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鵬
摘? 要:本文從醫藥衛生類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共建組織,增強校企合作動力;建立實訓制度,減少校企合作的阻力;建立校企合作實體,合理優化教學資源等幾個方面的措施。希望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在發展的過程中,創新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環境,促進其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醫藥衛生類? 校企合作? 制度創新? 實訓制度
中圖分類號:G42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b)-0126-02
1? 醫藥衛生類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由于社會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人才結構也發生了一定的轉變,高職院校面臨許多方面的挑戰。高職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就應當從提升教育內涵入手,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推動學校的持續發展。但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在推進校企合作過程中還有許多問題,具體闡述如下。
1.1 缺乏具備操作性的校企合作機制
目前,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與預期目標有一定的差距,高校的目標與企業或醫院的需求不一致,主要就是因為沒有建立操作性較強的校企合作機制。政府相關部門雖然大力支持高職院校與醫藥衛生類企業或醫院合作,但是卻沒有出臺相應的保障措施[1]。就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現狀進行分析,其實行多元化及多層次的管理體制,內部管控制度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運行機制相互交叉,實際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1.2 學校目標與企業或醫院不一致
企業的基礎發展目標就是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但是醫院的首要目標卻是救死扶傷,維護人民的人身安全。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則是將培養出更多的人才為目標,高職院校與企業或醫院的合作基本職責與利益獲得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沒有達到利益與責任的均衡點,不利于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
1.3 缺乏全面的分析
在推動校企合作的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沒有展開全面的分析與探究,仍然采取傳統的合作模式,但由于市場環境的變化速度加快,原有的校企合作制度無法緊跟時代的發展腳步,還忽略了醫院的公益性[2]。另外,醫藥衛生類院校各個專業所學內容也不盡相同,對校企合作的積極性有直接的影響,導致校企合作的優勢無法發揮到最大化。
2? 醫藥衛生類校企合作制度創新的有效路徑
2.1 共建組織,增強校企合作動力
企業或醫院、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創新過程中,分別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其中影響校企合作動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企業或醫院與高職院校都有的動力因素。(2)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的動力因素。(3)企業或醫院的動力因素。要想創新校企合作制度,相關的工作人員就應當明確雙方的共同需求,采取針對性較強的措施。其中雙方的需求有行業之間的競爭、國家政策影響以及經濟效益的影響。高職院校的內部需求含括對學生的培養、為學生建設基地等。而企業或醫院的內部需求則包括產品研發、降低成本支出以及人才需求等。基于此,通過設置明確的目標,共建組織,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校企合作動力。
(1)在設置目標的過程中,相關的管理人員要立足于實際情況,從創造價值、提高經濟效益等多個方面入手,將培養高素質的醫藥衛生人才為基本導向。通過合作研究的方式,增強合作雙方的責任感,在規范化各項活動順利開展的同時,促進校企合作制度的創新與改革。
(2)在共建組織的過程中,只有從優化內部系統入手,從無序到有序,才能夠使企業或醫院與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之間有組織聯系,進而形成完善的合作框架。通過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委員會的方式,增強雙方之間的溝通[3]。高職院校與企業或醫院應當保證學生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了解企業或醫院的實際崗位需求,保證高職院校培養規格的合理性。學生在醫藥衛生類企業或醫院接受教育時,應當了解企業或醫院的文化,增強對企業或醫院的歸屬感。通過找尋雙方的利益共同點,進而促進校企合作制度的順利運行。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與企業或醫院應當共同參與到教學活動、教學評價及課程開發等過程中,實現兩者的有機融合。在推動校企雙贏的基礎上,為培養人才打下穩固的基礎。
2.2 建立實訓制度,減少校企合作的阻力
(1)在創新校企合作制度的過程中,不僅要確保日常的管理工作,還應當結合行業基本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建設實訓基地,還要構建高素質的教育隊伍,使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的學生能夠得到最優的教育。通過創新心系統的方式,達到預期的發展目標。只有通過信息的控制與反饋,學校與企業或醫院都應當結合實際的運行流程,結合企業或醫院原有的制度,使合作雙方能夠更容易接受。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建立實訓制度,注重教材及課程的研發,加強質量監督力度。
(2)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校企合作能夠促進雙方同步建設,還能夠使其享受更好的社會服務與人才培養,為企業或醫院的健康長遠發展打下穩固基礎。高職院校應當向企業或醫院或是醫院進行畢業生的推薦,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推進深層次的發展,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技術,搭建完善的合作平臺。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應當為企業或醫院提供應用性的研究,只有保證雙反的利益,才能夠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2.3 建立校企合作實體,合理優化教學資源
首先,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應當建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解決校企合作發展中的問題,了解教學與學生的關注點,實行專業負責人管理制度,由企業或醫院與學校雙方各選出負責人員,并從雙方的角度提出可行性較強的建議,進而推動師資隊伍的全面發展。
其次,要保證學生明確工作過程與教學過程的統一性,應當保證學習的內容與工作崗位實現對接,使學生能夠將學習到的醫藥衛生方面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才能更加符合學生的基本特點。校企合作為學生創設了的真實的實踐情境,不僅豐富了學生的閱歷,還能夠提升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的課程建設水平[4]。
最后,在創新校企合作制度創新的過程中,應當對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因為建設實訓基地會消耗大量的資金,若單純由學校投入,就會導致學校的資金運轉出現問題。而通過建設校企合作的實體,共同完善教學組織,企業或醫院可以多承擔一些風險與資金,但是要保證在后期能夠獲得相等的利益。企業或醫院擔任對學生的繼續培訓責任,合理的設置實訓地點,學校就能夠將合作產生的經濟價值多轉讓給企業或醫院一部分,還能夠降低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的資金支出,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拉近校企雙方的需求與發展目標。在此過程中通過利用全新的管理方式,明確校企雙方的主體地位,將合作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化,進而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3? 結語
綜上所述,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要想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就應當創新校企合作就機制,搭建完善的平臺,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發現各個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形成發展內生動力機制,實現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的共享,實現學校與企業或醫院的共贏目標。教師應當摒除傳統的管理方式,提高各個院系與企業或醫院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進而在一定程度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將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與合作企業或醫院作為培養人才的共同承擔者,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打下穩固基礎。
參考文獻
[1] 徐茂紅,趙克霞,許應生,等.衛生類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育人的實踐探析——以皖西衛生職業學院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8):8-9.
[2] 於學良,胡穎.醫藥衛生院校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以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業,2017(35):45-47.
[3] 王碩,溫媛媛,王雷,等.校企合作視角下健康管理專業課程設置調查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2):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