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在高中學習階段,學生所學的科目多,接觸的知識容量大,容易產生疲憊感,為了滿足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高中生物教師應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本文闡述了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分析了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生物;批判性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5-0042-02
引? ? 言
高中階段生物教學的目的是展示生物學的基本內容,反映自然科學的本質。教師在生物教學中,既要讓學生學到知識又要讓學生領悟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并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親身的觀察中提出問題,獲取相關信息,從中學習到生物學科知識。因此,在生物學科的教學中,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至關重要,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教育,以提高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生物知識的能力。
一、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1.科學的批判作為引導
科學的批判體現了理性主義精神,在生物學的發展史上,很多科學家都有批判精神,教師可以通過講述科學家的事跡來使學生了解批判精神。例如,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在當時“融合遺傳”理論已經出現并且受到很多科學家推崇的情況下,孟德爾敢于質疑,通過豌豆雜交實驗提煉出分離與自由組合兩大定律,這兩大定律至今在遺傳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再如,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達爾文通過數十年的觀察和研究,提出了生物進化學說,移除了之前神造等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學說在生物學中的影響。
2.發現問題,提出假設
培養學生的批判主義精神,需要給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的機會。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入一些頗有爭議的問題,讓學生自己進行分析、反思。例如,在人教版高二“伴性遺傳”的研究一課中,學生通過發現疑難問題,可以了解到伴性遺傳的特點和類型,并發現遺傳病與男女的染色體有關,如紅綠色盲的遺傳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而且是隱性遺傳病,男性的染色體是XY,女性的染色體基因XX,所以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在一系列的問題當中,教師不應該急于給予結論,而是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當他們討論陷入困境時,再施以援手。
3.重視反思糾錯
教師應該在學生經常犯錯的問題上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出發分析出錯的原因,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習慣[1]。例如,在人教版高二必修二“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一課中,教師可以隨口提出問題,一個精原細胞的基因為BbDd,它能夠產生幾種類型的精子?很多學生會簡單地從基因順序來看,回答4種,但是這個答案是錯誤的,出錯的原因是學生沒有仔細審題,因為產生四種精子類型的是一個生物個體,而題目問的是一個精原細胞。教師需要在學生犯錯時給予糾正,讓學生在“糾錯—反思”中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二、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教學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據調查,在生物課堂中,教師講課時,只針對某些生物問題進行單純的授課,并沒有將生物教學放到情境當中,導致高中生不但對生物的理解程度較低,而且在現實的生活中,很少能夠應用生物知識。過于死板的教學方式影響了高中生物教學的本質,不利于培養高中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應當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情境進行教學。
2.結合實際,引導學生
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為這一模式之中,課堂全部時間都是在講述高中生物的知識點,這種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甚至無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科素質。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觀念,根據不同的教學實際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留出更多的探究空間。
3.注重實驗,批判性教學
實驗是高中生物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實驗可以驗證知識的真實性,有助于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對于實驗的相關說明,教師應當提前講解,使學生明白每個實驗步驟的重點和作用,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演示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另外在進行演示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盡量放慢速度,讓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的詳細操作。在整個實驗過后,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將得到極大提升,主動參與意識也會得到加強,并且合作與組織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4.構建概念體系
高中生物學科中涉及很多概念性的問題,以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體上”一課為例,其涉及很多概念,如細胞核分裂、細胞壁結合、染色體復制等概念,如果學生無法理解這些概念,那學習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將會非常困難。教師可以對這部分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將“螞蟻家族”中的蟻后、工蟻與雄蟻的案例引入。這樣學生在分析蟻后和工蟻之后,能夠構建起二倍體的概念,再通過類比,構建出四倍和六倍體的概念,從而引申至本課的細胞分裂概念。這樣的案例教學更容易讓學生理解相關概念,從而構建生物教學的概念體系。
5.因材施教模式
在高中生物課堂中,高中生的性格、知識和生物理解方面存在不同,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進行分類教學,布置相關的生物學習任務,這樣更能夠有針對性地鍛煉高中生的實踐能力和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布置任務時,應該選擇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進行分配,適當提高學生能力強的學生的問題難度,對基礎差的學生則分配一些簡單的問題。
(1)分層教學
高中生物分層次教學,首先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摸底測試,在測試之后分析成績,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進行分組,每個小組中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在回答課堂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小組之間進行討論,然后通過分組競賽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例如,課堂上教師提出有關于生物細胞壁的組成成分的問題后,可以讓每個小組派代表回答,如果某小組有不同的答案,教師還可以讓他們進行講解,最后再對學生的答案加以點評,這樣能顯著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生物認知水平。
(2)多種備課方案
教師應當根據每節課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提前備課。對課上提問的問題進行設計時,教師要突出每課時的教學重難點,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生物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生物知識水平和技能。
(3)難易度區分
教師在設計和組織每個問題的教學活動時,應該圍繞大概念和重要概念展開,依據概念的重要性區分問題難度,促進學生對生物學概念的理解和建立。
結? ? 語
高中生物在核心素養理念的影響下,有良好的開端和基礎,這同樣也是批判性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所以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提高高中生的代入感,從而提高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生物知識的能力,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李自欣.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劉裕彬(1975.8—),男,江蘇海門人,教育碩士,中學高級教師,曾獲“海門市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