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落實,當前大部分課堂教學逐漸將更多的主導權轉移到學生身上,這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分層式教學法在個性化教學中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一方式會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學習需求與習慣等因素將相近的學生劃分到同一組別中開展合作學習,使不同成績的學生都能夠學到相適應的化學知識。
關鍵詞:初中教育;化學教學;分層教學法
一、 引言
初中化學中的大部分知識內容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在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及原理有一定的關聯性,學好化學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有著很大的幫助。但由于學生之間學習水平、思維方式的不同,教學方式單一等原因,初中生在化學的學習上經常感到吃力。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采用分層式教學法,確保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適于每一個學生。
二、 傳統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學習不同的知識內容時,其學習水平都會呈現出很大的不同。同時,由于個性、愛好、學習習慣的區別,不同的學生在學習能力上也存在較大的差異。而傳統的初中化學課堂普遍采用的是單一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上也缺乏多樣性,在個體間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下,傳統的化學教學無論從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式上來說,都難以支持學生的成長。通常來講,學生的學習動力更多來源于興趣與自身的學習能力,單一化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生在進入初中之前沒有接觸過化學課程,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學生長期處于對知識理解不夠透徹的情況下,將會逐漸消磨學生的耐心與自信心,在面對化學知識時產生畏難心理,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 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的必要性
(一) 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由于大部分初中學生在進入初中之前都沒有接觸過化學知識內容,且化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學生在學習化學時內心既感會感到新奇,又會有一種在面對陌生知識時產生的畏難心理,在傳統的大班教學模式下,學生很難將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完全消化吸收。化學各知識點之間存在很大的關聯性,如果學生無法在教學規劃的時間內將以前的知識掌握,將會影響到學生接下來化學課程的學習。但應用分層式教學法之后,教師會對每一個學生的能力、水平進行綜合的分析,根據分析的結果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為其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保證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相應的提升,有助于快速實現初中化學學科的教學目標,提升整體的課堂教學效率。
(二) 有助于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分層式教學法有助于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化學基礎。初中學生在剛剛接觸化學這門課程時還沒有形成基本的概念,對化學課程在未來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沒有清晰的認識,導致學生對學習化學課程的積極性總是無法提升。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對化學這一學科有個整體的了解,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初中學生正處于身體、心理發育的階段,其思維模式還不夠成熟和完善,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限制。而初中化學教師在針對學生不同學習階段思維、學習能力的成長進行分析后,可以適時調整課程的進度,針對學生的不足進行指導,鞏固重點、難點知識內容。此外,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弱、缺乏學習自主性的學生來說,通過分層式教學法,教師可以先教會他們最基本的知識要點,在他們化學學習水平提升后再展開進一步的教學工作。這種方式能夠關照到每一位學生,避免一些學生因為成績的原因受到忽視,導致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幫助他們鞏固基礎。
(三) 幫助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習成績較為落后的那部分學生往往在學習上缺少足夠的自信心。這是由于化學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增加了學生學習的困難。另一方面來說是由于學生受到自身學習情況的影響,產生消極的心理,在化學課程的學習上往往更傾向于被動學習。這種學習狀態很難使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往往教師講了很多知識要點,但學生只記住了幾點,甚至在缺少復習的情況下連記住的幾點知識也會逐漸遺忘。這不僅對化學課程的教學效率產生影響,還會導致學生的自信心越來越少。對于這種現象,應用分層式教學法有充分的必要,針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教師需要選擇相應難度的教學內容。由于學習內容的難度更加接近自己的學習能力與水平,學生學習起來不會感到太吃力,有助于使學生的學習信心提升。這樣一來,學生對化學的學習會產生更多的興趣,積極性與自主性都得到提升。
四、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化學中的有效應用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分層式教學法有著充分的必要性。現階段,我國國內對這一教學方式的研究時間相對較短,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仍然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對此,本文將根據分層教學法的應用現狀來闡述這一教學方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 根據學生能力科學劃分層次
