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燕納 古翠鳳
摘要:英國政府為促使本國現代學徒制發展,從開征學徒稅、給予青年學徒經費援助、加大對小型規模企業的經費投入、給予貧困地區更多關注四個方面入手,實施了新經費制度,旨在提高企業參與的積極性,調動各方資源提高學徒培訓規模與質量,這對我國完善現代學徒制法律法規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英國;現代學徒制;經費制度;啟示
中圖分類號:G719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19)10-0080-05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今時代,職業技術教育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形態,其地位日漸重要,而現代學徒制作為新型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英國現代學徒制自1993年確立以來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英國政府把這一計劃看作是“振興職業教育與培養體系的國家行動計劃”。由于現代學徒制的推廣得到政府的大力鼓勵與扶持,因此,參與學徒制的人數逐年上升,年齡層次由最初的青少年人群逐漸擴展到中老年人群,參與企業也由最初的國企或者大型企業逐步擴展到私企與小型企業。據統計,自2014年英國政府頒布新的學徒制經費政策,2015年在《英國學徒制 :2020年發展愿景》一文中提出2017年向雇主開征學徒稅以后,參與現代學徒制的企業與學徒熱情高漲,2013—2014年大約有440 400名新學徒參與學徒培訓,前后相比增加了57%,2014—2015年的學徒參與總人數達到871 800人,創下同年參與學徒培訓的人數歷史新高;而雇主對學徒制項目滿意率從2014年的83%提升到2015年的87%,超過半數的雇主認為,學徒培訓提高了企業生產力、產品或服務質量、員工保留率等[1]。
當前,英國學校教育制度主要為雙軌制,從中世紀開始英國人就崇尚紳士教育,職業教育的地位低于普通教育,因此,為了推廣現代學徒制,提高職業教育在民眾心中的地位,英國政府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例如頒布相應法律法規,加大經費投入,吸引企業與學徒參與現代學徒制,利用媒體宣傳方式,在每年的國內職業教育宣傳月向民眾科普學習職業教育的益處等,以此努力提高職業教育的地位。英國本土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我國有許多相似之處,而我國當前還未建立起符合國情的學徒制財政政策補貼制度,因此,本文主要通過研究英國現代學徒制經費制度,以期吸取經驗,從中找出適合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方法,讓現代學徒制在我國的推廣更為順利。
一、英國現代學徒制新經費制度推行緣由
(一)英國職業資格培訓質量同比世界發達國家相對較低
據相關調查,英國GDP每小時生產力同比世界其他發達國家處于較低水平,如2015年英國工人每小時的工作產出比德國、法國、美國分別低21%、22%和23%[2];而本國年輕人的讀寫水平、計算能力與實踐水平也低于其他發達國家。雖然2006年英國政府出臺了《利奇技能培訓評估》等一系列政策,加大對中級學徒制的投入力度,旨在調動雇主積極性,提高各層次勞動者的技能水平,從而加強本國職業培訓質量,但是投入與產出差距較大,經濟效益回報低;再者,即使中級學徒制參與人數逐年上漲,但是所培養出的人才綜合能力還遠遠達不到一些技能型崗位的要求,因此英國政府根據本國國情,為調動企業雇主培訓熱情出臺了新的經費制度。
(二)企業投入與所得利益不成正比致使其參與熱情不高
企業作為現代學徒制培訓的主體之一,在人才培養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據英國相關學者調查發現,大部分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熱情并不高,有的雇主認為,學徒制各類規定的條條框架與自身崗位實踐不符,不僅限制了自身工作自由,而且所培訓出來的學徒質量不高,不具備從事該崗位的核心能力;有的雇主則表明,學徒制反復修正的培訓內容與培訓方法過于浪費時間,不利于企業工作的正常展開;也有的雇主認為,雖然學徒在進廠實習培訓時已簽訂用工合同,但合同到期后學徒的流動性大,花費大量精力與資金所培養出來的核心技能型崗位的學徒流失,易對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究其根本,致使企業雇主不愿參與現代學徒制的最主要原因是企業自身的投入與所得利益不成正比,從而使得企業在學徒制培訓過程中熱情不高,參與意愿不強烈。因此,調動企業積極性成為攻破英國現代學徒制瓶頸的關鍵因素之一。
