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代在進步,教學改革也不斷在全方位的深入,全新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主要目的。課堂上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提高學習質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上有巨大的突出作用。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們應根據新課標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標準,圍繞教學主要內容展開思考與研究,然后盡心盡力的設計教學方案。本文結合教育實踐工作經驗然后對初中數學教法與學法進行討論研究。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數學;教學和學法
近幾年來,國家經濟迅速的發展,國家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創新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得到國家的深度重視,同時也成了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目標。初中階段正是學生邏輯思維和價值觀念成型的重要時期,而初中數學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做好初中數學教學有著重要作用和意義。
一、 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當前是應試教育背景,因此國內各學科的教學依舊面臨許多不足之處和問題。以初中數學科目為例,不管是對老師自身還是學生群體而言,其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中都存在很多不合理之處。國內許多一線初中數學老師在教學期間,依舊延續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不具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教學意識;沒有正確理解新課程標準和新課改目標,以傳統填鴨式模式展開教學;在課堂教學期間和課下為學生布置很多的練習題任務,這種應用“題海戰術”的教學模式,不但會使得教學質量嚴重下降,還會極大地減少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積極性,進而嚴重降低初中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與此相對應,很多初中學生存在學習方式錯誤、自身學習態度消極的問題,由于先天條件和后天努力不足的限制,因此自身的學習效果經常事倍功半。不難看出,要想切實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數學老師的教學效率,就要以學生和老師兩方面為切入點,進一步優化初中數學的教法和學法。
(一) 老師的教學理念還沒有徹底的改變
雖然現在教育改革不斷地、全方位地深入,新課程的改革也實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受綜合素質和教學環境等各方面的影響,仍有個別老師沒有徹底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對新課標的教學目標沒有很清楚地了解,認識還不那么的清晰。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和創造性,此外,仍有很多老師對學生缺乏認識和了解,并沒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也沒有給予學生自主發展的機會。
(二) 教學方法有待進一步的完善
在現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仍然有一部分老師還在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沒有準確的把握新課標的目標和標準,因此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傳統的教學方法會使課堂的學習氣氛變得壓抑深沉,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和學習成績。
(三) 學生的學習思維缺乏創新
在教學實踐工作中,老師發現很多學生的學習態度并不端正,有些可能因為數學的學習基礎差或者興趣的缺乏就放棄了學習數學這門學科,還有一些學生太過于依賴老師,沒有培養出良好的習慣,缺乏主動復習、預習和創新的思想,最終影響了學生本身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 初中數學教法的優化和創新
為了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們應該改變教學觀念,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科學運用多媒體技術。
(一) 改變教學方法,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有效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應當是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相統一,且在此期間,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導者,教師是數學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根據新課標的教學標準和目標,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為主要目的。所以,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完全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教學內容采取最有效的教學方案,與此同時培養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從而發現他們的潛力。如果要達到新課標的教學目標,首先需要老師轉化教學思想,廢除傳統的思想觀念,用新的方法引導學生展開對知識的探討。
(二) 利用多媒體環境,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效率
多媒體技術在現在課堂上普遍出現,它能夠以圖片、視頻的方法將知識呈現出來,從而讓知識更加形象、具體。在新課程的標準下,初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使用多媒體技術,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通過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簡單方程式的相關內容期間,由于很多學生是首次接觸方程式的學習,之前從未有過了解,會存在畏難和疑惑心理。此時,數學老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以原有加減乘除為基礎進行數字移動的方式并加入未知數,讓全體學生明確方程式的存在是為了使得數學的運算更加簡便,由此可以幫助學生緩解自己的畏懼心理和負面情緒。這樣一來,通過多媒體教學還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強化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實現增強學習效率的教學目的。
(三) 完善教學方法,重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非常被動地接受知識,所以學生的思想比較單一、固定,沒有新的創新思維,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必須完善教學方案,有效地把課上的教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通過游戲、案例等教學活動來提高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增加課上活動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他們的求知欲望。
三、 初中數學學法的優化和創新
《左傳》中曾提出:“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對于初中生的數學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很多學生由于自身先天條件、后天學習情況的不同,所以學習能力、知識接受能力也有所差異。對于此,初中數學老師切不可強制要求全體學生掌握同等水平的知識,有共同的學習能力,也就是指數學老師要具有按不同學生制定針對性教學方式的意識;對于初中生自身而言,也要按照身心發展水平、接受能力的情況選取符合自身的學習模式。特別是處于當前新課改全面推行的時代背景之下,學生就一定要具有優化數學學習方式的意識,通過積極的努力不斷強化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數學老師共同提升數學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他們的學習理念和方法也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和本身能力的提升,所以老師們應該監督他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并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注重知識的復習和鞏固。
(一) 端正學習態度,加強對課本的學習
進入初中以后,由于學習環境發生很多的變化,許多學生適應新環境非常困難且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對于新知識、新同學、新老師都有一定的畏懼心理,還有一些學生因為數學基礎差上課聽不懂直接放棄了對數學的學習。針對這樣的情況,老師都應該耐心、熱心的主動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心理,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明白只有努力才能收獲回報的道理,即使數學基礎不好也要通過認真學習來取得進步。與此同時,老師們應該引導學生加強對教材的學習,學生應該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通過預習來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 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自主學習是基本的能力也是學習每個學科必備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充分發揮引導的作用,平時多多開展課前預習、課上活動以及課上提問探討等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并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 重視知識的復習,不斷鞏固所學知識
任何一門課程都應該重視對知識的復習,因為復習不僅能夠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還能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印象。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只有短短的45分鐘,在課堂教學期間,老師和學生的重點任務是學習新的知識并掌握正確理解。但當前通過實踐證明,學生無法通過短短的一堂課,就完全理解掌握所學的新知識。對于此,就需要老師具有教導學生復習知識的教學意識,要求其通過課堂學習之后在課下要安排合理的復習計劃,由此實現鞏固已學習知識記憶的目的。除此之外,學生在課下復習期間,還要回憶課堂教學期間老師的教學過程、推理過程,由此可進一步深化自己對所學新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有效掌握重難點內容;同時,通過課下復習可以找出自己日常學習期間的不足、排查知識學習盲區。由于數學知識相互穿插,互為學習的基礎,所以學生掌握較強的復習能力,對于自身數學學習效率、數學學習能力的強化可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在課后主動展開對知識點的復習和鞏固,還能使學生了解自己自身的學習情況,了解自身掌握知識的盲點,然后通過盲點再去學習和看書了解,以此來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完《線段的垂直平分線》這一內容之后,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時間重新復習該內容的概念定義、定理、逆定理和上課期間的推理過程等,進而可加深對新學知識的了解和記憶。
四、 結束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根據新課標的標準和要求,提升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課堂的教學質量,這對于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綜合素質都是非常有效的,值得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大大的推廣和開發。
參考文獻:
[1]汪海忠.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才智,2015(22):226.
[2]梁素芬.新課標下初中數學目標性教學策略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18):89+151.
[3]楊志芳.淺談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教學[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18):100.
[4]左桂花.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反思[J].教育教學論壇,2013(35):275-276.
作者簡介:
張勇,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枝陽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