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自主學習能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主學習與前置性學習有一定的包含與被包含關系,前置性預習是自主學習的一種方式,自主學習又是前置性預習的拓展和延伸。而把微課應用于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教學手段,既提高了學生的預習效果,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概念微課;自主學習;前置性預習
當前很多教師在數學概念教學課上,習慣于將概念直接寫在黑板上,列出注意事項,把要點和考點灌輸給學生,然后通過做題鞏固概念,這種方法直接簡單卻導致很多學生不能真正地理解概念。久而久之,學生一味被動地接受知識,養成不愿動腦思考的習慣,思維受到限制,逐漸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我認為數學概念教學應放在數學概念產生的背景、形成過程以及揭示數學概念的本質上,而學生的學習應該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下面談談我的一點淺薄的看法:
一、 與被動接受相比自主學習優勢更多
首先,自主學習能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教師在課堂上講得越細、越深、越多,學生就學得越累、越苦、越煩。長時間地被動接受,只會使學生更加難以消化,從而無動于衷。更不能“學以致用、用以促學”,這就好比拴著繩索的羊,長此以往,學生就缺失了主動學習的能力。
而自主學習推崇“學以致用”,從而使學生做事有主見,學習講方法;珍惜時間,擅長統籌安排;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會搜集和處理信息,善于交流與合作;能自覺地制訂學習計劃,確定學習目標,組織學習活動,自我監控學習過程;能主動選擇學習策略,自我評價學習結果,積極創設最優化的學習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這些對一個人主動學習能力的形成至關重要。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貫穿人一生的事情,每個人一輩子取得的成就有多大,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主動學習能力有多強,能堅持學習多久。
其次,自主學習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自主學習學生可以自己安排時間,定目標,定計劃,可以主動掌握整個學習過程,自發、自覺地投身學習,自己對自己負責,學習的主動性會大大增強。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克服了最初的困難后,會很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比學生在老師和家長的強迫下學多少知識更可貴。
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進一步保障自主學習,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使學習者終身受益無窮。在堅持學習過程中還能使學生明確目標、開闊思路、增強想象力,從而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與學習方式。另外自主學習還可以使學生走出書本,勇于創新,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最后,自主學習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一個自信的人,總是會精神飽滿地去迎接挑戰、戰勝困難。通過學習自主學習,使學生在求學生涯中形成的強大自信,在各種競爭中搶到資源,才能比競爭對手強,自主學習能力才能長盛不衰。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三個字不是“我愛你”“你真棒”,而是“我愿意”,可見自主學習對一個人的成長尤為重要。
二、 自主學習與前置性預習的關系
新課程改革弱化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強調把一切學習的權利交還學生,那么前置性預習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鍛煉自學能力的機會。這不僅僅使學生養成了預習的習慣,而且通過自主的學習和交流展示,構建學習組織,讓學生增強合作意識,獲得成就感,體驗學習的樂趣,從中獲得恒久的學習動力。
與自主學習相比,前置性預習目標性更強,形式更加多元化,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能力和知識水平所進行的嘗試性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的“先學”再“后教”。二者之間有一定的區別也有必然的聯系,具體來看,相似點是自主學習與前置性預習均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通過提前學習的方式,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與前置性學習均強調主動學習、探究學習,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了便利。差別是:自主學習強調“自立”“自為”“自律”,學習的時間確定性不強,而前置性預習強調時間的提前性,這種提前性為課堂學習做了準備,同時獲得了課堂學習的主動權;自主學習以自學為基礎,目標的設定不強,而前置性預習是在學生本身擁有的知識結構體系下設置的目標,目標設置相對明確;自主學習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一種有意識的學習,而前置性預習是一種目標明確的自主學習,以學生原有知識結構為基礎,學習內容相對豐富多元;自主學習注重學習的自主性,而前置性預習更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生會獲得一種愉悅、成功的學習體驗。當然自主學習與前置性學習有一定的包含與被包含關系,前置性預習是自主學習的一種方式,自主學習又是前置性預習的拓展和延伸。