在應用分層式教學法之前,化學教師首先需要針對所教學生的學習能力、化學水平進行了解和調查,再根據學生的整體情況進行系統的層次劃分。在進行劃分時,化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日常課堂教學中的表現、考試成績、進步情況等對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做出分析,將相同或相近學習水平的學生劃分到同一個層次當中。在這一基礎上,化學教師根據各組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進度制定教學規劃,為各個層次的小組編制適合的學習內容與學習方案。除了需要分析學生的學習水平與能力之外,化學教師還需要針對學生的興趣、學習習慣、課堂集中度等情況做出了解。在了解這些細節之后,可在原有的分組上再進行精細的劃分,以便在日后的課堂分組學習中為學生劃分不同的學習任務。
例如,針對相同知識內容的教學,化學教師可以為化學水平較強的小組布置一些拓展習題、拓展實驗等,在鞏固學生基礎的同時進行拔高;針對化學水平處于中等的學生,化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降低拓展學習的難度,鞏固他們的基礎;而對于化學水平較弱的學習小組,化學教師首先需要確保他們熟練掌握最基礎的化學知識。
(二) 根據學生水平合理劃分教學任務
分層式教學法是一種具有科學性、系統性的現代化教學模式,并非單純地將學生分割到不同的小組讓他們合作學習。在學生的分層與教學任務的分層上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師在應用分層式教學法的時候,需要了解這一教學方式在化學教學中的優勢,明確自己的教學需求和目標。分層式教學法的優勢主要在于能夠使同一個班級內不同學習能力、成績的學生在課堂教學有限的時間里,都能夠學到符合自身能力及發展需求的化學知識。避免因知識難度過于簡單導致學生學習無法提升,或因難度太高使學生感到吃力。根據學生學習水平劃分等級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統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很難適應全部學生,這將導致一部分學生因知識點難度低于自身的學習水平,感到化學課程的學習缺少挑戰而失去學習的興趣。而另一部分化學水平較低的學生則會由于知識難度高于自身的學習能力而感到困難。因此,傳統的化學教學無論內容還是教學方式都不利于學生整體的成長。
化學教師在制定教學任務的時候,應關注到不同組別學生的學習情況。化學水平較高的學生,在學習時注意力會更加集中,精神狀態也比其他學生要好,針對這一部分學生,化學教師可以盡可能提升教學任務的難度,引導學生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反之,對于化學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在教學任務的制定上則主要以夯實好基礎,提升學生自信心為目標。
(三) 根據學生差異進行系統的分層評價
在基礎教育中,科學、系統的教學評價對于學生來說非常的重要。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足夠的主動性和自主意識,其學習的推動往往靠教師、家長的督促,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缺少興趣,對自身的學習情況也沒有客觀的分析與評價,在進一步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找不到方向,感到迷惘。因此需要教師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分析,例如日常課堂學習中的表現、積極性、學習成績等,有一個綜合的評價。分層式教學法的教學模式下,化學教師應以學生的長遠發展為出發點,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日常表現進行多維度的教學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對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以及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學習習慣等因素綜合考慮在其中,使評價系統更加多元化,更切合學生的實際問題。
例如,針對學習能力本身較強的學生,教師在評價時可以針對其在學習上的不足加以指引。避免其因在學習上的優越感表現出驕傲、怠學的情況,使學生能夠看清自身的缺點,更加完善自身。而針對學習能力較低的那一部分學生來說,化學教師可以綜合學生在學習上的態度、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進步程度等加以評價,使他們看到自身的進步,提升其在化學學習上的自信心,從而更加樂于參與到課堂教學和化學知識探究中。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很難適應當前的教學需求。特別是化學課程具有一定的難度,為化學教學的順利開展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分層式教學法需要化學教師做到因材施教,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不同角度進行綜合分析,根據學生化學水平的差異劃分層次和組別,編制不同水準的教學任務。分層式教學法在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中能夠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收獲最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小兵.分層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24):101.
[2]彭小菊.淺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16):10.
[3]王清華.分層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途徑[N].發展導報,2019-03-15(017).
[4]張桂榮.分層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學周刊,2019(7):29.
[5]張建青.生本理念下分層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32):88.
[6]徐敏.淺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8(12):24-25.
作者簡介:
朱萬菁,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新區第一初級中學。