(三)高新產業崗位人才短缺
英國當前學徒制等級可分為青年學徒制、前學徒制、學徒制、高級學徒制與高等學徒制五個級別,其中前三個級別可以歸類為中級學徒制,為英國現代學徒制學徒的入門學習階段。據相關數據統計,英國現代學徒制招生比例最大的集中在中級學徒制,每年招生總額維持在53%以上,其次招生總額從高到低為高級學徒制與高等學徒制,高等學徒制招生總額在2011—2016年之間所占比例不超過5%。近兩年,由于英國政府在政策上的傾斜與普職融通橋梁的搭建,高等學徒制的招生比例有逐年上漲趨勢。
在工作種類分布上,中級學徒制排名前五的專業分別為商業、政府和法律,健康公共服務和關懷,零售與商業企業,工程和制造技術,建筑規劃與建筑環境;而高等學徒制排名前五的專業分別為健康公共服務和關懷,商業、政府和法律,信息和通信技術,工程和制造技術,零售與商業企業,其中信息和通信技術、工程和制造技術所占比例分別為6.8%與2.44%[3]。從工種上可以看出,中級學徒制培養的人才多集中在服務業,高等學徒制則集中在服務業與高新產業上。由于高等學徒制培養規格等同于普通教育中的碩士研究生,對于人才的核心技能水平要求高,再加上自愿選擇高新產業類專業的人數少之又少,因此最終能夠獲得高等學徒制NVQ(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證書的人也十分稀少,致使英國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中存在高新產業崗位人才短缺的現象。
二、英國現代學徒制新經費制度
(一)加大經費投入并開征學徒稅
英國政府從2017年起對全國參與學徒制的培訓單位開征學徒稅,對象有企業、公共部門、學校等,企業為學徒稅征收的主要對象,學徒稅根據培訓單位的性質不同所征收的額度也不同。例如,年度員工工資總額超過300萬英鎊的企業需每年向國家上繳學徒稅,這筆稅額占企業或企業聯合體全年總雇員工資的0.5%;對于上繳學徒稅的企業,政府會通過補助的形式,給予上繳學徒稅的企業1.5萬英鎊補貼,這筆費用按月支付,國家會通過企業上繳學徒稅的在線繳稅系統(Pay as You Earn,PAYE)按月返還到企業賬戶,用以鼓勵企業學徒培訓。除此以外,對于上繳學徒稅的企業,國家每月還將額外補助學徒稅10%的補貼。例如,某企業一年雇員工資總額為400萬英鎊,那么它需上繳2萬英鎊,減去國家補助的1.5萬英鎊,實際企業只需繳付超過300萬英鎊多出部分的0.5%;而企業上繳的學徒稅將存放在企業的數字賬戶中,若一個企業的數字賬戶余額有5 000英鎊學徒稅,國家將打入學徒稅10%的金額即500英鎊到該企業數字賬戶中。企業所上繳的學徒稅,在消費方面自身有著絕對的支配權,但學徒稅只能用于企業學徒培訓或支付給負責培訓本企業學徒的培訓單位。
對于未到達征收學徒稅標準的企業,英國政府也有相應的經費政策補貼。在學徒培訓上,英國政府會給予企業90%的經費補貼,企業只需支付剩余10%的培訓經費,對于超出經費培訓標準的剩余金額則由企業自行承擔。
(二)給予青年學徒經費援助
當前,英國學徒制培養層次中,16~18歲的青年學徒約占比5%至6%,為了加強普職融通,擴大中級學徒制的培養規模,吸引更多中學畢業青年參加現代學徒制,英國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經費給予青年學徒援助。
首先,在英國現代學徒制培養中,18歲以下的學徒培訓經費由國家負責,19~24歲學徒培訓經費由國家和企業各承擔一半,25歲后的學徒國家酌情根據地區情況與企業實力進行培訓經費補貼。除此以外,為保障學徒合法薪酬,提高學徒參與熱情,國家還出臺了相應法律明確規定學徒實習薪酬每周不低于95英鎊。
其次,學徒在讀期間可以根據自身家庭、學習與工作情況申請學徒助學金。16~19歲學徒助學金主要為以下兩個類別,即弱勢學生助學金與酌情助學金。兩種助學金的評判標準與資助金額不一樣,弱勢學生助學金主要根據該學生的在校表現與收入情況評定,一般最高標準為1 200英鎊;而酌情助學金則由學校與企業雇主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決定金額大小與用途[4]。
(三)加大對小型規模企業的經費投入
小型規模企業是學徒制培訓的重要主體之一,被英國政府看成是幫助青年學徒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重要角色。為了調動其參與的積極性,英國政府投入大量經費,完善學徒制經費框架,保障各方利益相關主體能從中獲益。
新經費政策規定,雇員不超過50人(包括50人)的企業,其16~18歲學徒培訓的所有經費由國家提供,若有超過培訓標準經費線的高出部分,則由企業自行承擔[5];此外,政府還將對過去一年沒有招聘學徒、企業員工不足50人、未達到上繳學徒稅的企業提供16~24歲學徒津貼,企業可以出示相關證明,為企業中符合申請條件的學徒申請每人1 500磅的學徒津貼,每個企業最多有5個補助名額。
此外,對于承擔16~18歲學徒培訓的企業或機構,英國政府額外提供超過培訓經費20%的補貼,這筆錢將通過培訓機構打入雇主數字賬戶中,確保小型企業青年學徒培訓的數量與質量。
