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婕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信息化教學,智慧課堂正是最具代表的一種信息化教學模式。深度學習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理念,為智慧課堂教學設計提供了良好視角。分析了深度學習和智慧課堂的特點,對智慧課堂教師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環節進行了設計,最后將智慧課堂教學設計應用實踐。
關鍵詞: 智慧課堂? 教學設計? 深度學習
中圖分類號:G43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7(a)-0208-02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云平臺、網絡學習空間、數字資源等不斷出現和更新,給現代化教育帶來了重大變革。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手段不斷涌現,對學生應用、分析、綜合能力的培養關注度越來越高。智慧課堂作為一種最具代表性的教育信息化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本文基于深度學習視角,以智慧職教云課堂平臺設計智慧課堂模式中教師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環節,并進行應用實踐,探索智慧課堂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途徑。
1? 概念界定
1.1 深度學習
綜合國內外學者對深度學習的定義,本文研究的深度學習是指在理解的前提下學習,學習者能夠對新的思想和事實進行批判性的學習,并將它們和已有的認知結構進行融合,能夠在眾多思想間找到連接關系,并能夠對現有知識進行遷移,進而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深度學習促進學生對知識進行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
1.2 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是信息技術和教育的融合產物,它利用先進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如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平板、手機等智能終端設備,進行學情分析和資源推送,開展“云+端”的學習活動與支持服務,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多元評估智能整合,實現了教學決策數據化、交流互動立體化、資源推送智能化、評價反饋即時化。
2? 促進深度學習的智慧課堂教學設計
2.1 教師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設計上,采用“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思路,借助智慧職教云課堂平臺優化教學流程。整個教學流程如圖1所示。
課前階段,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布置自主學習任務,明確學習目標和具體任務,并上傳相關學習資源到云課堂平臺上。學生則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云課堂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完成課前預學任務,同時可以與老師和同學進行線上互動、探討問題,還可以通過線上測驗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學生能夠在課前預學中自主掌握學習節奏,極易體驗成功,從而引發“我想學”的主動學習動機。
課中階段,教師針對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反饋、分析。教師首先將學生的問題進行匯總,然后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來解決問題,對重難點進行講授。同時對于個別學生,教師還可以進行個性化指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完成“我會學”。
課后階段,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智慧職教云課堂平臺上布置拓展學習任務,上傳拓展學習資源,并線上解答學生的疑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興趣選擇相應拓展學習內容,進行個性化自主學習。通過這種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達到“我學會”的最終學習目標。
2.2 學生學習環節設計
教師教學流程的優化,讓學生的學習流程也發生了變化。以智慧職教云課堂為平臺,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包括以下5個環節。
(1)課前預習:通過云課堂平臺,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分層次向不同的學生推送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學生在云課堂平臺上可以查看自主學習任務單和各種學習資源,然后進行個性化選擇、學習,還可以線上與老師實現學習指導、與同學進行相互討論,從而完成課前自學,做到“學會”,并通過平臺上教師布置的測驗反饋學習成效來判斷自己學習目標的達成度。
(2)問題反饋:課堂開始階段,教師首先根據云課堂平臺中學生在課前自學測驗中出現的問題,對本次課的難疑點做重點講解,然后組織學生進行更具有針對性的訓練,并且進行一對一的討論和面對面的交流,從而解決問題,讓學生完成知識的內化。
(3)協作探究:在課堂上,隨著知識的不斷遞進,也會有新問題不斷產生。學生進行分組,采用小組協作的形式,展開探究學習,再使用展示講解等方式進行交流反饋。在這一環節,以學生為主角,教師主要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能夠對知識更有記憶來實現“會學”。
(4)課堂鞏固:在課堂結尾階段,教師通過云課堂平臺進行分層實踐練習,讓學生進行實踐應用訓練,學生通過練習了解自己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且達到當堂鞏固的效果。
(5)課后拓展:“學會”并且“會學”的學生更容易產生“還想學”的動機,因此,在課后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云課堂平臺,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學習。這一環節是讓學生持續保持學習興趣和動機。
課堂教學是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一個過程。以上各個環節只有環環相扣、相互促進,才能形成真正的智慧課堂。
3? 智慧課堂教學應用
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是圍繞著“自主”和“面向全體”兩個核心進行的,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搬運工”,而是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下面以《網店運營》課程教學中的“申請與開通店鋪”(2學時,共90分鐘)為例進行教學實踐。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不同電商平臺上開通店鋪的流程并且能夠在淘寶平臺上申請和開通網上店鋪。
3.1 課前
教師根據本次課的具體學習目標和要求,制作學習資料,設計教學活動,在云課堂平臺中上傳教學資源,布置課前學習任務,通過在線測驗掌握學生的學習成效,并收集學生的疑問。學生進入云課堂課前學習區,進行課前預習,完成學習任務。
本次課的課前學習資料是關于淘寶平臺上開店前相關準備工作的視頻,分別是:注冊成為淘寶會員、登錄淘寶賬戶、開通支付寶認證。以“(1)注冊淘寶會員要做什么準備(2)支付寶賬戶和淘寶賬戶是一樣的嗎?(3)支付寶認證有什么作用?”3個問題為引導,讓學生從3個微課視頻中去尋找真相、得出結論,從而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2 課中
教師通過整理分析學生在云課堂平臺上的預學情況后,進行“深度二次備課”,然后進行課堂教學。首先,將課前預學和測驗中學生暴露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來解決,然后通過實踐練習檢查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在課堂實踐練習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加深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在課尾階段,對整節課知識點進行總結歸納,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和方法,將知識“點”聚合成知識“網”。
本堂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如表1所示。
3.3 課后
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課堂學習全面掌握新知識,也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課堂學習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課堂結束后,以問題“還有什么我不會?還有什么我想知道?”來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學習,利用云課堂平臺推送不同層次的拓展學習資源,因材施教,并在線上隨時解答學生疑問。
這樣,通過課前預學、課中探究、課后拓展的三環相扣,打造出一個借助智慧職教云課堂平臺的深度學習的智慧課堂,培養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力。
本堂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如表1所示。
4? 結語
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能夠有效解決許多傳統教學模式難以解決的問題。智慧課堂正是將現代化新技術與教育相結合,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能夠自主探究學習達到深度學習目的,讓教師能夠關注學生差異化成長提高教學質量。接下來,關于如何系統評價智慧課堂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效果,將是智慧課堂教學在實踐基礎上的進一步研究課題。
參考文獻
[1] 叢琳琳,夏雪琴.智慧課堂“3S教學模式”初探[J].教書育人,2019(8):35-37.
[2] 龐敬文,張宇航,唐燁偉,等.深度學習視角下智慧課堂評價指標的設計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7,27(2):12-18.
[3] 楊虹麗. 翻轉課堂促進大學生深度學習的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4] 王會.高職院校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5):127-12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