學院設置總的監管部門,二級學院分管,學院監管部門將考核明細分解到二級院系,二級院系根據教師數量、教師結構、專業建設設置二級院系考核要求,制定二級院系“雙師型”教師考核評價標準,分月考核,學期末總考核,對考核結果及時反饋,逐漸建立機構合理、評價全面、業務精通的“雙師型”教師考核評級部門。
(二)完善管理,建立多元化“雙師型”教師評價指標
構建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評價指標,優化“雙師型”教師師資隊伍,提高“雙師型”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提升“雙師型”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主要考核“雙師型”教師的師德師風、教學能力、應用研究及實踐能力,每個評價指標分設二級考核指標,并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每個評價指標設置不同的權重,對不同級別的“雙師型”教師如初級、中級、高級按照評價標準計分,將評價結果作為教師績效獎勵和崗位聘任的依據。
(三)改進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考評
1.堅持多種評價方式并存的考評方式
對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采用診斷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等形式考評,如考核教師的職稱、學歷、科研、技能等方面。“雙師型”教師對自己進行學期前后的能力進行自評。對“雙師型”教師注重過程性評價,建立一種全程的、動靜結合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及時將結果反饋給教師,讓教師在過程中成長,對“雙師型”教師在過程性評價同時,實時監督、檢查、掌握教師發展動態。在平時考核基礎上,在學期末,由二級院系或學院主管部門對“雙師型”教師再考核,對“雙師型”教師進行多種多種評價方式并存的考評方式,優化評價方式。
2.建立多種并存的“雙師型”教師考評方式
考評方式主要包括同行評價、行業專家評價、學生評價、企業評價、實踐能力測評等。
學生評價:“雙師型”教師授課情況的好壞,學生是第一評價人,學生是教師認真授課的第一受益人,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也是最直接、最有依據的,學生可以對教師的授課方式、授課效果、職業素質等方面進行評價。同行評價:“雙師型”教師之間可通過聽評課,對雙方進行評價,在評價同時促進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學習,共同進步。行業專家評價:行業專家掌握著這個行業的前沿技術、先進知識,行業專家是學校先進知識及技術的載體,是“雙師型”教師考評的重要群體之一,行業專家有著豐富的行業經驗和教學經驗,在評價“雙師型”教師時,不僅要看其教學能力、教學素質、專業知識能力及專業技能能力,同時還要從其他不同方面綜合評價教師,如“雙師型”教師科研能力、對學校的付出與貢獻等,行業專家的評價結果,更具有說服力。企業評價。“雙師型”教師已培養技術能力的強、專業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檢驗人才是否合格的關鍵就是看學生就業后的工作能力,企業評價“雙師型”教師在評價方式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可以間接評價“雙師型”教師能力,并可逐步完善以學院為主體、行業專家、企業評價的多元化評價方式
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建設培養是現在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要點,是高職院校管理實踐中的重大課題研究。“雙師型”教師的考核評價更是其建設不可忽視的,構建合理、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提高其服務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對民辦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民辦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考評體系,以滿足高職教育發展需要,更好的服務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穎.“雙師”教師隊伍建設視閾下高職院校的教學督導機制創新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33)
[2]周愛仙,趙德艷.“雙師素質”教師培養監控級評價體系[J].科教導刊,2015(6).
[3]徐學蘭.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問題探究[J].教育探索,2012,(12).
[4]王道權.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機制探討[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