三、 微課在高中數學概念預習中的作用
在一節示范課上,為了更好地展示《指數函數及其性質》的第一課時,我把用《幾何畫板》展示指數函數的性質這部分內容錄制成微課。課堂上為了緩解緊張的氣氛,我先給學生觀看了一則關于GDP變化的新聞,并給了一個大家熟悉的細胞分裂問題,通過兩個例子讓學生體會數學模型其實就來源于生活,從而順理成章地引出了課題并歸納出指數函數的定義:形如y=ax(a>0且a≠1)的函數稱為指數函數。為了深化定義我從三個方面設計了問題:(1)形式,即系數的特點;(2)a的范圍;(3)函數的定義域。可以說學生沒有什么疑慮。接下來是本節課的關鍵環節——研究指數函數的性質。當然只能選擇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論證了,先指導學生按:列表→描點→連線,畫出y=2x,y=12x,y=3x,y=13x的圖像,并觀察圖像尋找它們共同的性質。有些學生還能說出點所以然,有些學生眼神中流露出諸多困惑,對此我沒多說什么,想讓學生在困惑中體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所以當學生在理解透與不透間徘徊時我點開了早已準備好的微課,學生靜悄悄地聽著微課似乎有種雨過天晴的感覺,看著孩子們的笑容我放下了心,還有種莫名的滿足感。
下課后,沒等到聽課老師完全走出教室,學生都一擁而上和我分享本節課的心情:幾個調皮的學生一個勁地喊:“老師課件里怎么有你的聲音?”我告訴他們這是將《幾何畫板》的動態演示制作成微課,學生紛紛夸贊我技術“高明”,這種方式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直觀化,講解簡明精煉,有利于他們更好地學習數學。
從此,我深受啟發,拿《幾何畫板》與flashplayer作工具,做了對數的概念、對數函數、冪函數,用來進行課前預習,效果很不錯。于是我嘗試制作高中數學概念微課,并利用晚自習的時間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來完成前置性預習,利用當堂檢測及時了解學生對概念的了解程度,再利用每周的周檢測了解學生對該知識延時的掌握程度,從而了解利用微課是否能幫助學生理解高中數學概念。
通過一學期的實驗,發現就一節普通的數學課而言,有了課前的概念微課,學生基本能理解概念、讀懂例題,會解大部分課后習題,還可以進行拓展性學習,了解知識的生成過程及延展方向。實驗一年以后學生基本都明確學習目標,并能在預習的過程中始終按照既定的目標來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增強,效果大大提高。問卷調查也顯示,學生對微課式預習的滿意度高達97%。
目前,高中學生普遍感覺數學難,數學概念抽象難懂。傳統的數學課堂只靠一支粉筆加一塊黑板,有時老師帶一把尺子,在黑板上畫畫圖,然后把抽象的概念一講,讓學生記住,這樣單調的教學模式,使很多學生對數學望而卻步,從心靈深處對學習數學產生恐懼。新課改避免了老師簡單的羅列,把課堂還給了學生,但隨之而來的是學生更不知抽象概念的奧妙,而概念微課能彌補新課程標準中的這些不足,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它的優勢在于:
“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承載形式,用以講授單一知識點或者突破某個教學問題。微課又有教學時間短,能夠講解學生的某個疑問;微課的內容可以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閱和修正,還可以使學生隨時隨地去學習;微課還可以給學生更大的自主空間,并能夠保證是自己帶著興趣和愿望去學習等特點。因此微課是課堂學習的一種補充和拓展,是學生課外延伸和擴展學習的最好載體。微課作為授課的素材,也可以作為學生課前行預習和課后復習的資料。
而現在的學生幾乎都有可以看視頻的手機,教室里都有電子白板,因此只要教師能將數學中一個個難以解決的概念用微課的方式展示出來,一方面可以節省課堂展示時間,縮短操作過程,使課堂更加緊湊流暢;另一方面對學生而言,可以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更主要的是學生可以自由支配時間觀看、反復觀看、自主學習、深入了解、查漏補缺。
總之,我認為,在新課改理念下,前置性預習的好壞決定了課堂的有效性,因此,只有有效的前置性預習才能游刃有余、百戰不殆。而把微課應用于高中數學概念預習中是一個很不錯的手段,既提高了學生的預習效果,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范文虹.新課程理念下的自主學習[J].旅游縱覽(行業版),2011.
[2]葉發育.淺議自主學習的教學優勢[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08.
[3]呂健雄.淺談微課在“Hibernate技術基礎”課程中的應用.2014.
[4]王新波.實踐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新課程理念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優勢[J].才智,2009.
[5]數學史融入數學概念教學的案例剖析[J].數學教學研究,2008(2).
[6]艾悠悠.自主學習的重要性[J].簡書,2018.
[7]李嬪.基于微信平臺的自主學習現狀研究.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18.
作者簡介:
張有花,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寧夏固原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