(四)給予貧困地區更多關注與經費支持
英國政府根據相關理論與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將全國27%的地區劃分為貧困地區。對于貧困地區而言,高額的學徒培訓費用、不透明的培訓機制與繁雜的學徒經費框架制度,限制了現代學徒制的實施與推廣。為此,英國政府根據貧困地區經濟的實際情況,簡化學徒制經費框架制度,并發文明確規定,承擔全國前10%貧困地區學徒培訓的企業或機構,政府將會額外給予學徒培訓經費外600英鎊的獎勵;對于承擔全國10%~20%貧困地區學徒培訓的企業或機構,會額外獲得300英鎊的獎勵;而培訓后7%貧困地區的企業,將會獲得政府200英鎊的獎勵[6]。
這些經費獎勵由政府直接提供,旨在通過獎勵形式,提高貧困地區學徒培訓質量,縮減貧困地區與國內正常學徒培訓經費差異,給予貧困地區教育公平與更多關懷。
三、英國新經費制度對我國的啟示
從2014年英國政府頒布了新的經費制度到2017年學徒稅的順利征收,英國現代學徒制的培訓日漸規范,企業雇主的參與熱情也持續高漲,這也充分說明了新經費制度的可取之處。當前,我國現代學徒制還處于摸索與試驗階段,雖然國家財政有相應的補貼,但是還未有一個規范的經費框架制度。企業與學徒作為現代學徒制培訓與參與的兩個重要主體,其參與的程度直接決定了學徒培訓的數量與質量,而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一直處于“中間熱,兩頭冷”的狀態。因此,政府健全有關現代學徒制經濟機制,構建經費框架制度,調動企業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借鑒國外現代學徒制成功經驗,將有助于我國學徒制更加順利地實施與推廣。
(一)完善職業教育政策法規,明確學徒制法律地位
英國現代學徒制的發展曾陷入停滯期,面臨著招生難、培養學徒質量不高的問題。英國政府為了促使本國職業教育的發展,相繼頒布了《學徒制、技能、兒童與學習法案》《理查德報告》《英國學徒制 :2020年發展愿景》等法案,通過法律條文明確了現代學徒制的法律地位,保障了各方利益者的權益,這有利于提高現代學徒制的吸引力,調動企業與學徒參與的積極性。近些年來,雖然我國也出臺了關于現代學徒制的法律條文,如《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等,但此類法律條文起到的只是導向作用,并沒有明確規定學徒培訓要求、各參與者工作責任義務與經費補貼條件等,因此,政府部門應出臺相應政策法規,完善職業教育體系,明確學徒制法律地位,對提高現代學徒制的吸引力并使其健康、快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規范企業參與學徒制財政補貼政策
英國政府的財政補貼政策,不僅是英國現代學徒制發展的經濟保障,也是企業參與培訓的根本動力。因此,我國可以參照英國學徒制經費制度的做法,規范與完善當前企業參與學徒制的財政補貼政策。例如,對于承擔現代學徒制培訓的企業,給予相應的經費補貼或減少年度納稅額度,減輕企業培訓成本;此外,中小型企業是我國現代學徒制的主要培訓主體,對于中小型企業的財政傾斜力度應相對加大。由于我國現代學徒制試點實踐集中于高職教育,因此,筆者認為,受訓年齡在20歲以下學徒的培訓經費應由國家負責,20~23歲學徒的培訓經費由國家與企業共同承擔,但是國家應是主要承擔者,對于培訓經費超出培訓經費標準部分,則由企業負責。針對偏遠地區的企業,國家應放寬學徒培養層次范圍的補貼,主動承擔該年齡階段學徒培訓的全部費用,對于參與現代學徒制培訓的企業,國家應給予經費鼓勵,通過加大相應的補貼力度,鼓勵偏遠地區企業參與學徒制。除此以外,政府每年還可甄選出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優秀企業進行表彰,通過媒體宣傳方式,對主動承擔現代學徒制或學徒培訓質量高的企業進行宣傳,加大企業知名度,激發企業參與熱情。
(三)擴大學徒制招生對象范圍并給予學徒學費保障
當前,我國現代學徒制主要在高職院校試行,年齡層面集中于18~23歲,對于中職階段現代學徒制的培養基本處于空白階段。政府應根據我國現代學徒制試行的相關經驗并借鑒國外發展成果,進一步完善有關現代學徒制的法律法規,將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逐漸擴展到中職院校和與普職銜接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擴大招生范圍與培訓范圍,為現代學徒制的發展打通渠道。此外,政府部門應做好頂層設計,出臺學徒畢業應達到的標準,各省市再根據國家要求并結合地區實際情況與區域發展特色制定學徒培訓規劃,規范每一階段學徒培訓的標準,確保學徒培訓的質量。再者,政府部門還應完善相應職業教育勞動法規與補貼政策,從法律上給予學徒勞動報酬保障與學費保障,減輕學生學業上的經濟負擔,調動學生參與現代學徒制的熱情;而對于貧困地區的學生,更應多加關注,加大財政補貼,保證教育公平得以實現。
(四)提高企業決策權并構建現代學徒制反饋決策系統
