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日漸與世界接軌,英語作為世界上適用范圍最廣泛的交流工具,也成為學校教育中學生們的必修課。在一些地區,幼兒園階段就開始簡單的英語學習,到了小學三年級開始正式的系統的學習。然而國內的小學英語教育設備投入不足,教學模式落后。要實現高效教學,就要進行方式的改革,更新教學設備,加大對教師的培訓。
關鍵詞:小學英語;高效教學;寓教于樂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2-01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2.105
小學課程體系中,英語學科是一門核心學科,特別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英語更加重要,英語學習也愈被重視。尤其是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英語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但是在沒有英語的語言環境的現實狀況下,部分學生的英語的學習極其被動,而且學生壓力大。減負增效,落實高效教學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必然要求。高效的教學模式旨在讓天真的孩子們在童年不增加負擔的同時,還能夠快樂地學習英語,順利完成小學英語的學習目標。在規劃小學英語教育高效的教學模式之前,首先應該要通過對比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冰島,英語一直以來都居于重要的地位,它的英語的教學模式十分值得借鑒。
一、國內小學英語教育的現狀
英語被稱為是世界第一語言,在這個逐步與世界接軌的社會中,變得日益重要。小學英語的學習作為英語的入門學習顯得尤為重要,于是在小學,英語教育就擺在了小學教育中一個與語文和數學同等重要的位置,但是小學英語教育成果并不盡如人意,可以從教育設備的投入上和教學模式上看出國內小學英語教育的現狀。
(一)教育設備的投入
教育設備是為教育做輔助性的工具,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變遷,顯然教育工作者對教育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設備如何有時可以作為一個地區教育發展水平的標準,教育設備的輔助作用愈發加強,教育設備的投入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雖然我國十分重視教育的發展,對教育事業投入也占國民經濟收入的高比例,但是我國人口眾多,對學生人均的教育資金的投入卻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投入標準。而先進的英語教學設備主要集中在一線、二線城市,教育資源分配不平均嚴重影響本地區的教育水平,尤其是英語教育。
(二)教學模式
首先,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語言環境也特別重要,特別是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英語學習環境變得更加重要。但是英語的學習不像學習語文一樣有語言環境,因此英語的學習就會更困難一些,所以小學英語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往往會采用多記、死記、聽寫的學習方法。很多學生不能把英語運用到生活當中去,不僅不能達到小學學習英語的目標,也會給小學生的學習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使他們對英語產生一種厭學的心理。其次,中國由于人口較多,教師很難在短短的一節課中照顧到所有學生的學習,也不能讓每個學生都能有在課堂上練習口語的機會,這就容易出現學生受教育不均的現象,從而影響英語的教育進程。
二、高效的教學模式規劃
(一)教學方式的改革
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強調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必須要立足于學情。這就需要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各個感官,來全方位地投入,這樣才能夠優化學生學習效果。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方式,特別是要摒棄“滿堂灌”的單一講授法,而要結合小學生的學習以及認知規律來引導學生學習。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給學生創設有利于學生參與的英語學習情境。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積極有效的參與中全方位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優化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
1.用游戲輔助教學。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但是在玩的過程中也能夠調動學習興趣,實現教學的目的。所以,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本著樂學的角度,結合學習內容給學生創設有利于學生們參與的游戲,使學生們在快樂中體驗英語學習,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實現寓教于樂的良好效果。
這里需要廣大教師注意的是,針對小學英語教育的游戲應更強調游戲本身的教育作用,因此在設計教育游戲時,應當考慮以下兩方面的特征:第一,知識性,作為傳播知識的載體,教育游戲應當首先強調知識性。教育游戲中的學習內容和培養目標應以教育部制定的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覆蓋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培養小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小學生學在其中;第二,趣味性,趣味性是游戲的必備要素。小學生的興趣所在是設計小學英語教育必須考慮的要素,讓小學生樂在其中。切勿只是關注形式而忽略了教學的效果。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小學生沒有明顯的求知欲,只是因為覺得有趣才激發他們認識事物的動機。教育游戲以小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將傳統的單向灌輸的學習模式轉變為雙向互動的學習模式,這一改變,必將極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
2.用表演深化理解。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學以致用,通過有效的學習來應用這門語言以解決問題,切實發揮英語學科語言的工具性。表演就是非常好的形式,在課堂上一次簡短的英語對話,既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語感,考驗學生的詞匯積累,特別是對于學生深化學科的理解更有價值,從而增強英語學習的信心。
3.音樂的熏陶,影視作品的感染。眾所周知,音樂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可以運用音樂節奏的美來渲染學習英語的氛圍,把枯燥、機械的誦讀英語變得富有節奏感,使得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初期就對英語產生了美感和好感。而兒童最喜歡看的動畫片也是完全可以用來教學的,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阿拉丁神燈、長發公主等童話故事是我們從小就喜歡的,純正美語發音的迪士尼動畫,可以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小學生可以從動畫里學習簡單的英語口語。
(二)教育設備的投資和教師的培訓
要想提高小學英語教育的水平,只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也是不夠的,還必須考慮到教育設備的投資與教師的培訓。我們應當根據當前小學教育設施的基本情況和小學英語教師的需求,探索出一條適合新形勢的改革之路。對于教育設備的投資方面,應該在加大投資的同時盡量縮小區域差異,對小城市、鄉鎮的教育有所傾斜,保證小學英語教育的師資力量、語音教室的配置、學習方式的引進等。
在教師的培訓方面,應當做到以下兩點:首先,要本著務實的原則去了解一線小學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的困難,同時,要結合當前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現實,關注英語教師的培訓和提升工作,給教師提升自身素質創造有利條件。其次,要注意教學思想的引領和教學模式引導,結合教師個體差異,給教師以專業化的且適合自身教法的有效指導,從而提升英語教師的教學技能。
要想做好小學的英語教育,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對教師進行培訓的同時還需要財政和社會的大力支持。
總之,小學英語學科教學工作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越來越重要,且作為英語系統學習的起始階段,抓好開頭非常重要。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立足于學科教學的現實,立足于學生成長需求,不斷尋求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推進小學英語教學的現代化和多元化。
參考文獻:
[1]郭麗麗.21世紀北歐五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與特點[J].教育學術月刊,2010(10).
[2]張秀杰.寓教于樂,玩有所長——談民間游戲的育人功能[J].山東教育,2003(9).
[3]馮建瑞.折中主義教學法在高校小學英語教育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繼續教育研究,2012(4).
[4]武和平,趙瑩.網絡游戲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述略[J].中國遠程教育,2011(4).
[5]王小瑩.小班英語教師教學札記[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韓翠婷(1980.7— ),女,漢族,江蘇徐州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