從英國現代學徒制的發展進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新經費制度的改革重點在于企業。為調動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英國政府不僅投入大量經費,設置專門的現代學徒制網站,對培訓單位、企業與社會團體進行民意調查,重視各方利益者對崗位需求的反饋,還將企業置于現代學徒制的主導地位,按照相關利益者實際所需完善已有學徒培訓標準與專業,及時調整已有政策制度并將培訓制度透明化。由此可知,信息反饋服務系統是英國現代學徒制發展進程的指南針。我國當前學徒制的發展雖然也提出提高企業參與權與決策權,讓企業參與到現代學徒制的人才標準制定與課程編制中,但通過對廣西現代學徒制企業參與的現狀調查發現,企業的參與度并無實質性明顯提高。因此,除了加大經費補貼減輕企業培訓成本外,政府還應對企業需求進行調查,構建企業為主導的現代學徒制反饋決策系統。該系統的作用除了搜集各類不同性質的企業崗位需求與培訓建議外,還應起到對企業、培訓單位及社會團體宣傳現代學徒制對其所帶來的收益作用,協調各方利益者之間的需求與反饋信息,及時發布國家對于現代學徒制的政策與相關調整要求,保證企業與學校、相關行業協會或培訓部門之間有個聯系紐帶,互通資源,達到效益最大化。
現代學徒制在我國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參與力度不足,只有通過利益驅動充分調動企業積極參與,才能從根本上實現校企合作。在現代學徒制試點推進的過程中,各方利益相關者都應各盡其職,明確自身的責任與義務,按照現代學徒制的原則與實施路徑,結合各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大膽創新突破,為有效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5]周英文,徐國慶.英國現代學徒制經費制度研究:基本框架和啟示[J].職業技術教育,2018(9):64-68.
[2]岑建,樓世洲.英國學徒稅政策及其特點[J].比較教育研究,2017(12):99-106.
[3]肖化移,劉元.層次化英國現代學徒制及其啟示[J].職教論壇,2018(2):165-170.
[4]Education and Learning,Apprenticeships,14 to 19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Work,Employment Rights and Pay for Interns[EB/OL].[2015-05-10].https://www.gov.uk/employment-rights-for-interns/browse/education/find-course/attachmentdata/file.
[6]張彩娟,張棉好.英國吸引企業參與學徒培訓的資助政策改革趨勢及啟示[J].教育與職業,2017(14):33-37.
(責任編輯:張宇平)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British government has increased its financial input and implemented a new funding system. This system is mainly based on four aspects: levying apprenticeship tax, providing financial assistance to young apprentices,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small-scale enterprises and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poor areas. The purpose is to increase the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of enterprises, mobilize resources from all sides and improve the scale and quality of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I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to improve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n China.?
Key words:Britain; modern apprenticeship; funding system; enlighte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